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科幻小说 - 星之海洋在线阅读 - 修订版第一卷 忘忧学园(前、后) 第四章 南国院事件(上)

修订版第一卷 忘忧学园(前、后) 第四章 南国院事件(上)

    逍遥的日子过起来永远嫌少。十二月二十日,当我们习惯的打开电脑准备上课时,却发现课程全部中断了。屏幕上的通告写着黄色警戒状态,要求我们都待在宿舍里不要离开,将会有特别行动任务。我们新生都怀疑这是突击演习,却无法证实,只得在揣测和不安中过了一个上午。中午在食堂吃饭时,副校长赶来发表讲话,证实了确实有特别任务。见下面议论声一片,他还特别强调了不是演习,真正是黄色警戒,然后把各系各楼的学生干部召集过去开小会。

    这个样子,我们就实在没什么心情吃饭。高年纪的却劝我们多吃些,说是这样的任务他们也曾参加过,来得莫名其妙去得也莫名其妙,但中间过程都很漫长,需要足够的体力支持。说完了又说,这次居然连一年级的也要动员,不知道是怎样的任务。

    “南都没有城防部队了吗?为什么会动员军校生,而且听你们这样说,还时常有这样的事?”谭康问。

    “很简单,因为学生更容易控制和保密。而且动员费用更低,哈哈。”我们楼长很夸张的大声笑道。

    果然又与钱有关,势力的时代啊。

    我按军训编队隶属三大队二中队第二小队。组合整队后,到校装备库准备领了武器上路。小队的编制是两名机枪手、一个工兵、一个火焰兵和三个狙击手。这是对付天灾的标准配置。我、谭康和郭光都是狙击手——当然,那是因为军训时这么分的,不见得我们就适合这个岗位。那次拿的装备是轻型装备,没有防弹衣等防护用具。机枪手和工兵都发了突击步枪,火焰手特别多发了一个气瓶。我们拿到的是CK-39式短管狙击步枪,枪长一点〇二米,使用普通火药子弹,有效射程七百米。这种装备是典型的对付天灾的:比较轻,容易在打击对方中自己快速移动。

    手里拿着有子弹的枪并不让我们觉得更安全。相反,我们怎么都觉得比不发子弹的国庆保卫工作要危险得多。我们一、二、三大队一起行动,装甲车队经过长江大桥时,已经可以看到江浦一带的浓烟。再走十分钟路程,就可以听到细微而激烈的枪声。不一会,装甲车开到了乡村小道上,颠簸了二十多分钟停下了。

    我们出来一看,在一个研究机构的大门上。这里也没什么标志,但大门居然修成了古城墙那么高,还是三面环抱的,简直是有些夸张。对面也没有什么建筑,就是一片树林。大门的每一边墙都有一百来米长,修得跟水坝似的,足有十米来宽。我们的装甲车就停在后边,前面还宽敞得很。

    大队长一声哨响,拿着喇叭给大家下任务:“我们的任务是坚守这个阵地,不让敌人突围。”

    这里人都没有一个,守什么?我几乎可以看到大家的头上都冒出个大大的问号出来。

    当然,这个疑问并用不了多久,突然一阵狂风刮起,风里传来一阵刺骨的严寒。尽管我们穿得都足够,但心中却一下子进了一股严寒的气息。立即可以看到很多人都脸色大变。我们都瞅向队长,他喃喃道:“来了。”率先把枪架到了城门垛子上,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我们再不知好歹,也立即是原样照办。哗哗的枪管撞击声不断,城头立即架起了四百多支枪。

    突然,树林中传来一声巨大的野兽号叫。紧接着,树林深处开始出现响动,瞧着林梢的晃动情况,象是一个很巨大的东西过来了。我们还没反应过来,队长已经叫骂起来了:“开枪啊,还等什么!”率先开始对准那个方位狂射。各个火力组这才开始纷纷反应过来,对着尚未出现的目标射击。我们狙击手的宗旨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而且自己的枪射速慢,没有面积压制能力,一时便没有动手。

    树林猛一晃,出现了一个五米多高,长着蛙头狮身的怪物。这怪物速度可真快,树林离我们一百米左右,它两、三秒钟就到了我们二十米前,甚至可以闻到它身上的血腥气味!这一下这边可着了慌,两个别组的火焰手跳上了城垛放火狂烧,这边所有火力都开动了向它身上招呼,打得它身上皮开rou绽的,才退了回去。它似乎就是怕火,退回了五十米开外就不再后退,只是用那脸盘大的青蛙眼睛把我们瞪着。

    这样的怪物,新人看了都会心寒吧?郭光在方才怪物冲来的时候射击得快,已经得换弹夹了。边换边问队长:“队长,这怪物你们以前遇到过没有?多久能消灭?”

    队长哼了一声,说:“这些行动都是机密,不允许问和回答的,你们以后要注意了。消灭它的唯一方法是机动队来,我们都只是限制它行动的而已!起码这样的火力不行。”

    谭康立即问:“那机动队在哪里?”

    队长没理他,又闷头射击了三个回合,边换弹夹边说:“华南区就一个机动队,你说什么时候能来?我遇到最快一次,他们当时在苏州,那是个把小时就来了。谁知他们现在在哪里?”

    “我知道。”我回过头来,把空弹夹丢掉,学着队长把弹夹在头上头盔上磕了一下。他们一下都认起真来:“当真?你怎么知道的——在哪里??”

