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军事小说 - 抗战惊雷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发展,出兵助战

第一百一十三章 发展,出兵助战

    何况,低温蒸馏焦油加工液体燃料,可是目前的先进技术,一九三三年才投入实际生产,以德国技术最为发达。

    而传奇故事中的传奇人物,获得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的张大煜先生,只是在留学德国时注意到这项技术,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完全是千百次的研究、实验,然后东拼西凑、甚至是自制设备,才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追赶上了世界先进的步伐。

    同样的设备匮乏,同样的技术人员短缺,但杨天风也有着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现成的技术资料,甚至是超越当时科技水平的。当然,他不想敝帚自珍,而是要把这技术贡献出来,为抗战尽一份力,为国家、民族尽一份力。

    没错,只是尽一份力。因为,杨天风是一个人,没长两个脑袋,也不会分术。他的精力分薄于科技、军工,还有的说了,该做的也做了,再关心也无济于事。他把主要精力已经放到了能够直接发挥作用,甚至是改变结果的,即将到来的大战上。

    “钢拳、榴弹发器,这是孙总司令点名急需的武器。”鲁西招募处主任兼第三集团军联络官的时同然,正带着期盼的神同杨天风在谈话,“袭攻开封,事关事大。如果杨兄能出兵助战,那自然是更好。孙总司令说了,要在郑州为杨兄摆宴,既接风洗尘,又庆祝和嘉奖杨兄在宿州的大捷。”

    不招请我,我还要蹦着高儿去呢!杨天风心中得意,但脸上却没表露出来,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东进作战结束后,杨天风分别将战报呈给孙桐萱和廖磊,并将指挥刀、望远镜等缴获作为礼物分送二人。同时,杨天风还送出了钢拳、榴弹发器和霰*弹枪,数量不多,倒象是引*似的。

    从杨天风的心理上说,他确实有这个意思。供应第三集团军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在数量上却难以支撑一场大战。而这正是他需要达到的目的,参加大战,并力争改变历史。

    历史上,一九三九年四月一,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偷渡黄河,成功地袭击了驻扎在开封的军。消息传出后,立即轰动全国。外国通讯社称:此为华军对军已占重要城市的第一次有效攻击。

    当时,第三集团军出动了一个混合师,一万两千余人;军在开封则有步、骑、炮、战车等兵种,约千余人防守。

    如果只从兵力对比来看,以十打一,竟然没有全歼军,光复开封,而只是“有效攻击”,或许令人产生疑问,或许让人感到不解。

    但战争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抛开国*军重武器不足、攻坚难度大,军有城垣工事依托、火力强大、作战顽强等因素,袭击开封可是孤军深入敌占区作战,全无后勤保障和增援部队,还要防备开封周边的军增援,其困难和危险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是杨天风指挥这场战斗,如果打得时间很长,他可能要拿出很多兵力堵截鬼子援兵。再除去炮兵、通讯兵等非战斗兵,能投入攻打开封的兵力数量也就在五六千人左右。在攻坚战中,这样的兵力对比,还真的算不上绝对优势。

    “我会出兵,助孙总司令成此辉煌战功。”杨天风在时同然的期盼目光下,终于缓缓开口,“但我赶赴郑州的消息要对外保密,这是为了根据地的安全,为了袭击开封的隐秘。”

    时同然舒出一口长气,终于可以对孙桐萱有个完美的交代了。

    杨天风供应第三集团军少量新式武器,既加强了部队的战力,也使孙桐萱有了更大的胃口和希望。袭击开封如果能变成光复开封,那将是怎样的轰动,真是连想都不敢想。

    抗战时期,如果不算军主动放弃的和投降后解放的,中国*军队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光复一座大中型城市,令人唏嘘慨叹。

    中国*军队缺乏重武器,缺乏攻坚能力,这自不必说。其后果便是军可以在城市中驻扎少量军队,从而增加机动兵力,进行攻击。也就是说,如果能光复开封、全歼守军,对本鬼子将是极大的震动,迫使其改变现有的兵力布署,或改变战略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