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姑娘美小伙俊
吕进山对着明庭说:“二哥,今天你就不要走了,我们中午就在食堂对付一口,晚上我到街里请你下馆子,然后咱哥俩再好好的叙一叙。”明庭和吕进山来到了政府食堂,他们每个人打了四两二米饭干饭和一小碗炒胖胖豆,明庭这顿饭吃的怎就那么香呢! 晚饭后,吕进山带着明庭住进了县政府的招待所,这一宿明庭从吕进山的口中得知,“高俊达政委从朝鲜回来之后就和部队到了关内驻防,孙彬副师长的部队到了我国东北的北部驻防,王以胜是咱们省城里主管厂矿的领导人,汪家翔进了高级军事院校学习,最让明庭关心的曾广龙政委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此时明庭的心情真是又是喜又是忧,喜的是前面的几位首长都挺好,忧的是这曾老弟一点儿的音信也没有,但愿他能平平安安的。 这几天杨万生家可是喜上加喜,上级政府给他们翁婿平了反,而且杨万生还回到罗台县的一个部门去工作。赵东亮也被安排到了省内的一个矿山,这个工作正好符合他在日本留学时学的专业。 他家最大的喜事就是杨兴从朝鲜战场回来之后,到了省城一家大型军工厂任军代表,不过杨兴在朝鲜战场上,腿部已经严重受了伤,可是,他现在的乐观情绪和他刚当兵走的时候是截然不同。这几年的部队生活把他锻炼的性格开朗,说话幽默而且是心胸宽广,他还从厂子里带回一架手风琴时常的为乡亲们演奏,他对父亲和妹夫发生的这些事情就是一笑了之,他认为父亲和妹夫既然跟了我党,我党是绝不会忘记他们的。在他看来自己能有今天,和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相比是多么的幸运。 大洪水过后的第二年,区里根据上级的指示在河湾村成立了供销合作社,以促进农村的商品经济流通。明庭这几天为区上给的一个代销员名额犯了愁,区上要求这个人要有文化而且还要年轻,明庭想来想去还是用老何的女儿何静吧!这样自己觉得也能对得起她的爸爸,可现在何静是小学校的代课老师,学校那边放不放还不好说。他想来想去只好去做校长的工作。 供销社成立了,它成了当时村里的新鲜事,销售点就设在了农会的东屋,全村的村民无论是买不买东西都来到供销社的屋里看一看,去欣赏一下只有在城里才能看到的小商品。村民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盼着货郎来到村子里了。 特别是村里的小伙子们,他们也时常来到供销社凑热闹,他们来的目的并不是要买什么东西,而是要好奇的看看现在高出他们一头,并且站在柜台里卖货的这个漂亮的何静姑娘。 此时城市里的大工厂正在开足马力的日夜生产着,那高高的大烟囱冒着nongnong的黑烟,各种工业产品不断从工厂运往各地,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工厂里的工人就显得特别的短缺,杨兴这次探亲回来就带走了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其中就包括明庭的二儿子建满,他把他们安排进了自己任军代表的厂子里。后来由于建满有文化,厂子里把他派到了苏联去学习有关的技术。 转眼间农村的初级社已经向高级社过度完毕,区政府也都并入了县级政府的领导。农村的土地和生产资料全都归集体所有,而且实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时我们国家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口了一些拖拉机,用它来提高我们国家农业生产力,这在当时可是一件特大的新鲜事,因为在当时偏僻的农村,很多人连汽车和火车都没有见过,更何况是拖拉机了。 这时的县里给了河湾村两个去农机学校学习的名额,这一下河湾村里的年轻人可就热闹了,纷纷报名要去参加机校学习。这时已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明庭,只好召集村里的全体党员和共青团员来研究这件事,最后决定这两个名额必须在共青团员当中产生,通过民主投票产推荐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是共青团的骨干和积极分子,其中就有明庭的老儿子建国。 在建国临走的这天晚上,明庭嘱咐儿子说道:“建国呀!全村的人对你挺信任的,你到机校后要努力地学习,掌握好各项农机技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也是你以后的饭碗子。” 建国妈也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老meimei恋娣也为哥哥收拾好了行李。可此时的建国好像对爸妈的嘱咐听的是心不在焉,他好像急切地等待着什么。
“三哥,我爸妈的话你听到了么?”恋娣问道。“听到了,听到了”建国心不在焉的答道。 “我看你那个样是不是在等谁?”恋娣笑着问道。建国红着脸没有吱声。恋娣还要说什么,这时屋门被推开了,只见何静和母亲走了进来,二嫂急忙地迎了上去,她把何静的母亲让到了炕上唠了起来。 恋娣也把何静让到了炕梢,然后小姐俩也小声的说了些什么,何静还不时地偷偷看看建国。此时站在地上的建国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一会儿,何静和母亲终于走了,明庭全家人把她们母女送到了大门外。 这时恋娣说道:“三哥,这天也太黑了,你把她们母女俩送回家吧!”建国听了meimei的话真是正合他的心意。 天很晚了建国才回到了家中。可家中的人并没有睡觉,恋娣见哥哥回来了,她急忙地递给了三哥一个小包说道:“三哥,这是何静让我给你的东西。” 建国乐呵呵的打开一看,小包里装着两条雪白的毛巾,而且还发出一股淡淡香味,这时建国这个年轻人心都醉了,他想,这往后的生活该多美好啊。。。。。。 这时的高级社,可以说是实行集体化以来最繁荣的时期,此时的人们对党有着很大的向心力,特别是村里的年轻人,都非常的希望早日加入共青团。在农忙的时候,社员们都早早地下地干活,晚上收工的时候,年轻的男女社员们身上背着各种农具,而且还在一起唱着歌儿向家中走来。这些社员们他们干了一天的活都感觉不到累,因为这几年的政策和生活环境对他们来说真是宽松了。当时发行的二版人民币一角钱正面图案,就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农村社员们上下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