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80后父亲与10后女儿们的对话在线阅读 - 启蒙者:爷爷奶奶

启蒙者:爷爷奶奶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不错的。

    养儿方知父母恩。更是深入心里。

    随着年龄的增加,世事多样,很多小时候的记忆已经逐渐模糊了。尤其在有了贝棒之后,我和mama对孩子们的爱真是无以言表的。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如此的。有了贝棒之后,我们都在努力的学习做一个合格的父母,mama已经做的很好了,爸爸还有很多不足。

    有时候,你们也许认为爸爸很较真,会有点严厉,也会说道理,不太喜欢听爸爸唠叨,当然我更能感受到孩子们还是和喜欢和我一起玩的,就行小棒小时候喜欢“骑大马”,“喂大马土豆丝一样”…

    因为有了你们,爸爸的心变得很柔软了,尤其是我的两个女儿们啊,爸爸不要求你们成为我的小棉袄,但是爸爸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你们的大衣,铠甲…能保护你们一段时间,希望更长的时间…

    有一天,我问爷爷,您和mama小时候爱我吗?爷爷看着我说,你现在怎么喜欢贝棒,我们和你一样。奶奶也经常说爷爷小时候就很喜欢宠孩子的。

    这里,天下没有不喜欢自己孩子的父母。满满的爱与期盼,期望你们会感受到,当然作为父亲我也是必须知道的,你们也许需要到35岁后才能理解我们。

    我的父亲,你们的爷爷是村里少有的几个高中生,他也一直以自己是高中生而骄傲,在他看来能读书是幸运的,读书人就是和没有读过书人不一样。他经常也将自己的学历比做古代的私塾,当得上一个童生。

    因为父亲自诩读书人的良好习惯,我小时候是接触到一些书与书法的。他老人家也为了我和弟弟meimei的学习很是上心的。

    1.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是爷爷经常唠叨的,好吧,很多一些成语,一些典故,都是爷爷日常生活中带着经历说给我听的。

    爷爷是一个特别看不惯骄傲的人,在他的经历看来,虽然他当年没有考上大学,没有当上赤脚医生,没有做生意成功,但是他一直在学习且和很多同学保持联系。嗯呢,这点爸爸突然想到贝贝说的“优秀的人都是我的好朋友”原来,我们家有这个传统哈。他认为很多人都很优秀,都是值得学习的。太过骄傲的人就是忘本,就是浮躁。

    所以小时候,他也如今天的我一样,会逮住一件事情,一个人的案例,一个生活细节,让你们去分析,去看别人优秀的地方。

    这里,三人行的例子爸爸记不太清楚了,但是每次爸爸回家,都会向我介绍他的老师情况,爸爸老师的情况,那些老师有那些优点。

    实际上,在爸爸看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我的父亲传递给我的一种谦虚,学习,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一种心态,一种修行方法。

    如以上说过棒棒的故事一样,更是一种学会欣赏,吸取别人的优点的生活态度。

    师者,大也,圣人之道,与时俱进,直指人心,经久不衰,什么时候学习都能有所得,且各有所得。

    师者,小也,处世之理。能从他人处学习,从生活中学习,学习欣赏他人,欣赏自己;理解他人,认清自己。

    古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一个明智的人,首先咱们就需要学会谦虚,学习,理解哈。

    说实话,孩子们是知道爸爸的,我是一个很骄傲的人,尤其骨子里的骄傲、不服输、不甘心等都是具备的。但是,只要骄傲了,然后就能快速收回来,沉下心,告诉自己要学习,要谦虚。

    爸爸并没有做到一直谦虚,谨慎,这是我的不好,但是能谨记谦虚,学习,这点是特别感恩爷爷的。尤其是爸爸35岁后,就更是把学习当成自己进步的唯一途径了。

    孩子们,你可以骨子里骄傲,但是请时刻提醒自己,心里一定要有谦虚、学习这根弦。

    2.“做一个不亏心的人”

    小时候,爷爷奶奶说过一个他们自己经历的故事。

    这个故事还是在上学那年,家里贫困的时候,当时我希望我能有机会去“县城上学”,像家里有钱的同学一样,在小学得时候,就转学去了县城。我是很羡慕县城的教育环境的,整齐美丽的校园,老师也不会经常换,也有很多书可以读,也可以广泛的阅读很多故事。

