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真定平服了,但南郡人秦奉占据黎丘,自称楚黎王,据有宜城、鄀城、襄阳、湖阳等十二个县邑;董诉起兵堵乡;许邯起于杏地;更始帝敌后未到两月,诸将拥兵自重者甚多,不肯听命于洛阳。 刘秀为此召集群臣,商议兵事,把各地告急文书掷到地上,问:“郾城闹得最凶,宛城为次,何人敢带兵击之?” 贾复当仁不让,当即回应道:“臣愿攻郾城。” 贾复常从征伐,从未打过败仗,数次为诸将解围,身受重伤二十处。刘秀知道贾复征战往往奋勇深入,战无不胜,但怜其满身是伤,封其为执金吾,常伴帝驾,所以建武元年后战功较少。只是每当诸将论功,贾复就会独坐一侧静静旁听,不发一言,心里却是挺渴望能够出征讨伐的,刘秀自是有把他的落寞看在眼里,不让他出征是为他好,但见他郁郁寡欢的模样,刘秀又怎会继续一意孤行呢。于是刘秀笑道:“贾爱卿之功,朕自知之。执金吾击郾城,朕有何忧?如此,大司马当击宛城。”遂派贾复、吴汉领兵出击。 贾复南渡五社津,进攻郾城,双方相持月余,郾城太守尹尊归降。贾复再进至召陵、新息,遂定汝南郡,前行北进。然而,他的部将过颖川时,妄杀吏民。当时的颖川太守寇恂便把他的部将拘捕入狱,按照律法当街斩其首。 当时为军法创办待兴之时,军营中犯了法纪,大多情况是对犯法者宽容而不追究,而寇恂竟然从严执法,并在集市中杀了行凶者。贾复认为这是个让他感到耻辱的事情,他马上回过头路过颖川,对左右人说:“我与寇恂共为将,然今为他所辱,大丈夫岂有怀怨怼而不决之者?今见寇恂,必手刃之!” 寇恂知道贾复的意图后,自是不想和他相见,便避而不见。 为此,谷崇对寇恂说:“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护你周全。” 寇恂却说:“勿要如此。从前相如不畏秦王却屈于廉颇之因乃为国也。小小赵国,尚且有如此重义之人,我岂能忘此大义呢?”于是命令部下准备好供应军队的用具,准备好美酒,待执金吾贾复的军队一入界,便让他们一个人得到两个人能享有的酒饭的款待。贾复来了,寇恂便在道中迎候,而后称说有病而回去了。 贾复率兵想追击寇恂,奈何手下的官吏士卒都醉了,于是就这样没有达成目的便走过了寇恂的治界。 而寇恂思虑再三后派谷崇把情况上报给刘秀。 天下未定,内部如此不和谐,刘秀看了奏疏后不禁扶额,感觉头隐隐作痛。 一旁的阴丽华虽然在看书,但从未忽略过刘秀的动静,此时见刘秀一副犯难的模样,心知刘秀定是遇上了难事,便放下书,轻轻地走过去,伸手为刘秀轻揉脑门,说:“妾方从书中看到一段关于琵琶的趣话,书言:从前,一纨绔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从不曾好好念书。长大娶妻后,有一日他的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便从案桌上随手拿起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罢便招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拿过纸一看,扑哧一声笑了。原来这纸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后来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枇杷并非此琵琶,只怪当年识字差。倘若琵琶能结果,满城箫鼓尽飞花。这纨绔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 刘秀听了,不禁莞尔,道:“此纨绔子弟闹的笑话恐怕不少吧。” 阴丽华含笑道:“按理来说,应是如此。然如此确也妙趣横生,日子定不会无趣。” 刘秀对此微微颔首,以示赞同。 阴丽华见这会刘秀脸上没有了刚才的愁色,莞尔一笑,心里虽然想为刘秀分忧解难,但如今身份有别,她自知不能像从前那样随意说话,有些事纵然好奇,亦不能再随心而问,如今的她对朝廷之事渐渐不相问。 刘秀明白阴丽华的用心,心里为此感到暖暖的,一片柔软,自然而然地向阴丽华道出了奏疏的内容,“执金吾贾复部将妄杀吏民,颖川太守寇恂按律将之斩首,贾复为此与寇恂生了怨怼,扬言要手刃寇恂。