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魏延的种子三国在线阅读 - 第123章 【可怕的力量】

第123章 【可怕的力量】

    参加这个庆功宴的不只是魏延军中将领和夏侯渊、曹洪、于禁、满宠四个战俘,还有附近各个世家的家主。

    当魏延携胜利之师返回郎陵,这个消息传遍大半个汝南郡,以前一些比较强横不把魏延放在眼里的世家,纷纷派人前来送粮草布匹,以此示好。

    魏延笑纳了他们的东西,但那些该打,那些暂时不打,并没有因为他们送不送礼物而有所改变。

    他非常清楚,如果是他战败了,那些世家则是会把这些粮草布匹送给曹军。

    既然那些世家毫无信义可言,只屈服于强大武力,那魏延就让他们屈服于自己强大的武力之下。

    虽然决定打他们与否已经确定,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魏延便邀请了这些世家的家主参加庆功宴。

    这些世家的家主看到夏侯渊、曹洪等人,不敢再质疑魏延的战功,但他们言谈话语间,有些质疑魏延的文采。

    有些人怀疑,《蒿里行》和《悯农》二则不是出自魏延的手,而是魏延麾下文人代笔,就像当年太祖的《沁园春雪》也被敌人怀疑他人代笔一样。

    魏延要当着这些世家人物的面,当场做一首诗,来展示自己的文采,让那些怀疑他的人傻眼。

    他本来想吟诵曹cao那首《短歌行》,可曹cao那首诗最后那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脯,天下归心”太过霸气侧漏,一旦魏延把这首诗做出来,天下人皆知他的雄心大志,现在多少还有点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曹cao、刘表会把他视为心腹大患,恐怕就连袁绍、袁术兄弟也对他心存极大的忌惮。

    这个道理,好比是,不到核心地位,绝对不会说出“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sao。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只是该吟诵哪一首诗呢?

    当他端起酒杯,想要吟诗时,脑袋却忽然纠结起来,此刻想起的应景诗词全都是七言诗或者有典故的词,全都不适用。

    就在这个时候,种子神器精灵空空的声音忽然响起:“主公,有应景的古诗种子,一首70个字,7000积分,请问是否兑换?”

    魏延否定道:“有7000积分,我宁愿用来增加我的魅力14个点呢。”

    空空说道:“那700积分呢?”

    “成交。”

    一首古诗,一首据说出现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却不知道是谁写的佚名诗出现在魏延的脑海里。

    魏延端起酒杯,吟诵道:“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

    前面几句是说宴会如何如何,后面三句是魏延重点要说的:“

    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为什么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

    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地煎熬自己。”

    魏延吟诵这首诗的目的很简单,求才。

    他端起酒杯,向在座的所有人致意:“方今汝南百废待兴,怎奈人才凋零,各位若有什么亲朋故旧,可推荐给我,我必定量才使用,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才虚掷时光。”

    虽然魏延已经展现出他的武略,但他毕竟是跟中原最强大的诸侯曹cao对抗,这些世家人物还无法确定魏延到底能否战胜曹cao,毕竟曹cao占据整个兖州和半个豫州,地盘、人口、人才、兵力都远比魏延多,他们看不好,现在就只是讨好,而不是投靠,现场没人表态。

    魏延发出的只是一个倡议和态度,到底会有多少世家人物影响,他不抱任何期待。

    现在,人群中响起一些窃窃私语,那些人以为他们声音压得很低,但魏延耳力甚好,能听得出,他们都在议论“这首诗不怎么样,跟之前那几首诗比起来差远了,莫非这才是魏延的真实水平,那几首诗是别人代笔的?”

    魏延剑眉一挑,问空空:“再帮我想一首能跟之前那几首诗水平相当的诗!”

    空空说道:“既然主公仁义立世,那便把仁义爱民之意贯彻到底。这里有首诗,20个字,2000积分,跟《悯农》一脉相承。”

    魏延兑换完了,那首诗进入他脑海,他才懊恼,本来这首诗自己应该会的。

    他径直从酒席上走开,走到一旁,走到一个身穿粗衣的女仆面前,问道:“你可养蚕?”

    那女仆吃了一惊,却也答道:“民女养蚕。”

    魏延一脸认真和慈悲地说道:“我要为你和所有养蚕女做一首诗,名为《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那女仆开始有点不明所以,跟着念了两遍,忽然泪落如雨。

    魏延还找到一个做陶的工匠,给他作了一首《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那工匠闻听此诗,也是潸然泪下。

    刚才那些纷纷质疑魏延文采的世家人物纷纷露出难堪和畏惧的神情,魏延这两首诗辞藻极为简单,贩夫走卒都能听懂,正因为贫贱之人都能听得懂,便让这些诗拥有一种可怕的力量,一种莫名让这些世家人物心生畏惧的力量,他们已经不敢再去点评魏延的诗了。

    这就是魏延以后想走的路线,用这种《悯农》、《蚕妇》这样的诗词来打动中下层民众的心,让他们在脑海里留下自己是仁义之主的印象,也让他们不再愚昧地接受世家的盘剥。事实上,如果不是世家盘剥过度,这些中下层民众完全可以不用这么穷的,他们都是可以成为富农的。

    虽然这个时代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民往往指的是世家,但魏延觉得,中下层民众的思想和力量更加不可轻侮,魏延用那种浅显易懂却发人深省感人至深的诗词,未必不能感动和激发那些中下层民众的感情和力量,当魏延能够把中下层民众的心聚拢一起,他完全用这些草民的力量把世家统治掀翻,当然,现在只能还是星星之火,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此之前,肯定会有世家人物发现魏延的立场有点歪向泥腿子,但历朝历代文学创作都有个政治正确性,怜悯草民就是其中的一大政治正确,这一点是谁都不敢违背的,虽然他们私下对民众一点儿都不好,曹cao甚至不断屠城,却依然创作出《蒿里行》,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公开非议魏延的诗。

    这个时候,魏延脑海响起空空的声音:“主公三首诗发表,提升声望4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