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二百零一章mdash;mdash;钢铁炼狱:一战(2)

第二百零一章mdash;mdash;钢铁炼狱:一战(2)

    现在我们来看看波斯尼亚危机。

    巴尔干地区,位于欧亚交界之地,直插地中海,掌握着地中海和黑海的海上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中世纪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将巴尔干半岛纳入囊中,统治了数百年之久。但是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奥斯曼土耳其逐渐衰落。在当时弱rou强食的世界中,他的庞大的地盘就成了欧洲列强眼中的珍馐美味。而战略位置重要的巴尔干地区,则受到了其他大国的激烈争夺。

    奥斯曼土耳其衰落之后,它本身对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力就急剧减弱,再加上欧洲列强的干涉,使得巴尔干地区诞生了很多新的民族国家,比如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等,这些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在巴尔干进行争夺。所以巴尔干地区就是一块香喷喷的rou,无论是谁,无论体量如何,都想过来分一杯羹,来咬一嘴rou。

    奥匈帝国是波斯尼亚危机的主角之一,奥匈帝国是一个二元制帝国,前身就是奥地利。后来,奥地利国内爆发政治危机,为了化解危机,结果就成立了一个二元制帝国,也就是两个国家,各自有各自的一套政府班子,只不过是最顶上的国王还是一个人。奥匈帝国想吞并名义上仍属于土耳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两个省份。其实这两个省份早在1878年就已经在奥匈帝国的统治这下了,只不过名为“代管”。奥匈帝国有着实利,而土耳其只有外皮。现在奥匈帝国觉得这样不过瘾,应该把这个“代”字给去了那才叫痛快,想面子里子都要了。

    而土耳其也很配合,给了奥匈帝国这个机会,在1908年,,已经沦为欧洲资本主义列强的、正陷于半殖民地的奥斯曼帝国境内爆发青年土耳其党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独裁统治。紧随政变而来的,自然就是国内局势的动荡。本来你没事的时候,人家都琢磨着则呢过来抢你的东西呢,现在你自己居然还玩起了内乱,那如果不过来干你一票,那可真就对不起人家列强的身份了。

    当时,与土耳其巴尔干地区接壤的有两个列强,分别是奥匈帝国和俄国。在土耳其内乱之后,奥匈帝国准备拉上俄国,一起去干一票大的,瓜分了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地北部地区的领土。俄国也正想着怎么推行它的南下政策呢,所以,两家一拍即合,达成了秘密协定,俄国同意奥匈帝国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而奥匈帝国则支持俄国要求的黑海海峡的通行权。

    俄国在得到奥匈帝国的保证之后,立马就去游说其他的欧洲大国,比如今后的战友英国和法国。但是,就在俄国正磨破了嘴皮子,求爷爷告奶奶的时候,奥匈帝国却有点等不及了,在1908年10月7日正式宣布将这两省并入到帝国的版图之中。这下俄国人就不干了,说好了我支持你拿这两块地盘,你支持我取得通行权的,结果现在我这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就把这两省给吞下去了?!亲,我就问问你,你在咽的时候噎得慌不?!

    俄国人眼不下这口气,于是就向奥匈帝国提出抗议,并且你不仁别怪我不义,要将这件事捅到国际上去,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解决争端。奥匈帝国这下也不干了,如果真捅到国际会议上,那可就保不准什么个结果了,而且德国在奥匈帝国背后,说不要怂,我一定挺你,如果俄国人敢动你一个手指头,我就帮你灭了丫的!于是奥匈帝国很硬气的表示,我的就是我的,召开个毛国际会议!要开你们开,别叫老子!

    奥匈帝国的兼并,不但引起了俄国强烈的不满,而且也激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因为对这两个省的人民来说,其实在土耳其还是在奥匈帝国都一样,因为都是被奴役,被压迫,本质上没什么区别,而且土耳其还是伊斯兰教,奥匈帝国好得是基督教的。按理说,应该支持才对,但是,有一个小国的出现,影响了这一切,那个小国就是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是新近独立的巴尔干半岛上的民族国家,跟奥匈帝国受奴役相比,还是在自己人手里比较好,于是这两个省的人都强烈的希望,能够并入塞尔维亚,而塞尔维亚政府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想建立一个囊括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内的“大塞尔维亚”,向奥匈帝国抗议,并且向俄国求援,而且还进行军事动员,准备一言不合,拔刀就上的节奏。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当事人之一的土耳其说话了。当时,执掌土耳其的是青年土耳其党,这个党派是倾向于德国的,结果就在1909年2月的时候,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协定,奥匈帝国以250万英镑的钱来买到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宗主权,土耳其正式放弃了两地的宗主权。

