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卫星满天飞
“这里是空间站临时航道管理,舰队离站审批已经通过,你们将在三分钟之后开始离站,离站后请不要在空间站附近逗留进行整队,至少远离空间站两千公里之后再进行整队。” “收到,舰队在离开空间站之后前往两千公里外集合点进行整队。” 对于整队位置,实际上也没多大关系,反正只是一个简单的集合点而已,对于舰队来说只是一次跃迁的事情。实质上讲,两千公里外集合与两万公里外集合并无本质性区别,无非是跃迁时间要长上不到一秒而已。 让参谋随便选了个不需要太过于转向就能够进入跃迁的集合点,舰队在几分钟内就完成了集结。 有计算机自动辅助的情况下,舰队的整队是一件非常迅速的事情,只要在跃迁结束的时候进行一点点距离微调就可以了,在跃迁的时候计算机已经将结束点定位到了整个舰队结构当中舰船应该呆的位置。 按照计划的作战时间表,舰队在最后确认了一遍舰船全都正常之后,以全隐形的姿态朝着预定航线点开始了跃迁。 对于联盟来说,这次作战在完全展开之前是精确到分钟的舰队航行要求。足够强大的计算系统,让预测敌对势力的活动变得相当容易,尤其是战场信息单方面不对称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几个小时前,数以万计的探测卫星已经跃迁进入了这个小国家的所有星系当中。 对于这种探测卫星,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国家都知道,有一种人工控制的恒星爆发技术,能够快速的清除太空中分布的探测卫星,只要控制好恒星的爆发当量,就能够在部队自身造成太大损失的情况下完全清理掉太空中的探测卫星。毕竟己方卫星一般来说都是在星球轨道附近活动的,受到星球磁场的保护,对恒星爆发的危害会有一定的削减,剩下的部分只要计算得当就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不过这种小国家可就掌握不了这种技术了,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得了的简单技术,即使有相对应的恒星爆发催化设备,也没办法轻易使用,因为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持以及强大的即时数据运算能力用来实时计算爆发能量。要不然的话,不起作用还好,万一程度过度了,直接大爆发横扫整个星系,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在不具备可控恒星爆发技术的情况下,这种小国在面对其他国家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战场单向透明的。在有了足够的信息支援的情况下,战场推演系统几乎能在战斗开始前就将整场战斗的战损情况计算的精确到十艘船以内。 当然了,即使计划再详细,过程还是会有些变化的,所以精确到分钟的舰队计划再战斗开始之后就不会出现,相比之下更多的是大环境的任务下达以及相对宽松的时间表。战场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意外,计划越精确,发生意外的时候遭受的损失也就越大。 在跃迁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名通讯人员开始向其他船只进行广播,按照例行公事要求各舰船进行自检“舰队将在十分钟后完成跃迁,各舰船再次进行自检,保证最佳状态进入区域。” 进入恒星系之后斌给有什么特殊情况的发生,在跃迁位置附近有一小片陨石带。实际上在跃迁结束的时候,在恒星附近的几率会比较高一些,大质量物体会对长距离跃迁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这种干扰强度并不至于在超远距离的跃迁之后,吸引着一头撞进去,但也会造成轻微的干扰。 “一切正常,话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配上专门的侦察船?”发出这个问题的是白宁,对于这个舰队的组成在来的时候实际上他并不清楚,不过现在知道了,就对这个略微有点畸形的舰队感到很奇怪了。 对于白宁的这个想法,文海如是回复道“你还真想得出来。纯粹的侦察舰可不是我们能够配备的,毕竟那种超大功率的扫描船只需要将扫描系统布置在简体外层。虽然一般都是复合连接的可抛弃设计,但是隐秘行动装置肯定没指望了,配备专业侦察舰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侦察能力的不足,但也在极大程度上暴露了舰队的行踪。”
专业的侦察舰,实际上说白了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只是标准的侦察舰外面披了一层大功率扫描阵列而已,这东西极大的暴露了侦察舰本身,所以只有在大规模集群作战的时候才会有几艘这种披挂着扫描阵列的侦察舰负责近距离信号精确扫描以及辅助锁定支援。至于可抛弃设计,只是为了让侦察舰在遭受袭击的时候有能力进行自我保护并且逃跑罢了。一套外挂式扫描阵列的价格,因为不用太精确的考虑体积和形状,价格并不是特别高,一套也就是一条驱逐舰的造价而已,这个价格实际上还有改进的余地,只是因为使用量太小,所以并没有专门的设计人员进行精确成本压缩。 “那你碰到情报不足的时候咋办?探测卫星全覆盖的情况可不多见吧?” 听到这个问题,文海立刻就明白白宁的水平了,理论派,纯粹的学院理论派,随机应变能力肯定有但是就目前来讲,在现实战斗中适应一段时间之前还是应变能力不足的。 “说实话,在探测卫星的精确情报支援的情况下进行战斗,我这才是第一次,相比之下你在学校里进行模拟战的情况和现在更像。那可是全方位视角,那个和现在的信息显示系统比可要明确多了。不过在敌方的探测卫星网络中活动我倒是有过一次,规避探测器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是相当困难而且相当浪费时间而已。在现实环境中作战,情报固然重要,但是对敌人的行动进行估算这才是更重要的,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自身的行动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