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小扇子徐树铮
进入训练基地后,选择三国场景,接着上次训练保存的,正是诸葛亮前去江东途中。 刘振明作为诸葛亮新收的弟子,自然是追随左右了。 刘振明进房的时候,诸葛亮正在品茗。 子谦,你来了,坐下!诸葛亮摇了摇他的羽扇,指着地上说道。 子谦是刘振明的字,没办法,在三国中,刘振明一开场就是赵云的亲兵。 赵云给他起了个字,叫刘子谦,一方面是因为赵云自己的字是子龙,另外一方面是赵云觉得刘振明为人有些恃才傲物,便取字子谦,让他为人要谦虚老实一点。 赵云显然是记得当初刘振明把张颌骂得七窍生烟,骂曹cao更是骂得难听,据说曹cao因此把刘振明给记恨上了,曾对左右说过,谁能够取得刘子谦的脑袋,赏铜钱一枚!以示侮辱。 刘振明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天气不热,诸葛亮还要扇着扇子。 先生!刘振明先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然后才施施然的坐了下来。 哟,你这个小皮猴何时与为师如此客气了。诸葛亮不轻不重的瞥了刘振明一眼,笑着说道。 刘振明咧嘴一笑,讪讪道:学生一向尊师重道,上次若不是有先生出言解惑,学生一定会陷入魔障之中。 上次?诸葛亮近来事多,正在烦闷如何说服孙权对付曹cao呢。 就是那个如何对付数倍于我的英军。刘振明闷声闷气回道。 哦!诸葛亮摇扇子的手一顿,脑中想起来了。似乎是有那么一件事,当时自己这位弟子说得玄乎其乎的,什么大炮一响,死者数十啊,比起投石车还要厉害! 这事就是自己这位弟子瞎想,怎么可能?想当初只是随意糊弄了几句,没想到自己这位弟子还一直记得这事。唉,可不能让他误入歧途,整天琢磨那些没用的东西啊。 子谦。你要记住,但凡作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才是取胜的关键,所有的器械只是外物,为师的兵书你应该多看看,而不是整天想一些异想天开的东西。诸葛亮端起茶杯来,轻轻的啜了一口。 学生受教了,但若两国对垒,人口不占优势,武器亦不占优势,该如何?刘振明一边问。一边竖长耳朵听着。 无他,谋划尔,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cao比于袁绍。则名微众寡,然cao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诸葛亮倒是尽心解答刘振明的疑惑。 谋划! 刘振明轻轻重复了一遍,谋划一直是刘振明的短项。虽然这段日子里,他确定了连印第安人的策略,但是相比较强大的英国来说,这远远不够。 实力弱小难道就不能够连强援了? 错,正因为实力弱小,则更要连强援,而且要主动去寻找强援,而不是坐等别人上门。 刘振明相信,华人自救军这两战下来,肯定会为自己创下一些名气,到时候,未必就不能左右连横,联合一些反英势力来。 刘振明见诸葛亮一脸坦然的样子,捉弄心顿起,他可是知道,诸葛亮正在为说服孙权对付曹cao伤脑筋呢。 先生,我有一计可以说服孙权。刘振明学着诸葛亮的表情,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风轻云淡的说道。 哦,说来听听!诸葛亮横了刘振明一眼,这个弟子,其他的还好,就是有些调皮啊。 曹cao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cao尝命作一赋,名曰。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 就在刘振明晃荡诸葛孔明的时候,外面的天色已经亮了。 小河战场上,却出现了几位陌生人,正是从温哥华偷偷上岸的几名德国人和两名中国人。 