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魔蛟灭水患除根 庆升平大禹功成
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大禹平活水土,功齐天地。 疯狂只能导致灭亡,魔蛟族的结局就是最好的证明。靡和与厌喧看着道言,一脸愤恨,灭族之仇,在心中燃起了怒火熊熊。如果眼神能杀人的话,道言早就死去无数次了。 “你这恶道,杀我族人,今日我等决不放过于你。”靡和想起了前番之辱,在波涛中怒吼着。 “灭你几个同族便受不了了,那万千人族因你魔蛟一族祸乱而散生,他们又该找谁报复。”道言喝道。 “人族不过区区蝼蚁,灭就灭了,想要报复,凭他们也配。”厌喧眼中,自没有一群蝼蚁的地位。 “人族在你们眼里是蝼蚁,现在你魔蛟一族在贫道眼中也是蝼蚁,如你所说,你们今日便都来领死吧!”魔蛟王的话语,绝了他们自己最后的一线生机。 两方一场恶斗,杀得愁云惨淡,黄河昏尘。只见得:法宝齐飞,千条瑞彩满空中;蛟尾乱刺,三冬白雪漫阵舞。鱼龙的噬神枪纷纭上下;海韵射阳弩左右交加;海涛金刚轮如流星荡漾;海森碧磷冲似蒺藜飞扬;江波吸星簪似寒光夺命;河宁金莲座前后番飞,湖岚飞雷枪如大蟒出xue。好魔蛟,不甘心,刀架斧,斧劈刀,叮噹响喨;叉迎刀,刀架叉,有叱咤之声;锤打刀,刀架锤,不离其身;抓分顶,刀掠处,全凭心力;枪刺来,刀隔架,纯是精神。两方各施巧妙,只杀得彻骨寒风夺人意,荡起波涛洗甲尘。 待道言祭出五方旗,任魔蛟一族如何凶狠,最终逃不过覆灭的命运,整个魔蛟族,在逍遥山的打击下,全数灭亡。不过凡事没有绝对,魔蛟谓柷非常狡猾,发现情况不妙,早就远离战局,悄悄地遁去了。不过胆小之人,成不了大事,谓柷心志已丧,再不敢轻出洪荒,他在西海之中找了一个隐秘场所,悄悄地藏了起来,刻苦修行。一直到几千年以后,其实力才逐渐被群妖所认同,称其为覆海大圣。可悲的是,从今往后,谓柷再不敢踏入逍遥山范围半步。 魔蛟既灭,洪荒大陆的治水过程逐渐有了成效。当然,大禹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他根据父亲留下来的《治水图要》,不辞劳苦,足迹踏遍了九州,勘察测量山形水势,对大陆水患终有了大致的了解。此时的大禹治水,治的主要已不是滔滔的长江、黄河之水,而是海水倒灌到陆地形成的一个个巨大的洪荒水泽,把这些洪水从陆地重新泄到大海,是他首先考虑的事情。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不避寒暑,不畏艰险,率领千万民军,疏导了九条河道,修治了九个大湖,凿通了九条山脉,战胜了洪水,得以平土而居。期间最艰难的要数是疏通河流,奇迹般地开凿了龙门天险。 龙门天险,两岸相对,石山壁立,形如巨门,黄河由此越过龙门山,而南下山峡,巨流便从这大门之间奔腾流过。黄河流经禹门,河道渐狭,河水千回百转,奔腾澎湃,激山为浪,人称“禹门三级浪”。禹门出口处,宽约百余步,水流湍急,波涛汹涌,道是“平地一声雷”。每年的春天,江河中灵智初开的大鲤鱼,都来这里聚会,逆流游向上游,谁跃过湍急的水流,谁就可以成龙而升天,所谓“鲤鱼跳龙门”。此处正是鱼龙当年的化形之所,本来就非常险恶,前番鲧治水之时,又听了许由的建议,用异宝息壤堵住了水流必经之路。原本是想在此绝境消灭魔蛟,可惜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使得黄河之水再次改道,实中苦了无数人族。 凿穿龙门,在大禹看来,是治水成功的关键。重重的山岭让大禹非常发愁,云中子此时终于发挥了他阐教仙人的作用,从老师处借来的盘古幡幻化成开山巨斧,振奋神力,把大山劈成两半,中间形成百丈悬崖峭壁的大豁口,重现出了龙门之景,石栈连云,鸣泉漱玉,南亭夜月,北口秋风,层楼倚汉,飞阁流舟,桃浪三级,雷声一震。可惜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从此之后,再没有了鲤鱼跳龙门一说。禹凿龙门,传为千古佳话,对于大禹之功德,人们非常想念,有诗赞道“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仑。” 大禹开凿龙门,使黄河水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孟津;黄河自高原流到平原后,又开通两道河渠,使河水东流;到下游后,又疏通多道河流;使入渤海。帝禹治好了黄河、淮河,又去治理长江。那里万山耸立,他根据地形地势逐个疏通河道,一路上挥斧升凿峡谷,排除积水,洪水和积涝最终得以回归河槽,流入大海。