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清1888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一章 第一套人民币(下)

第二十一章 第一套人民币(下)

    “嘴巴管住,别被保险团的兵听到,那怕要抓走啊……”

    “乡亲们!”赵庄的村委会主席赵大富赶了过来。开始给围在公告前的人民讲起了政策。

    “上面印的这套人民币,是拿粮食担保的,三毛七分钱可以在供销社换一公斤面粉,五毛钱一公斤大米……”

    “啥叫供销社?”显然有人听不明白这个新鲜的名词。

    “就是上面政府在每个乡开的商店。”赵大富继续扯着嗓子,“……”还没等他吐出几个字,又有人问了:“那这碰上灾年,会涨几成的价?”

    “不涨价,除非上面发了通知下来,才会改个价格。”

    “啥?哪有这么好的事,灾年粮价竟然还不往上飘?”

    “张伯你这话就不厚道了,劳动党啥时候骗过咱们?”一个后生插了句嘴。

    赵大富继续扯着嗓子回答着村民们提出的种种问题,不时看了看手上的黄纸。

    “那换人民币是怎么个兑换法?别到时候一块清洋兑一元那啥“人民币”那咱们可要上吊啊。“此言一出,不少人随声附和起来,汇率问题可是他们最关心的了。

    “这是哪里话,汇率是一个铜板三分钱,一块清洋或者银元三十五元,银子则按照成色,一两三十到四十块钱。”

    “那黄金怎么换?”一个小孩子没来由的插了句嘴。

    “去,咱们这穷地方谁家有金子啊。”

    “金子啊……俺翻一番,看成色一两九百到一千二。”

    “哇……”这个天文数字一下子让村民们都惊呆了,一时间竟然忘了问问题。

    过了快十秒钟,黑压压的人群中又冒出了一个声音:“那这人民币在哪换啊?”

    “头十天,在咱们村委会就有的换,这个月还可以在乡里换,过了这个月,你就得跑到县城里才能换到了。乡里的供销社只收人民币,铜板儿,清洋,银子一律不收。”

    话音未落,人群就散去了大半----大家都回了家,揣上一两贯的制钱或是瓦罐里分浮财分的几张皱巴巴的毛票,几块年龄快赶上自己爷爷辈的银元,跑去村委会换人民币了。

    不过多数人并没有一次性换完所有的旧货币,往往只是换了二十,三十块钱的人民币而已。不少村民家里的瓦罐或者是褥子里还有着几块银元什么的呢。

    即使大家并没有全兑换掉旧币,不过看着麻袋里崭新的带着油墨香味的人民币越来越少,金属碰撞的声音越来越激烈。赵大富一边口上报着数字,一边心里还是捏了一把汗:”要是人民币库存不够可怎么办?“

    ”一块银元,一元清洋,两吊制钱。一百三十块。“村里的会计拿过两串乒乓作响的铜钱,一张皱巴巴的纸币和一块小银饼,从麻袋里摸了十三张十元出来,递了出去。

    “七块清洋。二百四十五元。”这位好像把家当拿了一大半出来。很快,麻袋里的空间又空出了一块,赵大富甚至有一种停止兑换的冲动了。

    到了太阳落山时分,最后一位村民才拿走了几张十块和五块的票子,离开了村委会。

    “诶,这麻袋里还有不少钱呢。好险……”

    十几天后,附近的集市开市了。不少换少了的村民发现已经开始有人不愿意收分不清成色的碎银子和劣质的大钱,甚至连清洋也不大愿意收,只收人民币的时候,不禁大为懊恼:“自己当初为啥不在村里多换点钱?劳动党把地主老财的地都分给了咱,还捞咱们穷人的油水作甚?还是趁着乡里还能换钱,赶紧把缝起来的被子拆开,钞票拿出来换了吧。别过了月底,就要走上几十里路去县里了。”

    …………

    随着人民币的发行几乎一帆风顺,劳动党的统治在安塞和边区也越发稳固了起来。保险团四处出击,在边区的控制了靖边,保安,甘泉,安定四个县外加肤施的四个乡镇,控制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历史性的三十万。

    四个县的县令其中两个不老实的被“积劳成疾”而死,另外两个被保险团的举动吓破了胆,答应拿上五千块钱呆在县城里不管事,熬过这一任就平调滚蛋。再加上劳动党对县城的控制很严密和光绪的无视,纸竟然奇迹般的暂时包住了火。

    随着苏区的扩大,基干民兵作为一支维护地方治安的重要力量在基层开始替代了保险团,虽然他们的武器主要是梭镖和长矛,偶尔有些角弓。枪械是几乎没有的,如果那些鸟铳之类的土枪不算的话,不过对付对付一些土匪的残部还是没有问题的。

    地盘大了,4100人的保险团是明显不够的。经过党内的讨论,决定把保险团扩编到一个旅,下辖四个团,每个团下面有4000人,四个团加上团部总共1。75万人的编制。不过火器率又调回了71%。剩下的几千新兵不得不又开始使用长矛和粪叉了。至于军工的产能仍然令人十分捉急,只是聊胜于无罢了。

    陈克只好继续向”凯申物流“发报求援。得到的回复让陈克大为惊异:凯申物流这次最多只能提供2400支步枪了,不过其中夹杂着12挺宝贵的“赛电枪”,子弹这次倒不算少,有120万发。凯申物流无奈的表示为了支援中央,就差把现役部队的枪支弄来了,剩下如果还要偷偷运枪,只能在等一段时间了。

    ……

    陈克坐在一张普通的靠背椅子上处理着比前世学生党的作业还要令人头昏脑涨的各种文件,而客串了秘书的明夜则在后面给陈克捶着背。明夜两只小手并没有因为安塞艰苦的条件而变得粗糙起来,反倒是多了些红润的颜色。还算细嫩的粉拳一下一下的在陈克坚实的脊背上打着鼓点。这让正是血气方刚的陈克有种收了她的冲动,不过一想到套子这个十分囧的问题和在党内会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动摇自己的地位,陈克便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此时敲着鼓点明夜并不知道对她来说的大哥哥想到了这些无节cao的事情,不过,这一幕也成了她后来对童年的几个不多了的美好回忆场景之一了。

    …………………………

    “竟有此事?”延安知府周德宽坐在破败的府衙后院里,惊讶的看着这张黄纸。上面的信是临死前的安定知县秘密派出家丁送信到府城里来的。“陕西新军控制安塞及本县,残害士绅……新军陈克拥兵数千,乃……“周德宽越读越变了脸色。

    “快,快拍电报到西安去!”

    “是,大人。”小厮小跑着去传话了。

    纸包不住火的道理,陈克很清楚,穿越党员们也很清楚,本时空的党员在经过党内的各种文件“轰炸”下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不过在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防守的问题上,常委起了争执。兰景泉,于龙云支持主动出击,攻打延安府,樊文岑和陈可逆则支持继续发大财。

    “先问问北京的光绪吧。”陈克说,得到的答复是,光绪可以拖延时间,直接留中,但是弄不了太久,毕竟朝堂上还有个叫后党的庞然大物,就等着给皇帝挑刺呢。

    矛盾不可避免的激化了。逃亡的地主士绅们的哀嚎从延安传到西安,再从西安通过一根细细的电报线传到了北京,再这样下去,保险团不扯旗造反,估计下面的陕西巡抚也要调军队来镇压了-----这几天陕西巡抚方面很是来了几封措辞严厉的电报。

    可是公开造反了,就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