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拿地的学问
“王大叔的意思是没有证据证明姜明有问题?” “没错,虽然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姜明与盛泰集团之间关系密切,但是苦于没有证据,我也不能做什么。”王重规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那中央书记处处长也做不了什么吗?”苏卿也不打算隐瞒什么,直接在王重规面前挑明了他所知道的王家背景。 “有证据,可,没证据,难!”王重规没有一点诧异,直接回答道。在苏卿和王重规这个层面上,王重规和王重宝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只要有心人去查,便能清楚的查到,王重规早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派系不同,无缘无故地动姜明恐怕会引起更高层面的斗争,一个副省级的市委书记,还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是这样吗?王大叔。” “没错,姜明和我堂哥的派系不同,姜明勉强能算是学院派的中坚力量。”王重规点了点头,说道。 “学院派?我不太清楚,能不能麻烦王大叔讲一讲?”苏卿问道,华夏的政治派系实在太多,苏卿搞不明白也是正常。就算身在局中的官员们,若不是做到足够高的位置上,也很难真正清楚这些派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王重规给苏卿递了一颗烟,然后自己点燃一颗烟,狠狠地吸了两口,才缓缓地讲述道:“如果按施政方针来看,华夏的官场上大致可以被分成三个派系,保守派,中立派,改革派。现在保守派在整个政坛中占据优势,甚至一号首长就是保守派的领军人物,算得上是华夏政坛内最大的派系之一吧。只不过保守派内部并不是一条心,内耗严重,加上改革开放的趋势无法阻挡,保守派被改革派超过是迟早的事情。而中立派也就是所谓的骑墙派的大多数官员都是学院派的人。” 听着王重规讲述出的派系纠葛,苏卿有些困惑,只是忍着没有询问。 “学院派的人,虽说基本都是高校里出来的,看起来像是一群书呆子,但是心里面的弯弯绕绕一点都不比其他人少。反而整个华夏政坛中,学院派的人最是圆滑,故此影响力不比保守和改革派系小多少。” “那为什么学院派的官员大多都是中立派的人?他们不应该早就意识到改革开放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吗?”苏卿有些纳闷的问道。的确,像是老爸苏臣应该也算是学院派的官员吧,八十年代初的第一批大学生,他的同学大多也都对改革开放抱有很大的期望,若是到了官场上,想必也会是改革派的中坚力量。 “这也就是我说他们圆滑的原因。认同是认同,但是像是朱副相这样的理想主义者还是太少了,他们不想冒这么大的风险,只有骑墙派才能左右逢源博取更大的利益。”王重规似乎意识到自己今天在苏卿面前说的有点多了,有些不合适,便话锋一变,说道: “姜明的事情先不提了,倒是苏卿你新成立的那家倾城电子我倒是很有兴趣啊。” 苏卿呵呵一笑,也顺着王重规的话接下去,没有再提之前的事情,回答道:“倾城电子现在连雏形也算不上,倒是不知道王大叔哪里来的兴趣。” 王重规尴尬的笑了笑,他很清楚苏卿心中对刘舒金的不满,便稍微提了一句:“卢县的刘书记对经济的理解不够深啊,市里有讨论过是不是去个人加强一下卢县的班子。” 听到这话,苏卿便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说道:“刘书记对倾城集团的确有些偏见,倒是不知道市里是什么想法?” “卢县的经济一直没有很好的发展,只是靠重汽等几个国企来支撑,我个人的意见是支持私营企业的发展,只是不知道具体的规模,很难在政策上给出正确的扶持啊!”苏卿一笑,王重规终于按捺不住了,也不再吊胃口,实话实说道:“目前预计是要四千亩的土地,整个厂子大概能容纳两万左右的工人,当然,还有扩建的可能性。” “两万人的大厂?”王重规的语气有些颤抖。