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明贼在线阅读 - 第七百九十九章 校场训话

第七百九十九章 校场训话

    姜曰广写好书信上下检查了一遍,涂涂抹抹一阵才又重新誊抄了一遍,装入信封蜡印封口。然后几经犹豫之下,唤来了心腹老仆。

    “将这封信交给史部堂信使,记住了,千万不可假手于人,这上面可关乎着人命!”

    对老仆,姜曰广不厌其烦甚至是危言耸听的反复交代着,万万不可出了差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老仆一一应下,却只在心里腹诽着,今日老爷是怎么了?不就是一封书信吗,至于这么反反复复的重复交代吗?

    直到史可法的信使安然离开南京城后,姜曰广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才稍稍放下,虽然他在关键时刻倒向了李信,狠狠打击了魏国公,可他内心仍旧有一个声音在敦促其如此做,这究竟是妄念与执念,连他自己都分不清楚。

    不过,李信的动作之快却远远超出了姜曰广的预料,仅仅两日后,官府公告全城,李双财身负数项大罪,无可赦免,判枭首之刑。所谓枭首,即不但要斩首,还要将首级示众。这等判罚不可谓不重。

    对此,姜曰广目瞪口呆,他万万想不到,一向声明不是很好的李信竟然舍弃了亲信,公然判处其枭首之刑。

    姜曰广希望看到李信的笑话,乱局如此被快刀斩断,不就失去了大做文章的空间吗?这是他绝对不希望看到的。于是,在政事堂上,姜曰广公开替李双财求情,其中例数此人过往功劳,总而言之,便是看在李双财往日功劳的份上,可绕过死罪,使其戴罪立功,为朝廷贡献。有了姜曰广的带头,翰林院的一干翰林们也纷纷附和建言,一时之间求情浪潮竟是一浪高过一浪。以至于很多各部的司堂官都在加入进来,为李双财求情。

    不但如此,就连三卫军内部得知李双财背叛枭首之后,也纷纷出面替他求情。

    这其中牛金松是最为活跃的,可是不管众将军卒们如何劝说,李信却始终不发一言。这就给了人以不同的错觉,各部堂司官们有人认为这是李信不便表态,还需要一个更加合理的台阶。

    于是这些人又撺掇姜曰广去说服郑三俊与高宏图一干尚书,如果有了他们的求情,事情的成功可能便会更加扎实。姜曰广很享受这种被众星捧月的感觉,于是责无旁贷的答应了下来,可是接下来的发展却让他犯了难。连续在郑三俊与高宏图府门外吃了闭门羹,如果这几位尚书接见自己还好说,总能以如簧巧舌说的他们心悦诚服。但这连面都见不到,就实在让他没办法了。

    殊不知,此时此刻高宏图正在郑三俊府中与之商议在李双财一事上究竟要不要相应姜曰广发起的求情。

    “万不可与之为伍!”

    郑三俊的回答干脆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难道镇虏侯真这么狠心?不顾及自己的亲信?这种说法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吧?”

    时人武将带兵完全以个人恩义拉拢部下,从不会强调什么律法公正,更何况就算赦免其罪,在南京舆论上也是极好cao作的。可为什么镇虏侯会在关键时刻犯了蠢呢?竟然自己将其公之于众。

    “镇虏侯狠心与否暂不讨论,老夫只知道,这件事就算折腾成了,就算你我两个老兄弟掺合进来,头筹也要被姜曰广夺了去,所以又何必上赶着去做这个陪衬?”

    郑三俊的话很在理,一经出口就立即说服了高宏图,只是他还心有担忧。

    “如果镇虏侯果真有意赦免李双财,咱们没出面求情,会否被,被记恨?”

    在郑三俊看来,高宏图这个问题问的简直愚蠢至极,于是不以为然的笑道:“高兄好糊涂,你怎么就不想想,如果镇虏侯果真有意赦免李双财,此事就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是主动公之于众,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高宏图思量一阵觉得的确是这个道理,可他还是心有忐忑,正待继续追问,郑三俊却没给他机会,又斩钉截铁的道:“此事你我实在不宜参与其间,莫被眼前的假象蒙蔽了视听,想想姜曰广如此反常难道你就不奇怪吗?”

    “有甚可奇怪的?姜曰广对魏国公倒戈一击,已经将魏国公得罪的死死的,他不紧随镇虏侯的脚步,又追随谁去?”

