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艰难抉择(上)
直到此时,秦谋心中悬着的一颗大石头才彻底落地,他长吁一口气,准备上前安排手相事宜,却突然感到眼前一阵阵地发黑,一个站立不稳,直直地倒在了地上,顿时不省人事。 …… 黑暗,无垠的黑暗,寂静,无尽的寂静。 “我要死了么?”秦谋又一次问自己。 恍惚之间,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秦谋眼前,张继、曾国藩、代善、李元奇……那些在他生命中曾经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的面孔纷纷出现在他眼前。 “睡吧,你受了重伤,也太累了,仗已经打完了,你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一个声音低沉地说道。 “不,你还不能死,德川幕府还没有推翻,推行‘新政’的大业还没有完成,长大人对你还有着更高的期许”,一个声音喃喃地说道。 突然,秦谋眼前出现了一丝光亮,这一丝光亮迅速变得强烈起来,以致于秦谋觉得眼睛被照射得生疼,只是一瞬间的功夫,那一丝光亮幻化做万丈光芒,将无垠的黑暗打破,光明充斥了整个世界。 …… “咳……咳……”伴随着一片剧烈地咳嗽声,秦谋醒了过来。 阳光直直地照射下来,太过刺眼,秦谋眯了一会儿眼睛,才敢睁开,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代善关切的目光。看到他醒了过来,代善写满忧虑的脸色瞬间变得欣喜万分。 “张大人,秦谋将军醒过来了”,代善惊喜地高呼道。 一旁的张继快步走了过来,紧紧握住秦谋的双手说道:“凤鸣兄,太好了,你终于醒了,我们都担心极了,生怕你会有个三长两短”,说着,张继的双眼湿润起来,虽然极力克制,还是不由得流下泪来。 秦谋万分感动,只是他一向不善于表达感情,憋了半天,只说了一句:“张大人,代善将军,劳你们挂念了,我这是在哪里?” 代善笑着说道:“这里是备后藩平嘉山的倒幕义军大营,你昏过去已经整整三天三夜了,随行的军医说你在身受重伤、失血过多的情况下坚持指挥作战,元气大伤,能不能醒来都是未知数,张大人着急坏了,请了备后藩最好的医生来为你诊治,这三天来,张大人连眼都不曾阖,一直守候在这里。” 秦谋的眼眶也不由得湿润起来。感动地说道:“张大人,代善将军,你们辛苦了。” 张继笑着摇摇头,说道:“凤鸣兄,此战能够取胜,你居功至伟。如果没有你和那五千倒幕义军步兵将士用流血和牺牲换来的宝贵时间,我们又怎么能够取胜呢?” 代善也笑着说道:“是啊,秦谋将军,我们此战可真是斩获颇丰呢,击毙了敌军主帅德川庆康,生擒了德军将领羽田多让,德川庆康麾下的三万幕府军有两万人被歼灭,其余的一万人都选择了投降。张大人说了,从此,关西地区再无大战,我们下一步就要向京都、大阪府和奈良古都等近畿地区进军了。” 秦谋笑着点点头,问道:“那平野信智……” 张继补充道:“平野信智负隅顽抗,被我们留守在北侧高地附近的守军击毙了,他麾下的一万一千幕府军有五千多人被歼灭,其余的五千多人都选择了投降。这五千多俘虏和德川庆康麾下的一万俘虏都已经被送到备后藩福山城,由岛辉元二藩主严加看管起来了,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另行处理。” 秦谋笑着点点头,说道:“那就好,那就好,倒幕义军将士们的鲜血总算没有白流,小岛正一将军的牺牲终于没有白费。” 张继郑重地点点头,说道:“战争结束之后,我会请求睦仁天皇陛下厚葬这些牺牲的将士,让他们名垂青史。他们在天有灵,也会瞑目的。” 秦谋点点头,问道:“张大人,下一步您是如何打算的?” 张继沉思片刻,回答道:“其实,这一点我也是颇费踌躇,因为这几天来,局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是岩仓具视大人率领的一万五千援军在赶来支援我们的途中借道尾张藩时遭遇尾张藩藩主横沟御极的拦截,双方发生了一些小的摩擦,但是并没酿成大战。目前,他们刚刚结束对峙状态,岩仓具视大人正全速赶来。其次是德川幕府已经向江户周边的武藏、上野、下野、甲斐和伊豆等藩镇下达了‘联防戡乱’诏书,要求这些藩镇出兵协防江户,下一步,还有可能由这些藩镇组成联军,向我们发动进攻。最后是正在围攻九州岛的德川庆茂连日来加大了进攻力度,似乎是得到了德川庆康兵败,江户危急的消息,想要速战速决。目前,西南四藩倒幕军陆军损失极为惨重,大久保利通藩主、西乡隆盛和山县有朋都不同程度地受了伤,高杉晋作藩主的伤势还很严重,佐世保几乎要沦陷了。伊东佑亨和东乡平八郎率领的西南四藩倒幕军海军实力弱小,无法幕府军海军正面交锋,只能进行一些伏击运输船队、进攻零星舰只的战斗,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敌军,但是起不到关键性的作用。九州岛的局势也的确令人堪忧啊。”
秦谋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西南四藩倒幕军兵力上不占优势,装备上也处于劣势,又是防守的一方,想也知道有多艰难了。张大人,您有什么成熟的作战方案么?” 张继沉吟片刻,说道:“作战方案的话,的确是有两套,但是都过于行险,不甚理想,但是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着实让人焦虑。” 秦谋笑道:“张大人不妨说来听听,说不定我们两个臭皮匠还能顶你一个诸葛亮呢。” 张继笑着说道:“那可真是再好也不过了,这两套作战方案的根本区别在于进军方向不同。第一套作战方案是会同岩仓具视大人率领的一万五千援军向东进军,兵锋直指江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