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变故
秦玥当然不会晓得,京城的局势已恶劣到了这个地步。 凤琛在大岳山上的帝王行宫呆了三天,便接到秦国公从南豫国传回的书信。 南豫国四皇子虽是顺利登基,可他的皇后却在册封当天死于非命。大家纷纷议论说皇后命贱,当不得母仪天下的富贵命。 大臣们便誎言“后/宫不可无主,要皇上早日册立新皇后,恩封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 南豫新皇就此提出,要与大都王朝结秦晋之好。 凤琛好半天才消化掉这突如其来的消息。 好象,好象有什么事情脱离了他的掌控。 南豫国新皇是在他的支持下才击败了太子没错,可他压根儿没想过要动他的皇后,也根本没有与南豫国结亲的意思。 凤琛受沈瑾的影响颇深,并不想用政治联姻来决定一个女子的命运。 一旦与南豫国结亲,便要牺牲本朝的贵女。无论哪一家的贵女,哪怕是最不受宠的贵女,长辈也是不愿意让她远嫁异国的。 也因此,不但是皇帝震惊,就连跟随他的大臣也都吃惊。吃惊的同时又充满了担忧,害怕皇上答应南豫新皇的请求,在世家贵女和皇室女儿中择优送往南豫国和亲。 皇上铁青着脸,好半天没有说话。 此时秦玥心里充满了愤怒。 燕渊,一定是燕渊干的! 这厮心眼小,定是记恨皇上让他出使南豫国,所以才故意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哼,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何桓奉命彻查祭台倒塌事件的始末,三天来竟是一点线索也没有找到。那些受此牵连被下了大狱的大臣,也是一问三不知,完全没有任何头绪。 秦玥忍不住劝道:“不用查了,对方策划得如此周密,不会留下破绽等你查的。不如早日回京,朝政大事要紧!” 凤琛沉默了一阵,道:“我既然把话说出去了,就必须要查出个所以然来。否则,岂不失信于百姓?失信于万民?” “做大事者,不必拘于小节。皇上无愧于心,再多的流言斐语又如何?莫要中了幕后之人的诡计才是!”秦玥好生劝着,她已经十分肯定这幕后cao纵之人的用心了。 只怕大岳山事小,京城里发生的事情更大。 现在想来,江家明面上是因为牵涉到七爷党才被皇上秘密处置,事实上是自己授意燕渊动的手。或许,就连自己,也无意中做了幕后那人的棋子。 江家倒了,别的世家,会不会也出现类似的情形? 秦玥心里猛地一紧,她随即想到了秦家。 秦家是大都朝数一数二的勋贵,最有代表性。幕后之人若有更大的图谋,秦家便不得不除。 秦玥虽是对秦家很有抵触,但也不愿意让这样的世家毁于阴谋之手。就算要毁,也是自己亲手毁之。 奏玥脸上的变化,丝毫没有逃过凤琛的眼睛。 他定定地看着秦玥,“玥儿,你想到了什么?” 秦玥咬着下唇,犹豫半晌,才抬首认真问他:“皇上,你会不会因为祖父支持你大岳山封禅之事而处置秦家?” “不会。” “你会不会迫于外界压力处置秦家?” “不会。” “你会不会因为猜忌而处置秦家?” “不会。” “既是如此,我便信你。可是——” “可是什么?”凤琛眸子里深沉如水,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秦玥叹了口气,“老实说,我并不喜欢秦家。可是以我的立场,又不得不维护秦家。我只能说,这件事,或许与前朝有关。燕氏,那也是个伟大的姓氏!” 凤琛眸子微动,莫明地叹道:“玥儿,你真是越来越像她了!” 这个“她”当然指的是沈瑾。 秦玥明白,却不能说出来。凤琛明白,说出来却不知道眼前的小女孩能不能听懂。 前世今生,灵魂转世。 她,会是她么? 这句话之后,两人都沉默了。 半晌,凤琛才道:“好,明日回京。但愿,一切还来得及!” 秦玥也在心里默念着:但愿一切还来得及! 秦家,于她而言,存在与否,真的不那么重要。可是秦家有她想要保护的人,不管别人如何,江氏,始终是她的亲生母亲,也一直对她很好。 当初为了江氏,才保下了江家。如今依然为了江氏,她要保下秦家。 皇上突然提出回京,大臣们事先并不知情,很是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然后纷纷表示赞同。再呆在这鬼地方,非憋死不可。 因着祭台倒塌一事,很多大臣心里还有些萋萋蔫。再加上这么些天也没个进展,大臣们便都认为是上天降下的灾难,对人间上位者的不满。 这样的压力对他们来说,的确太大了。 眼下能够离开这是非之地,实在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于是,凤琛留下何桓等人继续彻查,带领其他王公大臣火速回京。 从大岳山到京城,最快也要半月的时间。 不知怎么地,秦玥心里跳得厉害,总感觉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离京城越近,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回京路上,凤琛相当低调,既没有打出皇帝出行的仪仗,就连乘坐的马车都极其普通。也因此沿途官员并不知道皇上已经回京,也没有做任何安排。 这样带来的好处,便是比预计的时间早了两天抵京。 也幸好早了这两天,才会及时地控制京城局势。 秦玥的猜测没有错。 幕后之人对付秦家的手段,与对付江家的手段如出一辙。所不同的只是江家三兄弟的死是因为燕渊,而秦家世子爷﹑秦五爷的死是突然暴毙,就连远在楚州的秦二爷也未能幸免。 三兄弟虽然都不是朝廷重臣,平素也根本没有参与朝政,可他们却是勋贵子弟,且是当朝最具份量的秦家子弟。 可想而知,无论是在民间,还是朝野,都会引起很大的反晌。 秦国公夫人一下子失去三个儿子,打击着实不小,因为伤心,已经卧病在床多日。 段氏﹑宋氏和戚氏都失去了丈夫,心里的悲伤可想而知,却又不得不强忍悲伤,一边伺候生病的老太太,一边帮忙打理府里的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