    郑三俊听了高宏图的分析之后,鼻腔里发出了一丝几乎是微不可察的冷哼。半晌之后,才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然后不疾不徐的反问:

    “难道除了魏国公,所有人都支持镇虏侯?”

    这句反问让郑三俊一愣,他还真就没想到这一点,是啊,难道除了魏国公江南官场就都是镇虏侯的拥趸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时,高宏图才不得不承认,郑三俊的见解的确合情合理。

    “既然如此,你我就作壁上观好了。”

    哪曾想郑三俊又摇摇头,“你我不是作壁上观,而是不便参与镇虏侯以及三卫军的内部事。”

    直到这句话从郑三俊的口中说出来,高宏图才顿有恍然大悟之感,他此前一直受固有思维影响,以为李信的决定是出自舆论左右,现在细想之下,今次李信所为似乎并没有舆论强烈施压啊!

    “难道是?”

    高宏图只说了三个字,余者便以目光示意,郑三俊心领神会,答道:“一如高兄所料。就任由姜曰广折腾吧,他这么做未必是安了什么好心,只是一时半会还想不通透其中的关键处。”

    “莫不是鼓动镇虏侯放过李双财,再以舆论群起而攻之?”

    “这也是一说,不过他现在如此卖力,只怕将来想要反口,人们第一个唾弃的也是将某人。”

    ……

    米琰这几日一直跟随在李信身边,几次想开口为李双财求一求情却没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以他在镇虏侯身边的经验看来,李信这一回是铁了心要以儆效尤,如果李双财仅仅是无心之失也就罢了,偏偏是接受贿赂以后,又因此被歹人钻了空子,这就给三卫军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如果不穷治其罪以儆效尤,以后这三卫军还怎么带?再除了类似的案件,又该怎么处置?

    所以,李信越是对所有人绝口不提李双财,米琰就越发肯定李双财这一回是在劫难逃了。可偏偏牛金松他们还看不透这其中的关节,甚至还发起了什么万人联名大求情。这只怕与镇虏侯的初衷恰恰是背道而驰的。他们的串联不但没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会为三卫军的发展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尽管这种影响短时间内看不出来,可长此以往,大事未成之下,三卫军便有可能会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腐朽烂掉。米琰的这种揣测并未凭空臆想,以为就在他来之前便听说很久未见动静的宪兵抓了几个把总甚至是千总。而这些人清一色都是在军港码头参与庶务管理的要员。如果没有镇虏侯的授意,谁又敢到码头上去抓人?

    “禀大将军,朱郎中到了!”

    “很好,引他到校场去!”

    说罢,李信又转身对米琰道:“走吧,咱们也去校场,军卒们等的也该着急了。”

    对于李信搞的这次集合训话,米琰本能认为必然与李双财一事脱不开关系,也许闹腾了几日的事在今日当回落下帷幕了。

    三卫军的校场容纳五万人没有问题,但见其间已经密密麻麻的布满了齐整的方阵,而李信的出现则让原本鸦雀无声的校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李信来到临时搭好的高台边,敏捷的跨了上去,站稳身子后便双手虚压,示意安静。倏忽见,校场上欢呼之声尽去,换来的则是数万道期待的目光。

    米琰在高台后扫了一眼校场内的军卒方阵,其中半数以上已经全部是南直隶本地征召的良家子了。

    “我想问诸位,你们的家乡有没有贪官污吏?”

    这个问题大大出乎米琰意料之外,军卒们的回应有些纷乱,但大体还能听得清,回答有字的居多。于是李信又接着问道:“贪官污吏使敲骨吸髓,夺走你们的粮食,逼迫你们的家人,你们恨不恨?”

    “恨!恨!恨!”

    这一回,回答齐整直至,就像喊号子一般,数万人异口同声,声势震天,使人不禁为之侧目。

    “如果,本帅为你们做主,你们希望本帅如何处置这些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

    “杀!杀!杀!”

    这绝对是发自军卒们的内心肺腑之言,民不聊生虽然未必全然是贪官污吏之过,但百姓心思简单,想不出除了是贪官害的他们食不果腹,居无定所还有什么其他原因。

    不平之声在校场内外久久不绝,好半天之后才逐渐安静下来,李信又冷然问了一句。

    “如果我们三卫军内部也出了贪官污吏,你们说,该怎么办?”

    米琰眉头忍不住猛然突突跳了几下,心道,今日的正题终于出现了,同时他也明白了那几个中级军官突然被拘捕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