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在线阅读 - 第十四章 从量变到质变

第十四章 从量变到质变

    练习投石索的整整头三天,张伟利用一共花了二十个小时进行了几千次投掷还有大量的辅助练习来找感觉。可是投掷的成功率和水平却似乎一直没有怎么提高。

    在射程十几米到二十多米不等的情况下,可以保持三分之一左右的发射成功率。如果谋求把投石索练的更快更远,结果就只能一次又一次的石头从皮套内掉落或是出手的时候出现问题。

    经历了制造和捕鱼从失败到成功的艰难之路,张伟已经适应了这种真实感极强的失败和进度。真人练级毕竟不是玩网游,游戏可以一两年的时间就成顶级高手,战斗力指数成百上千倍的提高,虐低级怪物如砍瓜切菜。而一个只练了一两年武艺的人像某些网络视频中某些外国职业拳手一样街头rou搏双方都空手的情况下轻松一挑十,打有一定战斗力的普通地痞似比普通成人打小学生还轻松?那肯定做不到。

    到了第四天,张伟试探着按照第一二日的测试方法自己给自己进行了一次考核:一样的目标、一样的节奏和速度。在上百次的投掷中似乎平均投掷距离远了那么一米?投掷成功率似乎也提高了一两个百分点?

    虽然不知道这种提高是不是来自于运气,但这种微弱的进步也依然激励的张伟勇敢的将计划进行下去。理论上讲,个人武力本不应该是自己一个穿越者最大的优势,但在这样一个时代,很多事情也只能靠武力才能解决。如果自己始终只有手持防身器材的废宅的战斗力?就是生存下去都是极为危险的。

    张伟下定以这种方式锻炼和习武的方式吸引了那名五六岁的小女孩一起来以帮忙的方式来玩、其他几个大人在空闲的时候也经常过来观摩。七岁以前的女孩即便是现代也没有成年女性那么强的女性意识,在爱好上和男孩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

    “那人真也是奇怪,明明把石头绑在肠线内甩出去不就好了么?不知道比这种方式实用多少了。干啥要练这一套本领?年纪大一点儿的少女有些奇怪的说道。

    中年女子在思索了许久后说道:“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应该就知道了。这几个月来,这个神秘的人总是一开始就尝试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开始的时候看起来似乎都不是有用的事情。可是最终的结果呢?却足以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和生活,这个人下了这么大的功夫和精力苦练这门本领,想来一定有用。。。”

    就这样,张伟白天习武,休息的时候同孩子还有其他几个女子努力的“闲聊”,通过自己在这几个月来的表现,张伟牢牢的掌握了“文化主导权”:以对方学自己的话为主,而不是自己必须去适应对方的语言。

    天气渐渐寒冷下来,当树木变得枯萎的时候,谨慎的张伟依旧选择在外面睡觉。或是夜晚的树枝上,或是行军灶一般的仅仅可以容身的散兵坑内靠多穿几件皮衣来御寒。幸运的是这里虽然也有着明显的四季,但是冬天似乎并没有像典型的北方那样寒冷。按照张伟的估算,大致相当于秦岭淮河左右的地理位置上。在坚持只喝烧过的热水而不喝凉水的情况下终究没有出现“偶感风寒”那样危险的事情。

    在张伟的影响下,几个女人乃至洞里的婴儿也拥有了类似的习惯。

    功夫不负有心人,进行了一个月左右的全职训练的情况下到了隆冬季节的时候张伟的投石索技术在数以万计发射次数的锻炼下终于大有进展,从一二十米直到可以把石头投出大致六七十米远左右的距离了,而且也掌握了不让石头轻易的从皮套内掉出来手感,很少再发生之前那样“掉链子”的毛病。

    当然,张伟听说过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提出的“先及远再及准”的原则,这一个多月来的主要锻炼方向是用投石索的抛射成功率和有效发射石头的能力,至于准头那还远远谈不上,仅仅是勉强提高到与初学者徒手投石差不多的精度水平,最远距离的全散布直径距离五六分之一,近距离十几分之一的水平。有把握的有效射程并不比徒手投石或者甩马尾石头远多少。但这进步的速度也让张伟看到了从量变到质变跃进的希望。

    投射兵器与武艺相比近战武艺大多都有这种特性:上手困难,初学者战力低下。然而一旦水准达到某一个标准,比如说可以有效的攻破一般的防具或者是在安全的距离上有一定命中率的攻击对手,战斗力就会有本质性的不同。如果超越一般士兵的水平,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实际上远在近战武艺之上。

    虽然自己暂时不能靠投石索技术对哪怕一个普通人建立什么战斗力优势,还不如单手盾牌加上防身喷雾好用,但从“量变到质变”的第一个门槛似乎已经为期不远了。

    苦练的同时,张伟也并不是没有放弃思考。为什么投石索在古代东方没有像古典时代的环地中海那样流行起来?哪怕唐时的吐蕃人也并不以这种兵器出名呢?是不是藏式的皮套投石索的制作方式与古典时代环地中海地区的差别导致了精度上的差异?这也是来自于实践中遇到问题的反思。自己制作的这个皮兜投石索,最大的问题就是出手的时候不容易掌握石块精确飞出的时机,直接的感觉就是皮套的两侧过软。

    在回忆和思索中,张伟还想起了16世纪的明军主力有一种似乎叫做飘杆的投石装备。如果用绳结制作西方式的投石索再配合东方后来才出现的竹竿力臂,会不会能最大限度的改善精度?至少松手时机的感觉会不会好很多?

    编织这种事情本来是张伟的短板,其实这个时代的远古人在编织上同样不怎么擅长,可是经过几个月以来研创渔网的种种经验,张伟和洞内的几个女人在这方面还是悟出了一些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