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白门楼演义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一回 战略撤退上太行

第二十一回 战略撤退上太行

    下邳战事结束之后,曹cao这边,更没闲着。历史暂时并没有因为吕布的穿越,而出现偏差。实际上,早在吕布离开下邳之前,曹cao已下令曹仁、史涣整顿兵马,准备渡河,攻占河内。此前陈宫与荀彧商量渡河地点时,荀彧、郭嘉等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选择孟津作为吕布等人的渡口。一则白马渡对面是袁绍领地,距离邺城很近,有重兵把守,袁绍与吕布有深仇大恨,岂不明摆着让吕布去送死?如此行事,有失大义。二则风陵渡对面是河东,尽管属于袁绍的地盘,但掌控并不稳固,倘若吕布进入河东,说不定是放虎归山。三则蒲津渡西可威胁长安,东可进击河东,更为不妥。只有孟津渡最为合理,一则河内原属张杨地盘,短期看对吕布没有直接威胁,倘若吕布覆灭在河内,曹cao也没有责任。二则河内看似一块肥rou,实乃一块死地,如果吕布困顿于此,无路可走,一旦曹cao攻占河内,说不定吕布只能投靠曹cao。三则倘若吕布真的一路北上成功到达漠北,必搅得袁绍治下的并州鸡犬不宁,虽非“驱虎吞狼”之计,却能达到这个效果。

    且说吕布手下众文武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吕布决定,曹军一旦兵临城下,立即全军撤退,北上太行。与此同时,在斗兵斗将都输于吕布之后,睦固内心已预感到吕布所言必将成真,听从吕布建议,早已吩咐手下将士,制作干粮、rou铺,做好北撤上太行的一应准备,随时可以卷起铺盖走人。计略既定,吕布吩咐手下文武,提前将家眷和简易帐篷等部分军需物质提前往太行山中转移。

    不数日,斥候来报,曹仁、史涣率领大军,直扑河内,前军已经渡过黄河。睦固对吕布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惊为天人。按照赌约,睦固率全体将士投靠吕布。吕布立即着手对其进行整编,整编只有一条原则——跑得快,负重十五公斤、十公里山地越野,前百分之三十的将士随军北上,得精兵一千八百人。为何是前百分三十,而非前百分之二十呢?一则睦固手下兵丁虽然不是精锐,但毕竟也算是老兵,比新兵蛋子稍强一些;二则睦固手下将士本就不多,稍微放宽一点指标,也算是给睦固面子。

    这一千八百人中,骑兵300名,补充到张辽的“狼骑营”;步卒自成一营,曰“登峰营”,1500人,山地作战,校尉睦固。吴庸为陈宫副手,协理“工匠营”;魏明为张辽副将,协理“狼骑营”;丁凯、张晋、眭贵为睦固副将,协理“登峰营”。其余将士,一律没收兵刃,同时分发路费,愿意降曹抑或卸甲归田,自行决定。所得兵刃,分发给吕布招募的新兵。另外,从野王城中招募200名匠人,补充至“工匠营”。至此,吕布总兵力达到7000人,分属9营,其中“工匠营”600人。

    曹仁、史涣大军渡过黄河,稍作休整,兵锋直指野王城。此时,吕布正在作战略撤退前的最后动员,睦固也在众文武之列。但见吕布说道:“诸位兄弟,曹军攻打河内,本在意料之中。昔日曹公有恩于我,今其派兵遣将前来,吕某自当退避三舍。若丞相不负大汉,则奉先不负丞相。众将听令,吾等即刻撤离河内,前往太行,出发!”

    待曹仁、史涣来到野王城外,早有斥候来报,野王城门大开,城楼上只有三三两两望风的士兵。城门左右两侧,贴着一副对联“感恩义不争河内,怀汉室犹向边疆。”城门顶部,横批“退避三舍”。城墙上贴着一幅巨大的标语“恭迎丞相麾下入城!”落款为“睦固、吕布”。其字,笔走龙蛇,力透纸背,一气呵成。

    曹仁、史涣遂亲到城门处察看,心知必是吕布所为。二人兵不血刃占据河内,还得了千余兵丁来投,心中十分畅快,一边指挥将士接管野王郡,一边命亲兵飞马禀报曹cao。建安四年四月,曹仁、史涣传檄而定河内诸郡县。自此,河内全部归属曹cao。

    曹cao接报,沉默良久,抚掌叹曰:“奉先,真义士也!”不久,河内战事传遍天下,吕布忠义闻名九州。袁绍得知此事后,懊恼不已,一则悔恨当初自己对吕布何其薄情寡义,二则愤怒曹cao不费一兵一卒占据河内。当然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提。

    吕布暂居河内这段时间,可谓宵衣旰食、日理万机,一切都根据历史发展轨迹、提前计划好了。如果说有什么遗憾,那么只因为一个人——司马懿。

    据史料记载,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京兆尹司马防之次子,“司马八达”之首俊。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建安六年,曹cao派人征辟他出仕,司马懿借口自己有风痹症,身体不能起居,曹cao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建安十三年,曹cao遭遇赤壁之战大败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后因司马懿曾支持曹cao称帝,渐渐得到曹cao的信任。曹cao封魏王后,司马懿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胜出。曹丕驾崩时,司马懿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曹叡驾崩时,司马懿为托孤大臣,辅佐幼帝曹芳。后司马懿因遭到曹爽排挤,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开京都前去祭陵,发起政变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

    司马懿,究竟何许人也?要论谋略、军略、政略等才能和大志、隐忍、果敢等品质,综合比较,恐怕当属三国第一人。正如伟人所评价,“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cao高明。”此人不为小利,必有大谋,到底谋的是什么呢?就连曹cao如此雄主,也不甚看得透,认为他“有雄豪志”,又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长期以来对他的使用,是既用之又防之。但也有后世人为司马懿鸣不平。并举例说,244年曹爽率军攻打蜀国被困峡谷,司马懿仍忧虑曹爽会失败而劝其退军,如果心中有鬼,完全可以一言不发,坐等政敌自取灭亡。因此,认为司马懿的初衷,只不过是扳倒曹爽,争夺权势。

    司马懿,现在正好年方弱冠。吕布在河内期间,没有前去招揽司马懿。原因有四:一则司马懿到底谋的是什么呢?是年轻时就立志,待价而沽、待势而动,规划好凭智谋、掌军权、当权臣、终篡逆的路线;还是在后期政治斗争中不得已被一步步逼上篡逆之路的呢?对此,吕布心里没底。二则司马家是河内的大世家,名门望族,“司马八达”个个皆是一时俊杰。曹cao贵为丞相,统治河内之后,都请不动司马懿,吕布又凭什么呢!吕布不是没想过直接派兵把司马懿绑了,生米煮成熟饭再说。且不说,以司马懿的智慧,会否自己一进河内他就开溜了,即便绑架成功,但如今创业初期,需要既用之又防之,对大局不利。三则吕布坚信,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时势造就英雄,正如后世有了克隆技术,有人担心万一把稀忒乐克隆出来,岂不给世界带来灾难?这其实是杞人忧天,没有当时的环境和土壤,克隆出稀忒乐又能怎地?同样的道理,即便司马懿年轻时就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轨迹,但如果曹叡别短命或者曹爽不那么蠢,他那规划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四则天下顶级谋士,自己很快就会拥有一半,给别的诸侯留区区一个司马懿,无伤大雅。再说,倘若司马懿真投靠别的群雄,今后自己争霸天下才会更精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