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都市小说 - 我给女鬼打工那些年在线阅读 - 第128章 梦陷大峡谷

第128章 梦陷大峡谷

    怪不得那些游客根本就无视我的存在了,原来他们看不见我,对于他们来说,我就是空气一样的存在,他们甚至可以直接穿越过我的身体。

    我记得在我没有失去意识之前,在我向强森的别墅前进时,我就陷入了梦境之中,而现在毫无疑问,我同样还是在梦中,不然不可能别的游客看不到我,并可以直接穿越我的身体。

    那么在现在的这个梦境中,我是来到了美国有名的风景区大峡谷国家公园。

    大峡谷国家公园位于亚得桑那洲北边,占地1904平方英里,成立于1919年,又被称为“科罗多拉大峡谷”。

    大峡谷在1979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WorldHeritage)名单。

    大峡谷大体呈东西走向,东起科罗拉多河汇入处,西到内华达洲界附近的格兰德瓦什崖附近,形状极不规则,蜿蜒曲折,迂回盘旋,峡谷顶宽在6—30公里之间,往下收缩成V形。

    两岸北高南低,最大谷深1500米以上,谷底水面宽度不足千米,最窄处仅120米,峡谷的奇特景色,浩瀚气魄,举世无双。

    许多人认为大峡谷北岸风光更佳,因为它的海拔比南岸更高(近3000米),且景点分散,路途较远,游人只有南岸的1/4,每年的五月到十月中开放,没有公交车和旅游车,只得自己开车去,而南岸则全年开放。北岸穿过KAITAB国家森林,完全是北欧的森林草原风光,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约660毫米。

    南岸也有片森林,但这里年均降雨量仅400毫米,所以不是北岸那种喜阴的冷杉,而是耐旱的松柏,矮矮的,匍伏在干涸的石山上。无论南北岸,视野都极为开阔,可看到大地起伏、断裂和切割。居高临下,常有种如俯瞰沙盘的错觉,更令人产生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站在岸边,谷地深处的科罗拉多河的涓涓细流,几乎遥不可见,难以想象这细小黄水是这大峡谷的主要创造者。上游的多座水坝使来水减少,不过,滴水尚可穿石,足见此河年代的久远。

    峡壁上的岩石分层完整清晰,是研究地壳形成的活标本,是了解地质知识乃至了解地球的生动课堂。

    大峡谷国家公园充分利用此优势,在公园内介绍景点的解说牌和旅游手册中,着重传播科学知识,并画出游人所站地点所看到的岩层的剖面图,一一标出不同岩层的名称、特点和形成年代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定的形状和颜色。

    由于河水的冲刷,河谷地层在结构、硬软上的差异,致使漫长的峡谷,百态杂陈,有的地方宽展,有的地方狭隘;有的地方尖如宝塔,有的地方堆如础石;有的如奇峰兀立,有的如洞xue天成。

    人们根据形象特征,分别冠以神话名称,如狄安娜神庙、波罗门寺宇、阿波罗神殿等。尤其是谷壁地层断面,节理清晰,层层叠叠,就像万卷诗书构成的曲线图案,缘山起落,循谷延伸。

    从谷底向上,沿崖壁出露着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岩系,水平层次清晰,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美国1911年建立了科罗拉多国家保护区。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大峡谷最深最壮观的一段长约170公里划为大峡谷国家公园,现公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之一。

    大峡谷国家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峡谷中从下向上,有亚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植物,如桧树、仙人掌、罂粟、云杉、冷杉等。这里还生活着230(一说250多种)多种鸟禽、70多种哺乳类动物、10多种鱼、40多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珍稀动物有白头鹰、美洲隼、大蜥蜴等。这里有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凯巴布松鼠、玫瑰色响尾蛇。

    就跟岩层组成了不同的岩带一样,峡谷的生物也同样如此。众多适应高度环境的地区性花朵、树木与灌木,分布在这块景色多变的土地与形形**的等高线上。有些种类只适应某个地方;也有一些可在任何地方落脚。纵观美国,没有任何地方能比西部拥有更多的花木种类。

    大峡谷的壮观,不仅在于其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和峭壁石柱,还在于其色彩的变幻。

    由于峡谷两壁的岩石性质、所含矿物质的不同,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不同的色彩,如铁矿石会呈现五彩缤纷,其他氧化物则呈现各种暗淡的色调,石英显出白色。如此一块块鲜红、一团团黝黑、一片片铁灰、一方方深赫的色彩,使峡谷壁成为一块巨大的五彩斑斓的调色板,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尤为神奇的是,谷壁的色彩还会随天气阴晴的变化而变化。在阴霾的日子,大峡谷中像是弥漫着紫色的烟雾;旭日初升或夕阳斜照时,山山水水又尽染成红色和橘色。