    “我那天研究他们的站点来着,他们有一个漏洞没补好。所以我看了他们的工作动态。”我一扁嘴,做出一副苦像:“他们这次去武夷山区了。”

    “节省子弹。”队长立即下令:“起到压制作用即可,尽量射击它的头部。”他跟着苦笑了两声,说:“好好干吧,这样的事多干几回也就熟了。不过每回也总会出现些意外,小心点吧。”

    怪物在跟我们捉迷藏,在五十米外东窜西跳。它的速度实在惊人,基本只有冲锋枪、机关枪的概率射击能够击中。我们狙击手相对来说只有瞅准它暂停一下的机会射击。它时不时还发起一次突袭,冲到离我们近在咫尺的地方来。不过在这个距离,火力压制力量就太充足了,几下又能把它打回去。

    这场战斗可以叙述的地方很少,我们几乎就是在重复着机械的动作——射击、装弹。怪物一离远,就减少火力进行概率射击。它一逼近,就全体一起上,给予迎头重击。正当我们逐渐麻木时,发生了一起悲惨的事:在怪物的又一次逼近中,一个勇敢的老生在跳上城垛喷火抵抗,却不慎一脚踩空,落到十五米高的城下去。在空中,火焰就反燎上去,将他烧成了一团火人。刚刚落地,他便双手乱舞着,惨呼着拔掉了钢瓶塞子自爆了。这一悲剧大大刺激了我们,只可惜是往不好的方向发展——眼看着大家的士气就低落了下去。

    就在我们苦苦抵挡的时候,右侧的山上传来一阵树木倒下的杂音。我们三大队正守这边,大队长举起望远镜一看,立即喝道:“向后射击,火焰手蹲下,准备上刺刀!”他话音才落,一个怪物就冲天而起,从林中跃了出来。离得最近的俩中队立即出现了sao动,除了中队长外全往后跑了——这大概也是启用学生部队的必然可笑之处:士气和坚守力极差。

    我突然感到大腿发软,只得半靠在墙上向怪物射击。它根本不理会我们这边的火力,径直向喷火的四中队长冲去,一爪就把他拍得倒飞了过来。谭康和郭光七手八脚地把他抬到了后边,也不知能不能活。我瞅准了它攻击完毕稍微一顿的机会,速射了三发,其中一发打中了它的眼眶。这个部位它总算是有感觉,立即倒地抽搐不已。两个火焰手冲上去猛烧一气,它承受不了近距离的火焰直射,跳下了城墙去。这一下受创颇重,没再动了,也不知死了没有。

    我们还没顾着喘气,大队长已经下了撤退命令。那边俩大队开始整队进装甲车撤离,我们在最后边,还得压制下面那个不断上窜下跳的怪物。等其他两个大队的车都开动了,我们才匆忙进入装甲车往回开。下面那个我们打了三个小时都没打死的怪物一下子没了压制,冲到铁门前,几下猛撞就撞开了,也跑上公路来追击我们!

    我们一个中队三辆车,走在队伍的最后。坐在车里,都感受得到后边公路震动得厉害。四、五小队坐的三号车的四〇式机枪射击声不住传来。我们队长升起潜望镜一看,直嚷道:“咱们跑得真是时候啊,后面来了一串了!”大伙都来了个集体面如土色,各自只默默祈祷别翻车或者抛锚什么的。好在那些怪物的速度比不上全速的装甲车,而且三号车的压制射击比较有效。等我们上了过桥的大路,怪物已经不在我们的视野中了。大伙几乎连滚带爬逃到了引桥路口,结果因为过来的部队都在撤退,又都跑得快,近百辆装甲车互相堵车……

    遇到这样尴尬的情况,真是哭也不知道怎么哭了。经验比较老道的一大队自动让出了位置来,在公路上把装甲车摆成一线,车上只留机枪手,其他的都下车借车掩护准备迎击。我们这些新兵居多的大队就比较窝囊了。甚至见到不少人开始往长江走去,似乎以为可以游过五公里宽的江面逃生?一大队的大队长很有经验,他用喇叭对那些人吼了一声:“那些家伙会游泳,而且绝对比你们游得好。”那些人就全跑回来了。有些在筛糠、有些在观望,还有些躲进装甲车里等死。

    要疏通交通并不难,关键是怪物没给我们甩下多远,时间不足。桥口才疏导完毕,上去没到一个大队,怪物就追上来了。远处烟尘弥漫,大地震动,似乎有千军万马之势。一大队的车载机枪全部开火了,但丝毫止不住怪物的来势。我们候在倒数第二上桥,等于是一大队的预备队。大伙中颇有面白唇青不住筛糠的,多数还是脸色发青地举起枪来准备第二度冲击。不到半分钟,怪物们已经冲到了一大队面前,途中只有两三个被密集的重机枪打倒。漏过了的就冲了上来猛撞到一大队装甲车上。车后的一大队预备队在缝隙里猛射,火焰兵也烧了一气,才把怪物打了回去。可是中央的两辆装甲车已经给撞歪,漏出了中间两米来宽的大口子。怪物再冲上来的话,就直接会和一大队和我们rou搏了。

    正在此时,远处传来几声闷响。随着一阵尖啸,怪物所在处化为一片火海。过了个把分钟,烟尘散去时,只见七、八个怪物横尸在不远处,公路给炸出了十多米宽的一个大洞。更远处十多个怪物在火堆中乱窜乱跳不已。我们这边都欢呼了起来。我们新兵还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听一大队的在叫:“军舰早该这么支援了,漂亮!”谭康立即反应过来,给我们解释说肯定是燕子矶海军基地的军舰开到大桥附近来支援了。死里逃生的兴奋之余,他也大吹大擂了起来,说得好像燕子矶基地是他家开的一般。

    趁着军舰给我们扫尾,我们乘上装甲车狼狈逃回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