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省长的批示
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省长的批示 陈功想到最后,把情况向严正和汇报了一下,现在事业单位逢进必考,这对于一些领导干部的子女来说,将是一大难关,如果在以前,根本不存在逢进必考的情况,领导干部的子女只要打个招呼就可以进到事业单位里面去了,现在必须要经过考试一关,那肯定就有考不进去的,怎么办?只有看一看能不能想办法走后门,在考试上做一点手脚了。 如果要想彻查这个事情,必须要让严正和发话才行,严正和发话,就可以让省纪委来调查此事,这样一来,昌大市就没有办法敷衍了事,应付这个事情了。 想了想,陈功就去找了严正和,严正和一听说此事,也是非常重视,就问他昌大市那边调查的怎么样,陈功就向他汇报了,调查的情况不是让人很满意,有应付之嫌,举报人举报的情况比较具体,结果炎城县那边一调查,却都是查无实据,这样的调查没有什么意义,如果要想查清这个事情,必须让省纪委出面才行。 严正和听了,心里一思忖,便是接过陈功递过来的材料,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要求省纪委介入调查,查清事情的真相。 有了严正和的批示,陈功就可以直接与王东苗联系了,没有严正和的批示,他直接与王东苗联系,不符合工程程序,他不能通过与王东苗的个人交情来处理这个事情,那样的话,王东苗肯定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可是现在有了严正和的批示,他就可以与王东苗联系一下,让王东苗想办法来负责调查这个事情。 批示一转到省纪委,王东苗事先得到了陈功的消息,便是和省纪委主要领导说一声,这个案子就交到了陈功手里。 拿到材料看了一看,王东苗先给陈功去了电话。 “陈功,你刚当上副省长,就管这个事情干什么,不怕得罪关兴达啊?”仔细看了材料之后,王东苗就意识到,这个事情一调查,关兴达肯定会很不高兴,因为这个事情出在昌大市,而且还是因为陈功的关注才导致严正和下批示的,关兴达一定会对陈功有意见。 听到他这样一讲,陈功呵呵一笑道:“查这个事情就是得罪关兴达?难道说昌大市那边有什么事情,你们省纪委就不管了?” 王东苗听了这话,不禁皱眉头道:“陈功,我这可是为你考虑,你倒是说起省纪委来了,我不是担心关兴达会多想吗?” 陈功道:“我知道你这是在关心我,但是遇到事情先考虑会不会得罪人,那还办什么事情,我是对事不对人,如果关兴达有什么不高兴之处,他就不高兴吧,与我无关。” 王东苗看到陈功根本不顾及关兴达高兴不高兴,心里想了想,如果关兴达不高兴的话,他也不敢怎么样,毕竟有着严正和的批示,他要是有什么不高兴,严正和知道后,肯定会批评他的。 “我这不是关心你,是提醒你,我干嘛关心你啊,我才没这样的想法,好了,既然你不怕得罪人,我更不怕得罪,严省长都批示了,谁不高兴都没有用。”王东苗就没再多说什么。 陈功便笑了笑,他与王东苗之间的关系就不用说了,王东苗提醒他,也是关心他,他心里清楚的很。 王东苗与陈功通完话之后,便专门安排人员下去调查这个事情,务必把情况给查清,查好之后向她汇报。 说来这个事情本来如果昌大市和炎城县能把这个事情给调查清楚,也不会到严正和那里,那么这个事情就不会搞的那么大,可是昌大市与炎城县却是不想揭开这里面的盖子,最后逼的陈功把问题提交上去,让严正和下批示。 严正和一下批示,事情就一下子变大了,严正和是省长,他亲自批示的事情,下面没有任何不执行的道理,同时省纪委介入也让案件的重要性陡然上升,昌大市与炎城县就没有办法再来掩盖这个事情,并且还会传播开来,让全省人民都知道了。 严正和一下批示,省纪委一来人,昌大市委就感到了压力,由于关兴达还是昌大市委书记,所以这个事情便是报告到了关兴达那里。 关兴达此前并不知晓此事,虽然陈功作了批示,但是主要还是政府那边的事情,没有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是不会把情况报告到他那里的,可是现在不报告也不行了。 此时关兴达与陈功一样在省政府上班,昌大市那边的情况还是由市长主持着,昌大市的市长也想着能接昌大市委书记的班,所以这个时候,他比较谨慎,一看到严正和签字批示以及省纪委下来人调查此事,他就急忙向关兴达作了汇报。 关兴达忽然接到这个报告,心里大吃一惊,心想严正和怎么会突然关注起这个事情,市长把前前后后的情况就向他讲了一遍,他才知道是陈功把情况报告给严正和了。 一听说陈功事先也不和他打招呼,就将情况报告给了严正和,这让他感觉陈功这样做有着其他的目的,他是想在严正和面前打击他的威信,让严正和看到昌大市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还没有及时加以解决,还要报告到他那里,才能得以解决。 他觉得陈功这样做太不仁义了,作为同僚,这个事情为什么不先和他打一个招呼?或者这个事情,他为什么要管,市里和县里已经把调查结果报告给他了,为什么他还要向严正和汇报呢? 关兴达心里头很不高兴,觉得陈功在暗中算计他,严正和对他很信任,而对陈功没有他与严正和之间的关系好,陈功一定是嫉妒此事,所以才会这么干,但是陈功的阴谋是不会得逞的。 关兴达就对陈功产生了很大意见,本来他与陈功之间的关系就是很一般,虽说两人都在中央党校共同学习,是党校同学,可是两人并没有建立起友谊,相互之间仅仅是表面上很友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