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江南王
吴应熊率领三万新禁军到了南京,骑马自三山门环城向东,拜谒孝陵和懿文太子陵,随后经朝阳门入东华门,谒奉先殿,出西华门,以南京内守备府为行宫,在武英殿处理政务,入了南京的紫禁城。 南京的紫禁城原来壮丽巍峨,在明朝一点也不比北京的紫禁城差,当年朱元璋做皇帝,命刘基卜地作新宫,最终选定以紫金山的富贵山为靠山,填平了部分燕雀湖建造皇宫,发军民工匠多达二十万人,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南京皇宫占地面积超过百万平方米,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北京故宫只是仿照南京故宫而建。后来建文帝时期宫中大火,烧毁了不少建筑,福王朱由崧到了南京监国,修复了部分皇宫建筑。 此时的南京城,也是热闹非凡,江南贡院士子如云,六朝四百八十寺都还在,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千余处;秦淮河十里珠帘繁华似水,绿柳如烟轻拂金粉楼台,画船箫鼓昼夜不绝。城里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甍,士工农商人口过百万,可以说是江南第一大名城。 吴应熊到了南京,北京的圣旨很快就到了:丞相吴应熊平定山东之乱有大功,摄政南京,整个南方的军政都归吴应熊全权节制,吴应熊成为名义上的“江南王”! 此时,重伤的吴三桂已经苏醒,带了一半关宁军回北京养伤。这道圣旨,就是吴三桂和诸王让明帝朱慈烺下的,因为北京此时有何承志带的三万新禁军,北方有关宁军等镇守,没有太大问题,主要是南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安邦定国,此时负责南方事务的兵部尚书、督师史可法控制不住局势,江南人心涣散,吴应熊只好亲自渡江来南京主政。 此时南方人心浮动,各方利益都错综复杂。史可法作为文官出身的兵部尚书,对朝廷忠心是忠心,但他调动不了武将,比如他原本派刘泽清到淮安、扬州驻守,但是刘泽清看山东大顺军主力撤退,就率大军回了山东作乱。 史可法又派高杰防守扬州,说好了是驻军城外,高杰却坚决要带兵进入城内,扬州官员和老百姓害怕高杰的军士作乱,就紧闭城门,不让他们进城。高杰竟然下令攻城,攻城攻不下就天天抢劫扬州城外乡村中的妇女,当地百姓更加厌恶他。扬州知府马鸣录、推官汤来贺率军民顽强地防守了一个多月,最后史可法无奈,把瓜洲给了高杰,他才停止攻城。 史可法担心高杰蛮横无理,难以制服,让黄得功驻军仪真,暗中牵制高杰的势力,结果高杰和黄得功却打起来了——当时登莱总兵黄蜚即将前去上任,黄得功率领三百名骑兵从扬州出发到高邮迎接他,高杰的副将胡茂桢飞马向高杰做了汇报。高杰一向忌恨黄得功,又怀疑他要算计自己,于是在途中埋伏了精兵阻击他们,还派人暗中去攻打仪真,黄得功的士兵损伤得比较严重,与他一同前往高邮的三百骑兵都战死了。 文臣方面,南方官员也都不买史可法的账,旧党争不断,东林党人与马士英、阮大铖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姜曰广、高弘图、刘宗周等勤政爱民的好官都要辞官。 加上福王朱由崧不安分,暗中勾结朝臣,史可法碍于大明皇室的威严,不敢干涉,他对各方都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控制,吴应熊来到南京,史可法如释重负,当面请求统帅军队,外出镇守淮安、扬州两地,说:“丞相少年英雄,收复京师,功高盖世,天下皆服。