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龙族为感谢道言,在导引水路时也出了大力,几条神龙引着大禹一路向东,穿山越岭,终使得百川入海。 大禹为了治水,离家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节衣少食,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榉。左手拿准绳,右手握规矩进行测量,制定了“沟洫通川”、“九川通海”的方针。一年四季不停地奔忙,可谓“劳身焦思”,正是这种恒心和毅力,振奋人心,这才战胜了洪水。在为了全面了解水情和地势的同量,大禹还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产,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开通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五服界域,人皇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这些措施因地制宜,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宗******,万方朝宗于天子的局面。 十三年后的一日,蒲阪广场之中,人山人海,群情激动,洪荒水患终于平息,人类的生存环境终于有了保证。 虞舜与大禹领头,无数族人祭祀敬谢天地,三界神通之士都在注目观望。“呜呼!何人族之多难也!二十八年,灾患不断。妖物横行,洪水肆虐,死妇孺而戕百姓。每思至此,其意难平;伤哉族人,痛哉我心!奈何!奈何!幸圣师顾眷,驰于九天之上,奔于九洋之中,灭魔蛟于四海。天仙云中,助开龙门,引百川归海。如此,我族幸哉!人族虽微,但求无畏也!今作文告天地,感谢天地当有好生之德,人族圣师护佑之恩,永不敢忘!”万千人族同时祷念,天道有感,七彩功德之光从天而降,分别去了三界各处,恩赐众人。虞舜识人有功,人皇之尊,获得一份,凭此功德,成就了神仙之体;大禹功高,独得六分,也成功德之仙。逍遥山众人,凭着铲灭魔蛟之力,获得了二分之多,道言得大部分,其余为众水族弟子平分,修为大涨。龙族因祸得福,得到半分;阐截两教,平分了最后半分。元始天尊一番算计,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别的圣人的干扰,终是看得不甚明白,事倍功半,最后竟然与截教平分秋色,让他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由于禹治水成功,在这次隆重的祭祀仪式上,虞舜还将一块黑色的玉圭赐给大禹,以表彰他的功绩,并向天地万民宣告成功和天下大治。不久,又封大禹为伯,以夏为其封国,禹在天下的威望达到顶点,万民称颂。虞舜对他也是大为赞赏,说:“禹啊禹!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为民造福,你辅佐我、谏明我、帮助我。你以自己的真诚、德行和榜样,使国中清正无邪。”虞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天,把人皇位禅让给禹,自己飘然而去,隐居在了虞山之中。在众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人皇之位,以安邑为都城,国号夏。 当了天子的禹更加勤奋地为万民谋利,诚恳地招揽士人,广泛地听取民众的意见。有一次,他出门看见一个罪人,竟下车问候并哭了起来。随从说:“罪人干了坏事,你何必可怜他!”帝禹说:“尧舜的时候,人们都和尧舜同心同德。现在我当天子,人心却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仪狄造了些酒,帝禹喝了以后感到味道很醇美,就给仪狄下命令,要他停止造酒,说:“后代一定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 有感于尧舜让位的品德,禹继帝位后就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处理政务。在皋陶不幸逝世以后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负责政务,大禹在位十五年后,隐于君山,再不出世。他的继任人伯益虽然品德高尚,但却没有心机,比不过禹的儿子启更有手段,最终被启逼得让位,此乃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