也怪不得王重规大惊小怪,九十年代的富士康还没有大规模的进入华夏大陆,后来中原省三十万人的富士康工业园也还没有开始建设,两万人的工厂在鲁东省已经算得上是屈指可数了。 “没错,目前的四千亩地只是第一批工程,预计总的占地面积应该有一万五到两万亩之间,预计需要10万名员工。只是后续工程是否要建设,要看最终的效益和政府的政策如何了。” “唔~”王重规听了眉头紧皱,问道,“这个厂的主要业务是什么?” “手机。以后可能会有相关的电子设备。” “手机?与爱立信比起来如何?”王重规问道。 “不好说,只能说是各有千秋吧!”苏卿的话有些谦逊了。以后世人的眼光来看,这个时代的手机都差不许多,比起智能机来说也只能算是个工具,只能打打电话,连发短信都很难做到,毕竟数字键盘的中文输入系统现在还没有出现,汉字的输入极为困难。 苏卿委托贝尔实验室开发的手机技术里面就包括数字键盘的中文输入系统,虽说现在还没有开发出来,但是有着苏卿前世经验的指导,比起摩托罗拉甚至爱立信的开发进度都要快不少。 单单是这一个小小的数字键盘中文输入系统,就能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一片购买倾城电子手机的热潮。 “手机,倒是个新兴产业啊,只要能做大,比起互联网来说前景不会差很多啊。这样吧,你只要保证能建起10万人的大厂,并且在本地招工,那么手机牌照和占地的问题我帮你解决。”整整十万个就业岗位意味着什么?口碑和政绩。九十年代正是下岗潮最盛的时候,整个济北市大大小小几百家国企,单是一年的下岗职工至少也要有几万人。这几万人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数字,单是市政府每月发出的下岗职工补贴至少也要近千万人民币,更不要说因为大量闲置劳动力引发的相关社会问题了。 若是王重规在济北市市长的任上能够妥善的解决下岗职工的问题,至少也是个“能吏”的评价,对仕途的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最多八成,我爸若想再进一步,也得有足够的人脉关系啊!”苏卿并没有轻易地答应王重规的条件,讨价还价道。 “没问题,最多半年时间,我就能把手机牌照给你跑下来。”王重规连忙答应道,似乎是占了很大的便宜,“只是不知道苏卿你打算要卢县的哪块地?” “卢县的地图有吗?王大叔。”苏卿不知道该怎么向王重规展示,只好在地图上划出大致的范围来。 “卢县的地图倒是没有,不过有济北市的高比例地图,卢县的地形倒也比较详细。”说着,王重规走进书房,把一张巨大的地图拿出来摆在客厅的地面上。 卢县的在地图上呈长条形,城区就在这个长条形的中心偏西一些。苏卿拿着一支铅笔,在地图上打量了许久,才有些犹豫的在城区东北方向划下了一个大圆圈,大概有十公顷的样子。 “这是谷镇的地块?倒是也没觉出有什么好的地方来啊。”王重规有些惊讶,在他看来这块地其实也就一般般,整个济北市有的是区位条件比这块地好的地方。 “主要是想惠及卢县的居民,这样的大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卢县的经济。”苏卿撇了撇嘴,说道。 苏卿很清楚这不过是个借口。这块地虽说现在看起来不怎么样,甚至在寻常人看来没有一丁点儿的开发价值,但只不过是一个表象。 首先离国道不远,附近又有一个火车站交通相对而言比较方便,不用苏卿额外投资建设道路。再加上未来济北市西部开发的战略导致大量高校的西迁,高水平又廉价的大学生劳动力也能让倾城电子有更好的发展。 而这块地最精华的地方是有一个水库,是六十年代.开凿的,虽说不是太大,但在北方来说也算不得小,水质极佳,只是废弃多年,难免破败不堪。 后世经过修缮之后的水库被命名为景观湖,甚是美丽。在北方这个相对较为干旱的地方,湖水对人们的吸引力是南方人难以想象的,苏卿当然也不例外,他做梦都想拥有一座私人的湖畔小院,那么只要能够拿下这块地,这个愿望也就不难实现了、 “好吧,这块地也倒是有好处,地价低,能给苏总省下点钱,哈哈!”王重规拗不过苏卿,只得应承了下来。 苏卿倒也没有留在王重规家里吃晚饭,提前告罪一声便离开了。开着车,心里却想着临走之前王重规的一句提醒:“倾城现在不宜招惹姜明,时机未到,现在还是谨小慎微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