可法自愧才能不足,有负朝廷重托,深感惭愧,请调外出为朝廷镇守一方。” “咳咳。”吴应熊咳嗽了一声,他早听说史可法的大名,知道史可法因祖上的功劳得以世袭锦衣卫百户,传说史可法的母亲梦见文天祥来到他的屋里而受孕怀胎,早年以孝闻名于乡,师从赫赫有名的左光斗,第一次见他,史可法长得果然一身正气不怕南方没暖气:身长七尺,浓眉大眼,胡须浓黑,神明英发,笑道:“史公过谦了,你只是玩不过刘良佐和高杰那些流氓罢了。还有东林党那些人,也不是善类,要制服他们这些人,督师还缺一样东西。” 史可法道:“久闻丞相乃是少年英雄,还请不吝赐教。” “督师还缺一个‘狠’字。”吴应熊说:“既然督师想外出驻军,眼下倒是有一个地方正适合你去,我父王刚离开山东,你就去督守山东吧,那是重地,靠近京师,责任重大,需要劳你大才。江南你就放心交给我了,我来重新收拾旧山河。” 福王朱由崧没想到刘泽清兵败那么快,听说吴应熊率三万禁卫军到了南京,他一狠心,决心杀了刘泽清的心腹李化鲸。那天,福王将李化鲸约到密室,假意问道:“现在刘帅被诛杀,我等怎么办?你不会去告发我吧?”李化鲸也摇头叹气,道:“没想到朝廷的禁军如此厉害,我们只有徐徐图之,王爷放心,小人今后惟王爷马首是瞻。” 而此时,大顺朝内部也在勾心斗角。多尔衮的八旗军一路势如破竹,闯王李自成沿山西向陕西而逃,多尔衮和多铎分头追赶,大顺军大败。自回到陕西以后,丞相牛金星已与军师宋献策意见大了,因羞成怒,与宋献策结下不解之仇,便有意除去宋献策,好拔去眼中的钉刺。 那日,牛金星入见李自成,见李自成长嗟短叹,便进言道:“皇上,胜败乃兵家常事,为何如此懊恼?这么多年,我们都是从失败中爬起来,屡败屡战,才有今天。” 李自成道:“朕自起义以来,势如破竹,只是遇到旗人,于是至迭遭挫败。现在听说连河南、山东等地也大势已去。”牛金星道:“这些都不足忧虑。臣近闻军师与张献忠颇有来往,仿佛是要换主,不可不防。”
李自成听了,大吃一惊,说:“不会吧?!军师不是那样的人啊。” 牛金星道:“皇上,知人知面不知心,臣都后悔把宋献策推荐给皇上了,有人目睹日前军师听闻我军之败,私下鼓掌大笑,其心可诛。” 这时,正好军师宋献策进来,对李自成道:“大王,我们回西安躲避满清大军,实非长策。臣最近派马珂入川,为我军探路。请大王先幸荆襄,然后取四川为根本,养蓄锐气,再图进取,不知大王以为然否?” 李自成想起牛金星的话,脸色突变,听了并不回答。 宋献策见李闯并不回言,且有怒色,心中实不自在,即先行辞出。 牛金星即向李自成添堵道:“宋献策此来,探皇上口风罢了。” 从唐通到白广恩,接连被许多投降大顺的将领背叛和算计,登上皇位的李自成谁都不信任了,加上这时染病,气喘吁吁地说:“朕……也以为然,容丞相徐图之。” 牛金星得了李自成的口谕,回营后,即与心腹左右计议,欲谋杀宋献策。 闻人训道:“方今大王有病,必难有为。不如除去宋献策,丞相即自登王位便是。” 牛金星听得,好不欢喜,同坐的很多幕僚也都赞成。牛金星大喜道:“我既有福命做到宰相,未必便无福命做到天子。” 孙昂道:“宋献策那厮,自命读圣贤书,他辅助闯王,常自怨辅非其主,何况丞相与他向有意见,他焉肯降心相从?依我愚见,不如想条计策先除了宋献策,更为快便。”牛金星道:“孙将军说得对。现在趁闯王有命,先除了宋献策,可以行大事了。” 史定道:“此实两全之策。杀了宋献策,固无阻事之人。即杀宋献策不得,也只出王所命,与我们无干。” 丞相牛金星听罢,大喜,便设宴席请军师宋献策来赴宴,想趁机除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