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柏林条约》
“参赞,我们当然会拿出足够的利益来弥补贵国受到的损失,贵国要做的就是必须要接受我们的这个要求,接下来,才是就交换的利益进行谈判,不是吗?” 邱晴非向着石达开望去,这样的绝对需要石达开来拿 石达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答道:“首相先生,这件事情,我们必须请示皇帝陛下,不过,我们可以先就建交与深入合作这样的框架达成一致的意向,您以为呢?” 俾斯麦自然愿意接受这样的意向,先易后难,先将简单的搞定,最后再来攻克最难的,有了前方的基础,后面才可以从容的就关键问题进行妥协。 整整一个晚上,石达开与俾斯麦终于达成了共识:第一,双方签订,正是建立国家间的交往,正式互派使节第二、双方愿意就各个领域进行合作,中国出产的煤铁资源优先供应普鲁士,普鲁士向华夏帝国转让相应的技术第三、普鲁士愿意每年接收华夏帝国留学生赴普鲁士留学,包括军事留学生第四、华夏帝国欢迎普鲁士商人赴中国进行投资建厂,在华夏帝国的法律下进行合法经营第五、普鲁士愿意组织相应的工程师与教师赴华夏帝国进行工作 整个框架性内容没有包括任何一个具体的事项,不过,仅仅是这样一个框架,也已经是足够大的进步了,中国与普鲁士的合作,将会按照框架得到快速的发展。 石达开辞别俾斯麦,回到了自己的住所,紧接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沟通,一封接着一封的电报,发挥了国内,等待着郭烨的答复。 郭烨自然也忙活了起来,这一次,左宗棠与李鸿章以及京中的最主要的智囊全部参与了进来,开始了大范围的讨论。 整整一天时间,这场大型的会议方才结束,郭烨的电报也发给了石达开。 当石达开看到电报的时候,不由得露出了一丝苦笑,这个陛下张的口还真的很大啊…… “第一,要求每年至少可以向普鲁士派遣三百名留学生,年龄从十二岁到二十岁不等,分别从事各个学科第二,请普鲁士向中国派遣一支教师队伍,人数不低于六百人,支援华夏帝国的大学教育与师范教育,任教时间不低于三年,三年后来去自由,华夏帝国负责其薪水第三,邀请普鲁士来华进行铁路投资建设,双方可以共享铁路收益第四,普鲁士以优惠的价格支援采矿与化工技术设备四个要求,而且这些要求都是郭烨给出来的底线,那意思谈判的时候,这底线是绝对不能拿出来给对方讨价还价的。只要普鲁士同意这四个要求,华夏帝国可以考虑不向奥地利出售重机枪,同时限制与法国的重机枪军售贸易,出售给法兰西的重机枪数量,未来不会超过出售给普鲁士总量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