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求死之心
“嘿,周君,想什么呢?”头顶传来一声喝喊。周澈抬头一看,原来是朱治。 “周君请上来,我有事请你帮忙。” “哦。”周澈应了一声,上了飞庐。周仓却自顾自的坐在甲板上,看着天上的飞鸟出神。周澈进了舱,见朱治正摊开一片帛,帛上画着几条船的模样。他看了一眼,不禁暗自赞了一声。朱治在帮他办事的时候也没闲着,估计是把东冶的船都看过了,其中居然有尖底海船。 “君理,有什么事?” “这就是周君说的海船吗?” “应该是的。” “这样的破船也能入海?”朱治皱起了眉头。 周澈仔细看了一下,那些船画得很简单。但是依稀能看出一点模样,其中有几艘的确很简陋,就像是用几块木板捆在一起的,难怪刘陵会怀疑。 “君理。航海的风险的确很高,但是大海就像一个顽童,有调皮的时候,也有可爱的时候。如果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即使是这样的破船也能远航万里。当然了。如果船好,能适应更多的恶劣情况,就能走得更远。以我大汉的造船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抢占最大的份额。” 朱治托着腮,若有所思。他的目光慢慢的从帛上挪了开去,越过窗子,看向远处的海平面,嘴角挑起一丝浅笑。 “没错。就像周君说的那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斋里做不出真学问。对了周君,你有注意过远处的船吗?” 周澈一听就明白了。不过,他还是静静的看着朱治。朱治继续说道:“我这两天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不管是大船小船,从远处出现的时候,似乎总是先出现船的上部,就像日月升起一样。难道这些船也和日月一样,是从海里出现的?” 周澈笑笑。 “我当然也问过那些渔民,不过他们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朱治收回目光:“周君你博学,可有更好的解释吗?” 接着周澈没再和朱治卖关子,竹筒倒豆子,将地球是圆形的道理说了出来,又辅以月食的证据。朱治听得目瞪口呆,盯着周澈半天没反应。 “马上就要到浙江口了,我直接回太守府,不送你们去鄞县了。小心鄞地三县的豪强。”朱治沉吟片刻,又道:“另外还有一件事,我想提醒你。你师门的桓君…可能有求死之心。” 周澈大吃一惊:“什么?” “我说不清为什么,只是有这种感觉。你下次去东冶的时候,多和他接触一下,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愿是我错了。” 周澈心慌意乱,连声答应。桓玄有求死之心?活得好好的,干嘛要求死啊。不过,他相信朱治在这方面判断。他到这个时代一年多,看起来和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没什么差别,可是从内心深处,他还没能真正融入这个时代,不是很难理解这个时代的人内心的想法。 至少在他看来,桓玄根本不应该有什么求死之心。 他说完便一个人呆在一边,绞尽脑汁地回忆和桓玄见面的所有细节。 终于,有一句话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桓玄曾经说,也许上苍让他苟活至今的目的,就是要让他将这些密技传给他。现在,所有的密技都传给他了,他的使命完成了,他还会苟活吗? 数日后,船到浙江口岸,朱治继续沿着海岸线进入后世的杭州湾,周澈等人上了岸,驰向鄞县方向。到了鄞县后,他接到了朝廷的诏书,同意封许驹为侯,不过不是刘驹想要的县侯,而是乡侯--句章乡侯。句章就在鄞县边上,大概有就近监视的意思。 周澈管不了那么多事。在他看来,现在谈判谈不成才好呢,许驹一天没安顿好,桓玄就一天不能放手。许驹安顿好了,桓玄反而有危险。他只管桓玄的生死,许驹封什么侯,关他鸟事。 徐圭也等得急了,稍作收拾,立刻由朱治安排了一辆楼船,再次赶赴东冶。周澈本来不想管徐圭的事,可是他现在也想尽快赶到东冶,便建议徐圭在楼船上加几个帆,并将楼船的飞庐拆掉一部分,尽可能降低重心。他可不想陪徐圭一起被淹死在海里。 有朱治在一旁做证,徐圭丝毫不怀疑周澈的办法是否有效。立刻安排工匠在楼船上装上了三根桅杆,装上了大小三面帆,帆船就算是在大汉时代正式诞生了。 这种大帆的效果比之前做的临时帆作用强大了,绝大部分时候,楼船都不需要人划桨,只有风平浪静,海上一点风也没有,才需要人力推动。 三天之后,他们赶到了东冶。 谈判的事,自然有徐圭去负责,周澈cao不了那个心。他找了个机会,赶到桓玄的府中。 桓玄看起来很平静,没有什么寻死觅活的迹象,只是眼神有些清冷。见周澈再次登门,他很高兴,问起了周澈射箭的事。周澈一路上想了很多主意,最后还是想到了箭术。见桓玄问起,他掏出锦囊,摊在桓玄面前,一脸无奈。 “桓君,这些字我都不认识,怎么练啊?” “你不认识这些字?”桓玄大吃一惊。 周澈理直气壮的说道:“当然不认识,这里面全是古文,我哪认得。今文我还没认全呢,你还让我认古文。” “小竖子,你说什么哪?!”李钟火了,不顾桓玄在侧,冲过去,抬手就要打。 桓玄拦住了李钟。“你没问朱治,他学问精深,一定看得懂这些文字的。” “你说是密诀嘛,我怎么能随便给他看。”周澈继续胡搅蛮缠:“桓君,不行啊,还得你教我,我怕我练错了,到时候连射艺都给废了。” 看着肆意耍赖,顽童一般的周澈,桓玄哭笑不得,眼中却多了几分师门温情。 “也好,你在东冶多住几天,我帮你精进。” ...... 接下来几天,桓玄一直在帮助周澈调教武艺。其实对周澈来说,精进箭术是假,缠着桓玄软磨硬泡才是正事。看来光靠水磨功夫还不行,要想桓玄弄到中原去,得另想绝招。 “桓君,放心吧,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周澈暗自发了个狠,离开了桓府,回到了驿舍。刚到驿舍门口,他就看到几辆马车,不禁有些奇怪。闪开门口来来往往的奴仆,周澈进了驿舍,直奔自己的住处。进了院子,才发现小肃也正在打点行装。 “怎么了?” 周仓从房里走了出来:“谈判达成了,我们要回家了。” “这么快?”周澈很吃惊。 “还快吗?我恨不得现在就到家。山越事了,徐太守说咱们的任务还没结束,还要去一趟东瓯。唉,能赶鄞县过年就不错啦。这任务闹得,原本很简单的一件事…” 这是徐圭从门外匆匆走了进来:“周君,你来一下。” 周澈应了一声,跟上徐圭,跟他来到房中。徐圭的房里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大包小包的东西不少,箱子还有好几只,看来徐圭此行收获颇丰,发了不少财。徐圭家底也不好,有机会捞钱,他可是一点也不客气。 “这次能够谈判成功,你那师门桓玄有功,我想上疏朝廷,为他请功,你看什么样的赏赐比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