    这个条约一签,奥匈帝国的底气都更足了,连原本看场子的土耳其都答应了,那轮得着你们在这说三道四啊?在3月份,德国还向俄国发出了威胁,如果俄国不承认奥匈帝国读这两个省份的占有的话,如果还敢支持塞尔维亚的话,那就别怪我们俩翻脸无情了!俄国一看事情都这样了,能怎么着啊。不得不作出了让步,并且按照德国的要求,向塞尔维亚施加了压力,让它别在蹦跶了。塞尔维亚一看自己的大腿都怂了,就算在万般不愿,也只能去接受事实,停止了战争动员和一切反奥行动。并且在3月31日,发出声明,取消抗议。

    就这样,一场几乎导致战争的危机趋于平息,但是塞尔维亚和俄国肚子里都憋着一肚子火呢。波斯尼亚危机,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在波斯尼亚危机之后,则是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这场危机依然是因为当事国内部的纷争所引起的剧烈的国际纷争。在1911年,在摩洛哥的首都菲斯,当地人爆发了起义。这就给了一直试图将手伸得更长的法国一个机会。就好比在也门战乱中,咱们中国出动飞机、舰船,进行撤侨、保护本国公民一样,法国也借着保护本国侨民和财产的理由,发兵摩洛哥,直接就占领了菲斯。

    法国的这个动作,让德国有点受不了了,要是让法国人占领了摩洛哥的首都,那以后摩洛哥干什么还不是要看法国人的脸色?不能忍!于是,德国也是以同样的理由派出了自己的军舰“豹”号,开到了摩洛哥的港口城市阿加迪尔。虽然德国是打着保护本国商人的幌子,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德国人这是奔着法国人去的,战争的火药味开始浓烈起来,大战一触即发。

    当时,英国站到了法国人一边,因为在威廉上台之后,德国公然的宣称“德国的未来在海洋”,说白了这就是对大英帝国海上霸权赤裸裸的挑衅。而且德国人还不是光说不做的主,强大的工业能力使得德国有能力建造一支规模庞大的、先进的舰队。在这之后,就是英德两国之间的造舰比赛,当时两国都在建造威力巨大的“无畏级”战列舰。德国人开足马力,而英国则放出豪言,你德国造一艘,老子就造两艘!

    现在,德国试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英国自然是不同意,态度鲜明地站到了法国这一边,并且态度十分强硬。德国面对着咄咄逼人的英法两国,仅凭自己还招架不住,没办法,德国只好做出了让步。在同年11月4日达成的协议中,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地位,并把喀麦隆北部部分领土让与法国(今乍得南部);法国则把法属赤道非洲辖下的法属刚果中南部(今刚果共和国北部)及邻近地区转让给德国,以作赔偿。

    现在,终于没了德国再跟法国抢摩洛哥了,在摆平了德国之后,摩洛哥成为法国的殖民地那是迟早的事。在1912年3月,法国和摩洛哥正式签署了《菲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成为法国的保护国,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在北非爆发了两个摩洛哥危机,每次都表现出德国统治者,也就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大胆敢为,而谋划不足的特点。德国每次都是旨在威胁和打击法国,而得到英国和俄国支持的法国已不在是以前的羔羊了。两次危机中尽管德国一再兵戎相向、杀机必露,第二次危机中德国海军直接示威,然而这都被法国顶了回去,这在俾斯麦时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英国表现出与德国不惜一战的态度,这促使德国上下对英国的恼怒达到了极点。德皇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候所说的“大多数德国人都反对英国人。”在这时看来已经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略显保守了。而英国也不在把德国仅仅当成是假想敌,而是真正的敌人来认真对付。1906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军事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对德作战的合作可能。

    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更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益大。表面上,这种变化似乎也是走向一种平衡,而实际上国际和平是在走一段危险的钢丝,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堕入深渊。这也就使得1905到1912年的国际关系很有那么一点惊心动魄的味道。“每一次危机都种下猜疑和怨恨的种子,使的战争逾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