这些人原本是来寻找霍兰的,后碰到几位芬尼亚人逃兵之后,得知霍兰被刘振明请往坎卢普斯了,于是他们便一路追逐而来。 昨天的时候,他们在路上就已经听到小河边炮声震天,原本以为会僵持几天,那曾想到,还没有等他们赶到,这里的战争就结束了。 德国人起先认为华人已经撤退,但是来到这里之后,却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 不是华人撤退了,而是有一方战败了。 这一战,应该是你们中国人胜了,当真不可思议,不知道那位华人指挥官是怎么做到的。一名德国人惊奇的看着硝烟已尽,但是鲜血,弹片犹存的河岸。 这几位德国人根据残留着的痕迹,以及之前得到的消息,很容易就推断出,在这里发生的那场大战,是以华人的胜利而告终。 两名中国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喜。 这里有水淹过的痕迹,刘振明他们应该用的是水攻。一位中国人跑到岸边,扒拉了一会,不多时便发现了端倪。 是吗?又铮,如果你所料不错的话,河上游应该有一道炸毁的堤坝啊,这个刘振明倒真有两把刷子啊。另外一名中国人轻声赞叹,显然,他对这位又铮很是信任啊。 何止是两把刷子啊,应该是好几把,一路上来,我们可是看到了无数被送往后面的英军伤员,而且根据那些德国人打听到的消息,刘振明已经领兵击败了英军好几回啊。徐树铮抚掌而叹,眼神中带着佩服的同时,又带着点郁郁不得志的表情。
徐树铮,字又铮,号铁栅,自号则林。自幼聪颖过人,才气横溢。3岁识字,7岁能诗,13岁中秀才,17岁补廪生,有神童之称。 1901年,他弃文就武到济南上书山东巡抚袁世凯,陈述经武之道,未得赏识。后被荐为段祺瑞记室,也就是秘书。 徐树铮在后世很有名气的一件事,就是收复了外蒙,但是此人比较恃才傲物,一般人他还真不放在眼中,袁世凯死后,他也只服段祺瑞了,余者皆不放在眼中,成为段祺瑞最信任的智囊,人称‘小扇子’。 当然,现在,他刚刚成为段祺瑞的一名秘书,还没有成为后来的39岁陆军上将。 要说徐树铮为何与这几位德人走到一起,那就比较巧了,威廉二世不久前电令德国驻胶州总督派出间谍,前来加拿大获取潜艇的设计图,而德国驻胶州总督恰好受到袁世凯的邀约,前去观看袁世凯新建陆军的会cao。 徐树铮作为段祺瑞的秘书一直跟随在他左右,当然也参加了这次会cao,德国驻胶州总督看到刘振明似乎控制住了卑诗省的一块地盘,想着或许要与华人打交道,因此便让袁世凯帮忙介绍一位华人作为翻译。 原本这是小事一件,但是袁世凯一见此乃德国佬的请求,他正需要的就是德国佬为他鼓吹,所以,袁世凯二话不说,也不管德国佬要人干嘛,当即便让段祺瑞挑选两位英才去给德国佬办事。 段祺瑞就把自己的一位秘书派了过来,还有一位,是真正的翻译,办事嘛,也可以说是磨练,在德国人身边,肯定会学到一些什么,这就是段祺瑞的想法了。 最终阴错阳差之下,徐树铮就和德国人踏上了加拿大的领土,当然了,直到此时,徐树铮两人也不知道德国人来加拿大的目的。 难道是前来探视英**队的战斗力?见到那几名德国人屁颠屁颠的四处查看,徐树铮不由在心中想道。 徐树铮确实猜对了一部分,几名德国人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潜艇的设计图纸了,但是也顺道查看一下英军情况,毕竟德英两国暗中较劲,暗中视为对手,怎么可能不互相关心呢。 可惜得罪了英国人啊,就算他这次击败了英**队,还有下次,甚至下下次,这里,终究是洋人的地盘,我们中国人想要在这里栖身,可不容易啊。徐树铮旁边那位老兄不由感慨说道。 徐树铮眼中光芒四射,回道:那可不一定,之前,谁又能够想到他能够击败英**队呢?就像现在,我们又怎么能够说他不能在这里站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