    由于峡谷天气多变,时而骄阳直射,时而风雨大作,更使峡谷风光变幻莫测,气象万千。大峡谷分南、北两岸,中间有水相隔,气候差异很大。

    峡谷的600米与800米之间,可以看到桶状仙人掌、腊烛木与牧豆树,类似南亚利桑那的生物带。

    在峡谷地底部,气温有时会高达49摄氏度;尽管公园边缘的森林地带会受雷雨袭击,这个地区却可能每每持续数月的干旱。要不是有科罗拉多河与其支流,这里的环境对人类可是相当大的考验。

    对于风尘仆仆走在漫长步道的健行客来说,没有什么比突然看到流经岩石的清澈水源,更兴高采烈的了。水从泉眼喷出,从峡谷底的砾石渗出,成了绿洲青葱植物赖以生存的支柱,其中包括柳树,以及提供大型遮阻的三叶杨。河流是包括海狸、苍鹭、虹鳟、青蛙与其他非沙漠生物的生长地。

    早在1540年,一个由13人组成的西班牙科罗拉多探险队,便进入了这个地区。距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不到两年。这支由西班牙贵族堂洛佩斯柯罗拉所带领的探险队,为了寻找西波拉的7个黄金城(SevenGoldenCitiesofCibola)而无意中发现了大峡谷。

    柯罗拉是Corond号探险船的船长,当年他翻过洛矶山看到满目的红色石头,便被这如此绚丽多彩的荒原景色所震撼,当即以西班牙语"科罗拉多"(意为红色)命名。

    在印第安人向导的引领下,他曾来到南缘(SouthRim),成为第一位看到大峡谷的白人。

    然而,关于这个首度造访大峡谷的现存记述很粗略,但西班牙人的确对此地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看到这些悬崖断层所造成的令人惊叹的不可逾越的鸿沟,简直可以说是心灰意冷,这种沮丧情绪也被他们正式记录下来,使他们带着空白记录的遗憾地离开了

    1848年美墨战争结束,美国获得如今西南地区的土地,于是开始派员探勘。1857年艾维斯中尉作为特派员在勘查了大峡谷以后,这个自以为是的所谓的历史学家这样写道:"这是一个鸟都不下蛋的地方,毫无价值可言。我们是第一批到这个没有意义的地方来游览的白人,也必然是最后一批。”

    这个糟糕的"预言家"的报告延缓了美国政府对峡谷地带的认知,也无意中替西部的大农场主、矿场主人、采矿者、马贼、隐士和贩卖私酒者延续了他们的利益。但是民间一些勇于冒险的探险家、梦想家却对这块高原和峡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艾维斯以后,最著名的探险家是约翰卫斯里鲍威尔(JohnPowel)。南北战争使35岁的炮兵少校鲍威尔失去了左臂,1869年他召集了9位弟兄组成了美国本土的第一支探险队,准备探测整个峡谷区。这是一群冒险家、梦想家与无赖,而这次,当中有人留了下来,在此地建立了名声,有些却失去了一切。

    这个9人队伍多数是他过去的部下,他们分乘4条船,在怀俄明登船下水一路向南,沿未经勘察过的绿河、科罗拉多河漂流而下一直航行到大峡谷底。一路上惊险万状,科罗拉多河湍急的河流超过了鲍威尔的想象,独臂的鲍威尔少校只好把自己绑在椅子上,当船快速行进时,才不致摔出船外。你很难理解鲍威尔的无畏精神。

    当鲍威尔的探险船行至大峡谷地区的暗礁险滩时,木船被撞碎,有两个队员被激流卷走,面粉和其他食物也被卷走了。他们只好在峡谷登岸,鲍威尔少校的3个副手忍受不了饥饿以及这片苍茫景色所引起的绝望感而逃跑了,另3个因偷袭印第安人而被杀死,勇气非凡的鲍威尔则靠独臂攀上崖顶死里逃生。

    这位军官探险家依靠过去所学的地理知识,在没有任何复杂仪器的情况下,靠观察夹层沉积的石英岩和泥层,解释大陆板块上下错动和沙流的切割作用。

    他98天的历险日记公开发表后广泛流传,在美国本土和欧洲引起极大的震撼。他这次考察的积极成果是使这一大片地区在地图上不再是空白,同时他的探险为地质学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1872年他再度沿科罗拉多河探勘大峡谷)。

    鲍威尔因此而树立了极高的声望,使他得以出任草创伊始的史密松博物院院长,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博物院才有今日显赫的地位。

    鲍威尔探险队的惊险故事,至今还留在众多读者的心中。有些人在河上放舟遨游的时候,依然把他的日记作为航程指南。

    站在这风光无限的大峡谷,我却无心欣赏,现在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梦在这里,更不知道未来等待我的会是什么,但是我很清楚我的入梦一定和梦魇有关,而在梦魇的梦中,如果我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或许我就永远无法从这个梦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