眼下天下未平,今大将又失和,实在令我忧心。” 阴丽华想了想,说:“还请文叔恕妾直言。” 刘秀当即回应道:“私下你我之间,有什么话直言便是。” 阴丽华听了,微微笑了笑,虽然她知道刘秀这会说的是心里话,但她却清楚不能照做,不过偶尔展露一下自己也是需要的,就像现在这样,毕竟刘秀知她甚多,过于藏拙或者过于谨慎只会适得其反。只听阴丽华对刘秀说:“天下大业,民心为重,得民心者得天下。今民心未稳,若纵将士妄杀吏民,百姓势必终日惶恐不安。届时,天下难以平定,文叔宏图难展,如此局面实非文叔所愿,百姓所望。自古以来便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今百废待兴,文叔为兴复汉室,纳有能之士经营,朝上自上而下,由里而外,理应依法行事,奖罚分明,有据可依,有度可量,再施以礼乐教化,何惧天下不平,民心不向。依妾看,执金吾贾大人与颖川太守寇大人皆是有德之臣,小小禆将何以令二人怨怼至此,恐为小人谗言所累,文叔不如将两位大人一同召来,使他们共谈带军之道,治国之法,毕竟英雄所见略同,妾相信两位大人终会达成共识而释怨怼。” 刘秀认真听来,连连点头,深以为然。刘秀一直都觉得阴丽华的才华见识不输男子,可惜却错为女儿身,否则定能成为他的肱骨之臣。但是,他很兴幸阴丽华是女儿身,成为能与他谈天说地,无所不聊的妻子,他喜欢曾经两人畅所欲言的时光,不过这时的他欣赏阴丽华的进退有度,知书识礼。 刘秀依阴丽华所言,将贾复与寇恂一同召来。 贾复先到,寇恂来到见他坐在那里,正要回避之时,刘秀便对寇恂说:“天下尚未平定,两虎岂能相斗?现天朕要将你们分开。” 两人碍于刘秀,皆坐了下来,却成分庭抗礼之势。刘秀对此自是不以为然,随即问他们对眼下治军与治国之法如何看待。开始谁也没有说话,最后还是寇恂率先发言,陈述了自己的见解。
贾复一开始并无心倾听,但后来见寇恂之言实在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引起他与之共鸣,不由得忘却了心中的不快,与寇恂高谈阔论起来,共坐同饮,极尽欢乐。 两人笑谈泯恩仇,转而引为知己。临走前对刘秀的良苦用心十分感激,而刘秀却并未居功,将阴丽华所言概述了一番。两人曾闻阴丽华的义举,今又得她如此相助,心里皆对她生出钦佩之意,而这正是刘秀想要的结果。刘秀希望这些从河北追随他的大臣也能知道阴丽华为人如何,从而支持阴丽华。如此一来,阴丽华在立后上便会多一分胜算。虽然他已经许诺了刘得,但他还是想这么做,未到最后一刻,他仍抱有一丝希望,并为之努力。 事后,刘秀将贾复、寇恂二人的感激之情转达给阴丽华,阴丽华却连忙说:“妾妄议朝政,文叔与两位大人不怪妾,妾已是感激不尽。两位大人的感激之情,无从说起,实在令妾惶恐。妾只是想为文叔分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刘秀闻言,莞尔柔道:“皎月之心,我皆明白,故而方会将你所言告之,我知你心,亦望你知我心,我对你从来不疑,昔日不会,如今不会,往后依旧不会。” 阴丽华听了之后,那一刻,她难免有所动容,她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她和刘秀还是昔日那样,相知相爱无间。可转念间,郭圣通和刘强便涌现于她的脑海,让她无法再沉迷,再自欺欺人。 说及郭圣通,阴丽华至今仍然心存疑惑。她相信自己能知道的,郭圣通自然也会知道,可明明后位在握,最近却费心与她亲近,不知是何意图。郭圣通如此,连柳嬷嬷也心生不解。 你道郭圣通这是何意?郭圣通虽然知道刘秀暗地里是答应了,但毕竟尚未公告天下,她又怎知会不会再横生变故,而如今大臣也不再向从前那般拥护她,刘秀迟迟不表态,让她的始终难以心安。她想着现在与阴丽华交好,对她并没有坏处,毕竟刘秀如今极其爱重阴丽华,他日若是她为后,她也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但若是阴丽华为后,她如今不亲近,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