笔趣书阁 - 武侠小说 - 永乐群侠传在线阅读 - 第九十八章 相见不相识

第九十八章 相见不相识

    应天府外的十里长街上,早已经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百姓,他们夹道而列,就是想一睹西洋归来的明军风采。而明成祖朱棣也已经率领着朝中文武百官出城等候,准备迎接凯旋之师的归来。

    这一天就连天公也是作美,整个应天府云和风轻,文武列道两旁,不断私语着什么。正中央的华盖之下,成祖皇帝端坐其中,在他的身后恭恭敬敬地矗立着三个年轻人,分别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以及末子朱高燧。

    “哥哥,要说这郑和真是了不起,历朝历代这么多年,像这样扬帆激舟寰海之上的,恐怕还是第一次呢。想那打通丝绸之路的西汉张骞虽然厉害,但毕竟走得还是旱路,如今郑和能连同海外,实属开创之举呢。”朱棣最小的儿子朱高燧笑着对身边的两个哥哥说道。

    “是啊,贤弟比喻的极是,想汉张骞打通沙漠的丝绸之路,今日之郑和打通的就是海上的‘丝绸之路’啊。”朱高炽笑着说道。

    哥俩站在朱棣身后,虽然不敢高声,但也是有说有笑,唯独朱高煦却一脸阴郁的表情,并不开口。

    “二哥,你怎么不说话呢?大喜的日子干嘛板着个脸?”朱高燧发现后笑问道。

    “郑和之功非郑和之力,若非父王圣明英武,谁去给他提供如此坚固庞大的船队,谁又去给他无尽的粮草供应,谁又能分拨他两万五千名精锐士卒?没有这些,区区一个太监能干成什么!”朱高煦虽然声调不高,但故意一字一句说得极为缓慢清晰,就是想让身前坐着的朱棣听到。

    朱高燧还想说话,却发现大哥朱高炽向自己使了个眼色,于是咽了口涂抹,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吞了下去,这时只见他们身前的朱棣突然霍然起身,自言自语道:“来了。”

    但见应天府不远的郊外鼓乐齐鸣,声音渐渐明亮起来,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子与所有在城外的文武百官齐齐向远处眺望。

    “来了,果然来了!”朱高燧第一个跳起来说道,在他的心里,此刻已经将郑和当做了英雄一般的人物。

    但见鼓乐声越来越响亮,军队行走的步履声整齐有序,又极富气势,郑字旗首当其冲在队伍的最前列迎风而动,当先两骑并辔而行,正是郑和与叶承二人。

    朱棣走出华盖,太常寺臣袁珙、都察院左副都御使陈瑛、曹国公李景隆、翰林侍读解缙等人连忙出班在旁相随而行,朱棣的三个儿子也是跟随其后,唯独“黑衣宰相”道衍和尚姚广孝却是位列班中,不曾出来。

    其实道衍和尚的心里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激动,因为此次凯旋而归的不是别人,而是他浸注了所有心血教导的徒弟郑和,徒弟能够有如今的成就,还有谁比他这个当师傅的更加激动与欣慰吗?但是道衍和尚终究还是没有出来,他在心中不停地告诫自己,越是这种时候,他越要保持冷静,他希望郑和也能如此。

    “皇上,你怎可屈尊龙体亲自来迎,实在是折煞卑职了!”郑和在数米开外见到朱棣向自己走来,连忙滚鞍下马奔走道朱棣面前躬身施礼道。

    朱棣哈哈一笑,站住了身形。

    “赎卑职无礼,实乃甲胄在身,无法跪拜!”郑和拱手道。

    朱棣面带笑容的走到郑和身前,伸手在郑和身上的铠甲处轻轻拂了两下,然后道:“甲胄在身?甲胄在身好啊!我大明朝,我朱棣最需要的就是像郑爱卿这样的肱股之臣甲胄在身!只有越来越多像你这样的能臣甲胄在身,才能助朕扫荡寰宇,平定天下!”

    “郑大人英勇善战,陛下圣明无双,如此君臣相协,实乃社稷之福、苍生之福、天下之福,纵观前朝千年,真是无出其右啊!”袁珙躬身道。

    “哪里仅仅是前朝千年,应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算再过千年,也必定不会有能达此功绩!”陈瑛在旁一脸谄媚道。

    袁珙一听此语,狠狠瞪了陈瑛一眼,陈瑛却仍然是满面堆笑地看着朱棣,仿佛袁珙根本就不在身侧一般。

    百官中的道衍和尚看着这一幕,不禁露出了轻蔑的微笑,心道如此场合,看来是无论如何也少不了这样的跳梁小丑。

    朱棣紧紧握住郑和的手,又是一番寒暄鼓励,然后忽然间发现了矗立在郑和身后不远处的那个少年。

    “郑爱卿,这位是?”朱棣问道。

    郑和回头一看,见成祖说的正是叶承,于是连忙再次躬身施礼道:“启禀陛下,此人就是我在离开崇明岛前奏章中所说的游侠叶承,此次能够顺利收复三佛岛、活捉陈祖义,也是多亏了这位少侠相助,否则郑和此时可能已经死于沧溟城中了。”

    朱棣听罢,松开郑和的手,缓缓移步走到了叶承的跟前,上下仔细打量着身前的这位英俊少年,但见此人爽朗清举,眉若墨画,脸廓棱角分明,周身上下散发着阵阵英气,实在是一表人才。

    “不错、不错!”朱棣一边打量着,一边不住频频点头,但是继而朱棣又发现少年看自己的眼神似乎颇为奇怪,令他十分不解。

    朱棣当然不能知道,眼前的这个少年叶承,正是他的亲生儿子。

    但是叶承知道身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父亲。

    这是第一次叶承能够如此从容的近距离站在自己的亲生父亲身旁,这个当今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就是生了他却害他母亲悲苦一生得男人,尽管见惯了大风大浪,但此时的叶承依然难以掩饰住内心的激动,仿佛心中有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一般,他怔怔地看着朱棣,仿佛想将这些年欠下的一次看够一般。

    朱棣此时去心中泛起一丝疑虑:“这个少年为何如此眼熟,难不成是在哪里见过?”

    在应天府被攻破的那天,在破败的街道上朱棣曾经与一个小叫花一样的蓬头垢面的少年擦肩而过,但是朱棣又怎会记得这样的情景呢?

    叶承的内心是多么地想喊一声“父亲”,但是此刻他得心里还有另外一个声音在不断提醒着自己:“还不是时候,还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