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节:图谋冀州
洛阳城东面一千多里外的渤海城内,袁绍正在太守府书房中端看着一封书信。 “主公,太傅在信中所说何事?” 问话的乃是当初何进的心腹,黄门侍郎许攸。当初许攸的身份和袁绍一样都属于何进的幕僚。但是许攸只是个寒门士子,而袁绍乃是士族子弟,袁家四世三公,门生遍天下。何进倒了,袁绍不会有事,但是许攸就没有依傍了。 当袁绍被董卓逐出,任命为渤海太守时,许攸第一时间跟随袁绍来到了渤海。这种雪中送碳的行为让袁绍大为赞赏。许攸不仅是袁绍第一个谋士,而且许攸的能力的确很是出众,所以在这渤海城中,许攸是当仁不让的二号人物。 袁绍把信件递给了许攸,悠悠说道:“叔父令我举兵拿下冀州?” “拿下冀州!?”许攸一听,忙展开信件细心读了起来。 读完后,许攸缓缓把信纸折了起来,放回袁绍的桌上。 袁绍站起身,双手负于身后说道:“渤海小城,吾来此任太守不过数月,全郡守卒不过两千。冀州之地,管彦虽然率众离开,却遣其麾下大将臧霸镇守。管彦走时,在冀州留下三千人马,这数月以来,臧霸招兵买马,如今兵力已近一万。以两千之兵攻万人之众,实属不智也!” 听完许攸的话,袁绍的眉头皱了起来:“子远,依汝之见,当如何是好?” 许攸走到墙壁悬挂的地图旁边,指向地图说道:“主公请看,若破冀州,必调四方援兵,围而攻之!” “管彦如今官至左将军,手掌朝廷重权,恐怕无人敢与其相敌也!”袁绍听懂了许攸的意思,就是要拉帮手,但是袁绍对此却不抱太大的希望。 许攸微微一笑;“主公,相惧之人自不敢得罪管彦,然与管彦不和之人自当相助我等!” 不和之人?袁绍搓着下巴:“汝试言之!” 许攸抱拳回道:“冀州之西,乃并州之地,并州刺史丁原在董贼执政之时与董卓有所冲突,后吕布反丁原而投董卓,丁原甚为恶之!如今吕布又反董卓而交管彦,想必丁原心中也必然对管彦有所不满。主公可修书一封,晓以大义,说以厉害,令其自西向东,并发冀州!” 许攸又指了指冀州东部:“我渤海郡之下乃平原郡,平原县令姓刘名备,字玄德,黄巾之乱时颇有功勋,只是一直被管文德所打压,故而一直怀恨在心,主公可约此人,合并一处,同伐邺城!” “好!子远此计甚妙,我即刻便修书于二人!” 半月后,洛阳城内左将军府中,大清早的,一人匆匆跑进管彦书房,拜道:“主公,并州急件!” 管彦抬眼看去,原来是张辽,对于这个白捡到的宝贝,管彦见一次便开心一次!管彦忙说道:“是文远啊!并州急件?何人所发?” 张辽一抱拳:“乃丁原丁刺史所发?” 丁原?管彦的面色渐渐凝重起来:“丁原?快拿给我看看!” 管彦接过书信,展开纸张认真研读起来。 读完后,管彦缓缓放下信件,嘴角扬起一丝冷笑:“袁本初的胃口可真大啊!可惜他不知道,丁建阳与我的关系,嘿嘿~~” 管彦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的桌面,嘴角的阴笑让张辽打了个哆嗦:“主公,当如何回复?” 管彦站起身,来回踱步了几圈:“文远,你即刻启程前去并州,让建阳公先稳住袁绍,顺其出兵冀州,到时再做商议!” “喏!”张辽一抱拳便准备出去。 管彦忙喊道:“慢!” “主公还有何吩咐?” 管彦转过身,心中有点担心,袁绍既然去请丁原出兵,那就说明也有可能请其他势力相助!以袁绍的的身份、家世,还真不好说!冀州,臧霸一个人恐怕顶不住! 想到这里,管彦继续说道:“文远,你并州的事情妥当后,立刻转道前往冀州,先在臧将军手下做事!” “喏!主公可还有事?” “没了,你速速准备下,早些启程!” “属下告退!” 看着张辽离开的身影,管彦理了理衣衫,该上早朝了! 骑着原来的绝影,管彦带着典韦、周仓和数十亲卫匆匆向皇宫奔去。
皇宫还是皇宫,德阳殿还是德阳殿,四周的摆设,都没有啥变化,只有龙椅上坐着的人和殿中站着的人跟以前有所变化。 汉少帝刘辩还是有点紧张地扫视着殿中众臣。董卓已经没有了,但是那种阴影却还一直留在刘辩的脑海里! 众人分成两列,齐呼万岁,刘辩机械地举手,口道“平身” 这是一人凑到:“启禀皇上,董卓余孽李傕、郭汜、张济、樊稠上表求赦!” 刘辩还是机械地说道:“众爱卿可有良策?” 话音刚落,司徒王允跨步而出:“启禀皇上,老臣以为万万不可!” “王司徒为何?” “董卓之跋扈,皆因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可赦此四人!”王允回答的很坚决。一些大臣也出列附议。 刘辩正欲下旨,浑身忽然感到一股凉意,抬眼视之,列于臣首的吕布双眼正死死的盯着自己。 刘辩身上立刻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嗯……吕将军,汝之见为何?” 吕布这才脸色稍微好了点,回身说道:“李傕等人虽然曾助纣为虐,然今董卓已死,傕等亦知己罪,尔等何必还再与追究?” 袁隗抱拳回道:“温候此言差矣!李、郭、张、樊四人皆出蛮夷之地,不知何为礼、义、廉、耻。若陛下赦免此等人,那今后造反之人必更肆无忌惮,到时我大汉江山危矣! 袁隗说的是义愤填膺,花白胡须一抖一抖的。 刘辩见状,甚为感染,又欲下旨。 但吕布哪咽的下这口气,这帮老不死地总想跟自己做对,今天让他得逞,我吕布今后威严何在? 这是吕布瞥见了一直低着头的管彦,忽然对着刘辩开口道:“陛下何不相询下左将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