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清1888在线阅读 - 第九十章 体制(8)

第九十章 体制(8)

    斯大林一走,陈克就裹上被子睡觉了,一直睡到了第二天十一点才起床,作为相当于后世四星级酒店的乌克兰饭店,客房内自然带有洗手间,陈克洗漱过后,拉开了朝向莫斯科河的窗口的窗帘,一副美妙的雪景图随之呈现在他的视网膜上。莫斯科全市只有400万人口,经济规模和10年代的北京差不多,即使是在市中心的莫斯科河畔,11点钟的大街上仍然没有几个人,在高楼的森林中显得难得的寂静。就连河水的流淌声音也听不见哪怕一点儿----莫斯科河早就结冰了。

    “主席。”外面响起了“笃笃笃”的敲门声。

    陈克几步走到房前打开门。“主席,刚刚服务员把点心送了上来,先放在我房间里,都试过了。”

    “谢谢。”

    陈克关上门,几下子就收拾掉了几块咸面包和一小碗罗宋汤,垫了垫肚子,虽然等会儿就是苏联方面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可是谁都知道,这样性质的宴会未必能吃饱。

    吃过了点心,陈克对着镜子用熨斗烫了一下主席装的褶皱,又用手弄了弄头发就出了门。

    “主席,我们的人已经在楼下了。”刚刚那位戴着墨镜的西装内卫说。

    “好。”陈克点了点头。“等电梯去吧。”

    “主席,这部。”西装内卫指了指右侧的电梯,正在上升的电梯井内此时正站着一名内卫检查里面可能安放炸药之类的地方。

    果不其然,电梯门打开的时候,里面倚靠着一名内卫。陈克和两名内卫一同走了进去。

    到了一楼,苏联方面的几个便衣就围了过来,提高了他们的警戒程度。七八个人都没有刻意隐藏自己手上的枪械,不系扣子的大衣和西装一出门就被暴风吹动了起来,在风雪中甚是拉风。

    举行欢迎宴会的克里姆林宫离乌克兰酒店非常近,车队过了桥,穿过了红场就到了克里姆林宫宫墙下,让陈克没想到的是,斯大林没有在大克里姆林宫下迎接陈克,而是同欢迎的人群来到了南门前迎接。同昨天一样,两人又是一阵拥抱,肩并肩如好基友一样走进宫内。

    欢迎宴会被安排在格奥尔基耶夫厅中举行,格奥尔基耶夫大厅是大克里姆林宫中最为著名的殿厅,是俄罗斯工匠巧夺天工的建筑杰作。大厅呈椭圆形,圆顶上挂着6个镀金两枝形吊灯。每个吊灯重1300千克,圆顶和四周墙上绘有则15~19世纪俄罗斯军队赢得胜利的各场战役的巨型壁画。大厅正面有18根圆柱,柱顶均塑有象征胜利的雕像。如今,格奥尔基耶夫大厅是苏联政府举行重大欢迎宴会的传统地点。数十张桌子旁则坐着苏联政府的高级干部,清国驻苏大使和武官,参赞,以及一些苏联同清国对口部门的领导。按照惯例,开宴前应当由陈克致祝酒词。陈克在桌子前斟酌了几下用词,忍不住抿了口香槟说道:

    “感谢苏联人民的盛情款待,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我在苏联已经呆了十几个小时了,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我却深刻的感受到了清苏两国人民在俄国国内战争中用鲜血铸就的牢不可破的血海友谊,希望我这次访问苏联,能够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让两国友谊更上一层楼。好了,别的不多说了,大家都饿了吧,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叫,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对,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可在场的都是自己的同志,那还革命干嘛,吃饭吧!”

    在场的苏联人,包括斯大林都能听得懂汉语,最后那个突如其来的转折令全场哄然大笑,即使是比较刻板的苏联人也笑了起来。短暂的笑声过后则是热烈的掌声,陈克在掌声中举起了盛满香槟的酒杯。

    “为了清苏友谊万古长青,同志们,咱们干一杯!”

    众人纷纷站起了身,举起了颜色各异的酒杯,大厅里顿时充满了玻璃清脆的碰撞声,三杯酒下肚宾主尽欢且不提。

    ………………………………

    “人民日报头版评论员文章:短视举措助长侵略野心。“放学回家的戴胜一到家就扭开了家里的那台收音机。他刚刚准备换台,却被父亲制止了:“等我听听新闻你在听。”

    戴胜只好不情愿的让开了收音机,让父亲坐到了收音机前。

    “大清人民广播电台。听众同志们,下面播送我国《人民日报》的署名评论员文章,短视举措助长侵略野心。”女播音员的声音富有朝气的传了出来。

    “宣统8(1933)年11月16日,美国同法国,英国和西班牙伪政权在巴黎签订了《欧洲复兴贷款条约》,这看上去是一个美国资本家帮助西欧三国复兴的贷款,可实际上却暗藏玄机,条约中规定,美国在5年内向英国提供70亿美元,法国提供90亿美元,西班牙提供50亿美元的贷款,这些贷款可以在美国购买除禁止出口物资之外的任何物资,包括并不限于美国各大军火商积压在仓库里的武器装备。“

    “众所周知,西班牙内战现在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在这个时候提供的贷款,西班牙十有八九会将其用于战争………………“

    ”英法两国在拿破仑政权和丘吉尔政权上台后,不断做出小动作试图打破北华条约框架的限制,1933年2月,法军一个团进驻巴黎非军事区。1933年5月,法国开始秘密扩军,并且以冲锋队的名义,发展了45万冲锋队员,据消息人士提供的消息,这45万人装备了数百辆曾经被拆解的法国坦克以及一些走私来的美国坦克,这严重违反了《圆明园条约》……“

    戴胜的父亲专心的听着播音员的播报,仔细的斟酌其中的每一个词,“英国比法国的动静更加明显,泰晤士河事件就是对丘吉尔冠冕堂皇的招牌巨大的讽刺,转嫁阶级矛盾为********,妄图发动战争转嫁危机的就是伦敦巴黎和马德里当局。”

    “又听听听,孩子要听相声你给她听呗,天天听新闻也没看你听出啥花样来。”妻子戴二冬抱怨说。

    “你也有脸说政治没用?政治没用你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戴二冬自知理亏,没有接着往下说,不过丈夫也不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人:“我听完这个就给他,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