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
哒哒哒! 马蹄声急,两批快马自西边的官道疾奔而来,直接来到了那鲁县城外,到了城门口,也没有什么减的意思。 到了城门边上,其中一骑扬起手上的令牌,口中喝道:“开门!” 那城门两边的兵卒见了这个架势,虽然看不清令牌,也知道来历非同一般,如果是平常的时候,只是看这个情景,就会主动让开了,但今天他们也是受命在身,不敢随意放行。 “来者何人!城中如今正在巡查,若不交代来历,恕难从命!”守门的头领扬声喊道。 那骑手方才放慢了一点度,眉头一皱,说道:“让你开门就开门,我等乃是从京城而来的,奉了朝廷之令,不是你小小门卒能阻拦的,所来缘由,更不是能和你透露的,赶紧开门,莫说其他。” 他越是这么说,守门兵卒越是惊恐,那头领更是小心的说道:“还请阁下……” 他花还没有说完,马上的骑手就扔下来一封文书。 那门卒接过来一看,登时就哆嗦起来,然后赶紧就吩咐人放行,随后自己恭恭敬敬的将那文书递了回去。 马上的人接过来,反而不急着走了,而是沉思片刻,低头问道:“这城里生了何事,要这般巡查、守卫严密?莫非是因为那杏坛论道?” 那守门的兵卒赶紧就道:“禀明上差,不光是杏坛论道,还因为王府设宴,款待这城中的顶尖名士,所以城中来往之日太多,是以多有巡查。” “王府设宴,邀请名士?”那骑手闻言颇为诧异,然后想到一事,“不知道那彭城陈氏的陈止先生,是否也在被邀请之列?” “陈止先生?”兵卒愣了一下,然后连连点头,“这个自然,这个自然,入梦公子当然是身在其中。”他在说话的时候,还有些惊疑不定,因为这个马上骑手,自打现身,口气都是高高在上,但提及陈止的时候,语气明显的客气许多。 但以这兵卒的身份,是不敢提问的。 那骑手点点头,说道:“还好是问了,不然又要多跑一趟,不知道王府在什么地方,你给我们指个路线。” 待得到回应之后,这两名骑手立刻疾驰而去! ……………… 另一边,王府之中,那幅字已然从鲁王的手上,被徐老拿走,后者看着文章,用颇为委婉的语言称赞着。 “这篇文章的结构,那是极好的,文风方正,更难得是通过对‘势’的描述,将这摇摆之策叙述的入木三分,不错,不错,这一手字,更是难得。” 显然,他还顾虑着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不敢说的太过露骨,但只是听着这些话,只要是稍微明白点的人,都知道里面的赞赏之意。 不光是徐老在夸,那鲁王也抚须笑道:“这篇文章中,最为要紧的地方,还是说出了当今对周边策略有所崩塌的关键,其实就是政策的诸多变化,陈侯之策虽是陈年旧事,有些不合时宜,但毕竟有着一个明确的出点,内核是稳固的,结果后面的人却时常添加自己的想法进去,最终面目全非,对内对外都不再有多少好处。” 毕竟是亲王身份,说话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顾忌,几乎就是当着慕容鲜卑人的面,谈及陈侯的治夷之策。 不过,时至今日,陈侯的治夷之策到底想要做什么,无论是中原人还是番邦之人,都是一清二楚的,而且即便如此,那番邦的不少人,还在试图证明,自己乃是接受陈侯策最好的部族,是真正的陈侯传人。 这种被人同化,还觉得是自己荣幸的事,听着离奇,但陈止并不陌生,在他的第一世,就有不少这般人物,只不过当时已经不是天朝去同化旁人了。 事实上,这些策略对于番邦贵族而言,本也不是秘密,都是公开的消息,但他们并不会制止,因为这种变化,对于他们也有好处。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策略,更多的只是针对番邦部族的普通成员,也就是他们的百姓,对于上层贵族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称之为新汉朝廷的帮凶。 所以,听着鲁王和徐老的话,慕容鲜卑的众人并没有生出民、族情绪,反而更在意的是称赞本身。 “我估摸着,应该也是夸张之言,这两个老头也真会演。” “对啊,那陈止临时书就,就能有这般程度,让他们两个人这么夸赞,想想都不可能啊!” 