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塞北王朝金在线阅读 - 070 汉人的战斗力

070 汉人的战斗力

    有的时候,越不怕死,可能就越不会死,赵构这一去,就制造出了半个山花烂漫的大宋。

    原本尴尬的钦宗皇帝,终于有台阶下了。当即便拉着赵构的手说:“等你回来,我封你做节度使,太傅。”

    如果回不来呢?大家比较愿意忽略这个问题。

    为了表示诚意,钦宗皇帝把赵构的母亲韦氏也被进位为贤太妃。

    这个月的十四日,赵构就和宰相张邦昌一起出使金国。据说当时十九岁的赵构毫无惧色。张邦昌却是哭的的上不去马。

    还是赵构劝慰说:我才十九岁,我都不怕,你都这么一大年纪了,你什么好怕的。

    意思就是你都活了这么多年了,什么精彩的事情都享用过了,现在死也没什么可怕的了,哭啥玩意,丢不丢人?

    张邦昌被赵构这以数落,也觉得尴尬,这才勉强起行。

    就看这表现,赵构明显是徘徊在牛A和牛C之间的人物。

    十五日,大宋呈上誓书、地图,称呼“侄大宋皇帝”、“伯大金皇帝”。

    这个关系还勉强可以理顺,毕竟完颜吴乞买比徽宗皇帝的年龄要大一些,而且你打败了,还想当大哥呀?既然我是徽宗皇帝的大哥,做你大伯也说的过去。

    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钦宗皇帝称吴乞买为伯父,并不是称臣。

    中国传统纲常说:“天、地、君、亲、师。”君在亲之上,也就是说称臣更丢人,当然这也是迟早的事情。

    也就在这一天,金军攻陷阳武,知县事蒋兴祖战死。

    其实大宋已经表示出和谈的诚意,也都同意了金国的要求,虽然最终是不可能做不到的,但是至少到现在为止,双方都没有违约。毕竟双方对那庞大数字的金银都没有什么概念,或者说都故意没有概念。

    在这个时候,金国依旧不依不饶的继续攻击大宋,在和谈的时候继续攻打宋朝,无非是三个原因,一是还觉得自己的谈判的筹码不够,需要继续打几个胜仗,增加筹码。当时的情况大宋都成了彻底服帖的小肥羊,已经到了底线,还能争取什么呢?第二个原因,就是让士兵们抢劫一下,发一笔小财,毕竟不能白来的嘛。第三,就是赤裸裸的蔑视,因为你真的不配让我和你讲原则。

    以在下的观点,第三条才是主要原因。

    这一天的事情不少,咱们的徽宗皇帝到达镇江,这下真安全了。

    又过了几日,到了这月十八日得时候,

    首批赶到京城勤王之师,由统制官马忠率领,到达汴梁城附近,金兵抱着围点打援的心态,要给马忠点颜色看看。

    双方在顺天门外交战……

    这一战的记载不多,但是结果说的很明确,宋军大胜,杀了不少金兵。而且这一战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金兵再也不敢出游骑sao扰百姓了。

    接着是范琼率领一万多骑兵亦从京东赶来。这是一个汉jian!

    两日后,由著名将领、河北、河东路制置使种师道、武安军承宣使姚平仲率领的泾原、秦凤的七千边防军亦来到。

    种将军为了给金国制造心理压力,散布留言说:领兵百万前来。

    之后其他各地勤王援兵纷纷到来,兵力总数达到二十多万。

    此时宋军在兵力总数和声势上均压倒金军,金军一看势头不好,只好北撤退守牟驼岗,开封城也暂时得到解围。

    李纲见局势已经可以把握,便对钦宗皇帝说:“金人贪婪无厌,凶悖已甚,其势非用师不可。且敌兵号六万,而吾勤王之师集城下者已二十余万;彼以孤军入重地,犹虎豹自投槛阱中,当以计取之,不必与角一旦之力。若扼河津,绝饷道,分兵复畿北诸邑,而以重兵临敌营,坚壁勿战,如周亚夫所以困七国者。俟其食尽力疲,然后以一檄取誓书,复三镇,纵其北归,半渡而击之;此必胜之计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金国这帮野蛮之辈,贪婪成性,我们是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胃口的,只能一战。现在金国士兵只有六万人,我们这边已经聚集了勤王之师二十多万,而且金国是孤军深入,如果我抢占黄河渡口,断绝金兵的粮道,分兵收复开封以北的各州县,同时对金兵大营进行围而不打,就如同当年周亚夫围困七国军队一样,等到金兵弹尽粮绝以后,逼迫他们交还誓书,归还三镇,然后放金兵北撤。等到他们过黄河的时候,我们乘他们半渡而击之,这是万无一失,必胜的策略。”

    这个计策是真的不错,但是在下认却认为这个计策不太可行。所谓:一分钱一分货,稀饭吃了不顶饿。金国当时不仅仅只有这开封城下的军队,所以无论是抢占黄河渡口,还是收复汴梁以北的城池,以当时宋兵的战斗能力来说,这个活都有点难。

    如果按照李纲的预想,金兵过黄河的时候半渡击之,你这就是让两国彻底崩了,就不想后患了?现在的大宋朝是打不过金国的!

    在下认为最好办法应该是像李纲第一次的建议一样,以和议佐攻占,用“拖”字诀把金国给拖的不要不要的时候,再坐下来好好的谈,两国才能真正罢兵。

    插几句个人对这段历史认知。在下从来都不认为汉族人的战斗力弱,否则就没有汉武帝和明成祖的北伐大业。在下认为汉人只是在某些时刻战斗力不强,一旦需要的战斗时候,汉人的战斗力会很快提高起来。不久之后,吴阶、岳飞、韩世忠等人率领军队和金国打的不可开交,就是例证。

    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还处于蓄力时期,老李的计策看似很好,但实现起来太难,不信您接着往下看。

    不管怎么样,钦宗皇帝是同意了李纲的意见,对金人采取的强硬态度,而且马忠那场胜仗给钦宗很大底气,觉得不应该在一棵树吊死,应该多换几棵树试一试,于是这边就开始谋划和金国硬碰硬的来一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