    爸爸是直到小学四年级才有了自己的第一本漫画书的,书名是《狐狸安娜》,是爸爸给三姨奶奶帮忙做生意,三姨奶奶给的小工钱,我买的书。那本漫画书我读了十几遍,直到初中后接触到武侠小说才放在书橱里的。

    感谢三姨奶奶让爸爸提前知道了城市里优良的教育环境。

    所以,我是想上城里去上学的。

    在我的记忆里,我应该有三次向父母正式提出过“去城里上学”的要求的。一次是小学三四年级,爸爸因为比赛获得了乡镇第一名,全县23名的成绩,参加了“蒙城县首届夏令营活动”,去了合肥、南京、滁州等地学习参观,开阔了视野,一路上接触了很多城里的孩子,他们很优秀。

    因为努力,所以我也认为我并比城里的孩子差,如果有机会去城里接手更好的教育,我会进步的更快!

    小升初的时候提过一次,初二时候提一次。主要还是因为身边有同学陆续去城里读书了,很羡慕啊。

    爷爷奶奶商量了一下,给我的答复是,“不同意,我们也供应不起!”

    我问“为什么呢?为什么别人家都能供应起?”

    “因为你去上学,除了学费(那个时候并没有适应九年义务教育)还需要租房,还需要一个人陪读,我们家离不开大人,还有弟弟meimei,也没有钱。不要想了。好好在村里读书,也能很好的!”

    “也能很好的,也许能更好的!我保证一定会认真上学!”

    我的话,并没有打动爷爷奶奶的。伤心了几天后,就又投入到农村的生活劳作事情上了。

    一天,在家里玩的时候,我发现家里有几小袋子的硬币和小捆纸币的,我兴奋的质问告诉爷爷奶奶,“不是说没钱吗”?那这些钱是怎么回事?”

    爷爷奶奶说那个钱,不能动,那是公家的。

    “公家的,我为什么没见到有人来收”。

    “没有人来收,也是公交的”!

    这次是奶奶很坚定的说。

    那个时候对公家的钱,还是没有特别的概念的,但是父母的坚持,让我第一次对“公家的”事物有了一个明确的印象。

    后来,爷爷奶奶告诉我,他们在第二天就将钱送到乡上了,后来有辗转送到了三义镇上去了,那个收条回来了。钱已经交给公家了。

    满满的我上了初中,也逐渐懂了很多道理,原来那个钱是村里的土地款,因为撤乡并镇,篱笆乡合并到三义镇,后篱笆又单独划镇,组织变更,人事不全,当时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钱,也没有负责盯着这个事情。

    我的父母,你们的爷爷奶奶始终认为这个钱是大家交款的,虽然暂时没有负责,不代表这个事情就没有负责,更不能代表这个钱就是谁收由谁的。所以,我特别能理解那段时间,他们一起跑东跑西,一定把钱交到“公家的”心。

    我不能自暴自弃,因为我放弃了,不能进步了,也就代表着我彻底失去了一条最宽阔的学习道路,失去最好的脱离农村的机会。没能去城里上学,只能在胡瓦房小学和篱笆乡中学读书了,因为没有办法,也没有其他选择,我只能选择自己努力,因为爸爸知道只有努力,才能继续上学,才能改变当前的现状,所以没有抱怨,没有悔恨,只有努力!

    后来,爸爸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高中,终于到县城的省重点高中读书了。那个晚上,你们的爷爷喝醉了,和我说,没让我上城里上学,作为父母他们没有提供更好的环境,他们是有愧的,但是他们“不亏心”,他们做到了最大的努力,希望我能理解。

    我能理解的,他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与培养。

    所以,爸爸也从来不认为什么是一定的,认为人的努力与拼搏是能突破环境的!

    这个送钱给公家的事情,放在社会大时代上不是大事情,但是这个品质很好!

    做人做事,问一句“你亏心吗”?

    ——对的起自己吗?未来会悔恨吗?

    做现在让自己未来不后悔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