慕容辛的身边,又有两人在那嘀咕着。 倒是慕容勉神色凝重,来到慕容辛的身边,低语道:“两位长着不是都是稳重之人,德高望重,不会拿自己的名誉去捧陈止,他们既然这么说,肯定不是虚妄之言,恐怕这个陈止的文章,真的是非同小可,你切不可掉以轻心,更不可以再挑衅了,否则刚才积攒的一点优势,也要荡然无存。” 慕容辛眯起眼睛,沉默片刻,这才缓缓点头。 另一边,众多中原名士也是惊疑不定,起先也怀疑两位长者的作为,但随即想到了二人节cao,就都明白,这大概不是刻意为之。 然后,他们就都惊讶了。 “看刚才的只言片语,就知道陈止的这篇文章,确确实实是写的六国之事,那就必然是临时书就的,否则的话,他早就写好了,早就该拿出来了,哪里有放到现在的。” “世上哪有那么巧的事,鲜卑人写了六国,陈止也写了六国,两边的主旨思想还不一样,隐隐还有对立之处,那鲜卑人说的是,六国虽然弱小,但被吞并后也有翻天之力,而陈止所言的,似乎是说六国之所以败亡,与他们之间政策时常变动有关……” “这些也只是从一鳞半爪中捕捉到的,还是等着看了那文章真颜,在下判断吧。” 众人的议论,在院中扩散开来,自然而然的传到了鲁王的耳中,他一挥手,就有先前那人过来,拿着陈止的那篇文章,就要开腔诵读。 只是此人一眼看下去,先是一愣,那书法之美也让他生出了深刻印象,这文章上的书法,比之慕容辛还要精妙几分,蕴含着一种通透时间的睿智,又有古朴之感。 而在感慨过后,这人定了定心神,再次诵读起来。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随着这人的诵读,周围的议论声和嘈杂声间将平息起来,众多中原名士的脸上,逐渐出现了惊喜和品味之色。 连带着那些鲜卑人脸上的不服、嘲讽之色,都逐渐平息起来,取而代之的却是复杂表情。 很快,就有人开始重复文章中的一两句话,这些话脱离了文章,本身的意义也就支离破碎了,但作为文字和语句本身,却有着一种意境上的美感,能让文人墨客爱不释手。 这也难怪,因为陈止的文章,结合三世积累,杂糅了文豪之言,这是足以风靡东亚、东南亚的天皇巨星之言,在这个新汉时空第一次绽放开来,这光芒的初次显现,当然震撼人心。 “这文章的许多语句,即便抛开主旨,抛开文章本身的含义,抛开借古讽今的立场,抛开诸多因素,单说这文章的语句本身,就足以传世了啊!” 就有几人品味着单独的语句,不住的称赞,甚至有人露出了迷醉之色。 但他们的这些表现,却让另外一群人鄙夷起来:“这可是不对的,不能割裂开来,你们几个平日里喜欢吟诗作对,所以更关注文字之美,却没有意识到这篇文章背后的意义,此文乃是针砭时弊!这周边隐患的根源,正像文中所言那样,根源就在一个‘变’字,正是因为多变,虽不至于朝令夕改,却也不见萧规曹随的美谈,以至于诸多摇摆,没有定性,才有今日之果。” 这些人说话的时候,还连连叹息,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 只是这些话,却让之前那些人不快了,当下就有人出言反驳,若不是顾忌场面,又急于听文章后面的内容,怕是当场就要有一场论道了。 但这般场面落在慕容鲜卑众人的眼中,却让他们格外难堪,他们自是能品味出这文章中的深浅,也知道了高下之分。 一个虽说是酝酿许久,反复修改,寄托了诸多学问结晶,可终究受限于身份、眼界和时代,如何比得上陈止结合三世,以史为鉴,综合三苏之文,所书写的这一篇文章? 但他们还是有些不甘。 “这样的文章,怎么可能是临时书写出来的?如果这个陈止,随便一想,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那简直是文曲在世了,世上焉能有如此之人?” 言语之中的那股不敢和震惊,是如何都无法隐藏的。 这话也让边上的众人深有感触,都觉得临时一篇文章,就有这样的程度,简直是匪夷所思! 慕容勉面露苦笑,而慕容辛面沉如水,忽然迈开步子,朝着陈止走了过去。 他的这个动静,登时吸引了在场众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