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国家事故调查小组
6月19日凌晨零时刚过,在芝江市区芝城宾馆里,灯火通明。 国家6.17事故调查小组赶赴芝江市,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参加成员还包括芝江市抗灾指挥部领导。 西村社区几乎在这场灾难烧毁殆尽,领导们当然坐不住了。 抗灾总指挥宋志诚也就是宋思瑶的父亲,双眉紧锁,镇静地看着几个来自高校的学者教授,问:“你们都是建筑材料方面的专家,请谈谈看法?” 芝江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说:“我们联系了国家地震局,最近全国夏东地区,夏南地区,包括芝江地区都没有任何地震的迹象,而且从大楼倒塌的情况来看,也不是因为地震引发的。查阅了所有倒塌大楼的图纸,也没有存在着任何设计方面的问题,然后检查了工程质量……” “等等!”宋志诚摆摆手,不快地打断了副院长的话,“这些你不说我也知道。我要问的是,大楼一次倒塌后,为什么会自行弹立起来?汽车又是怎么回事?这才是问题关键,同志们!你们要在这方面给我一个正确的答案。” 这个副院长不吭声了。 这时一个白头发老者,即国家6.17事故调查组副组长,工程学院院士陈明康开口道:“这个,属于材料自身问题。钢筋自行立起来,应该跟倒塌类似,它跟温度,气压和震动有关,金属在温度,射线等特定条件下,会有记忆特性,随着温度气压等外界环境的变化,钢筋就成了弹簧,在一定压力下被压缩了,然而压力突然释放,又恢复了原先的形状。因此,我以为钢材发生了晶体结构重新排列,而弹簧化。弹簧化其实是一种金属记忆,常见的如我们戴的眼镜镜架,是由钛镊记忆合金制的。” “嗯,弹簧化。”宋志诚微笑地点了点头。 他没想到他的高中同学,这次居然来芝江了,成为事故调查组副组长。 这个陈明康是清夏大学材料科学教授,国家级的专家,工程院院士,这才稍为满意地点了点头,但眉宇依然紧锁,立即又问:“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这么多幢大楼,又不是同一时间建造的大楼,为什么都会发生弹簧化呢?有什么应对的措施呢?” “这个,因为在倒塌的楼房中取样危险,一开始先在邻近没倒的大楼上取了一些,这些大楼都是同一家房产公司造的,同一批次的材料是不影响检验分析的。昨天傍晚调来直升机才完成所有的采样工作。因为送检结果还没出来,暂时还没有办法去分析原因,也就不能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在老同学宋志诚锐利的目光中,陈明康感到了压力,他的鼻梁上不禁沁出了一些细密的汗珠。 “噢,”陈明康突然说:“还有一件事,就是芝江大学最早反映了住院大楼发生一桩蹊跷事情,脸盆吃手,这应该是所有已知事故的第一例。我们试图从脸盆的主人追溯源头,但经初步调查,脸盆的主人是一个吕姓的病人,和其家属估计都在这次事故中未能逃生。目前具体交由公安部门作进一步调查。” 副总指挥张泽龙立即说:“我们根据医院提供的资料,找到了病人的家址,家里空无一人。据当地居委会反映,这家只有二夫妻,没有小孩,老实本分,是普通工人,不可能做出违法乱纪的事。如果一有消息,居委会随时联系我们。” 张泽龙随即又说:“但汽车突然成了弹簧,引起西村大火灾,那么这又是如何解释?” 陈明康教授的一张脸马上转色,喃喃地说:“这个……,真的跟锡金属一样,发生了铁疫?金属锡在摄氏13度以下,特别是零下30度时,原子间隙变大,又脆又松,一把好好的锡壶就能成一堆灰,且能传染给正常的锡壶,这叫锡疫。而铁疫传染后却成了弹簧,强度越来越大。” “还有一件事,电视台发了一个寻人启事,一个年轻人救了汽车里的女主人,还救了一对母子,一个老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噢,”宋志诚点了点头,说:“对于一些见义勇为的市民,弘扬正能量的事迹,我们一定要宣传表彰。回到正题上来,就是为什么这些材料会发生铁疫?” 一片沉默,没有人能回答上来。 “但据公安部门最新反映的情况,在现场中出现了神秘的黑影,怀疑这场灾难会不会是人为的破坏?”张泽龙突然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
“极有可能,种种迹象表明,人为破坏的可能性很大。”陈明康点头回答:“如果有人故意改变了钢铁性状,那这个问题就提升到国家的安全问题。” “我会向上面汇报。”调查组组长说。 宋志诚点点头,坚决地说:“密切关注,格杀勿论!” 宋志诚知道情况复杂,专家也不能马上分析,只好暂时打住,然后在住院大楼和周边的幸福苑小区四周,一边巡视,一边布置着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 然后又有不幸的消息传来,说万水小区又有二幢楼倒塌。秘书和身边工作人员劝他回家休息,但宋志诚拒绝了,尽管疲惫不堪,他依旧命令司机驶向万水小区。 ………… 林小枫昨晚在万水小区现场进行了测试,证明了他不会引起大楼的二次倒坍。回去后,睡在床上,他突然想到何不取一段钢筋。 因此,他一早又来万水小区了,刚好碰到一幢楼房倒塌。 在烟尘滚滚的时候,林小枫戴着口罩,已经闯入了废墟中。 他施展异能血,把上面一层水泥块象耕地一样犁了一遍,发现了一些碎裂的尸体,一堆被鲜血染红的石块。 他感到一阵惊悸,然后有点恶心想呕吐。 他连忙抽了二根螺纹钢,并拧断成一尺长,拿在手中,他安静地站立着,等待着钢筋框架弹簧一样地弹起来的那一刻。 果然,脚下猛烈地一震,钢筋框架复原的一刻来临,他站稳双脚,仔细观察这钢筋的复原过程。 “有人,上面有人!”参加救援的人发现了尘埃中的人影,大喊起来。 “不可能!肯定是你看花了眼。”另一人反对道。 “真的有人。”那人坚持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