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二章mdash;mdash;战争之神拿破仑(21)

第一百五十二章mdash;mdash;战争之神拿破仑(21)

    就在皇帝全力准备进攻的时候,卡尔大公也在备战,想着再来一个半渡而击,他以瓦格拉姆为核心,建立了一个长约20公里的弧形防御阵地。之所以将阵地摆成这样,是因为他想着在大军渡河的时候,从两翼展开夹击,来个大包圆。这个想法挺好,但是想要施行的话,需要保证整个防线都要有一定的厚度,因为你不知道法军到底在哪渡河,而且,还需要强有力的预备队,能够及时支援被法军猛攻的防线,稳定局势,只有能达到这两点,这个计划才能实行,而需要达到这两点,需要大量的兵力,卡尔大公手里的部队不够,只够摆防线的,不够支援的,为了弥补这一点,卡尔大公让他的弟弟约翰大公赶紧带着部队赶过来。

    在摆防线的时候,卡尔大公犯了一个主观错误,他认为法军还会像上次一样,还会在阿斯佩恩。但是已经摔过一次跟头的拿破仑怎么可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他亲自考查了地形,最终将渡河地点选在了距离上次渡河点4公里的下游。

    为了能够顺利渡河,拿破仑决定在阿斯佩恩和埃斯林正面用一部分兵力冒充主力进行佯攻,吸引奥军主力,掩护真正的主力过河。6月30日黄昏,拿破仑下令佯攻部队开始大张旗鼓的在上次栽跟头的地方开始渡河佯攻。这次渡河行动非常顺利,守军基本上没怎么抵抗就撤走了,并没有反击,只是在一个劲的加固工事,希望能把法军引到陷阱中。

    就在奥军在那卖力的干着土木工程的时候,法军主力却已经集结在了真正的渡河地点。7月4日晚上9点,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法军万炮齐发,大炮的轰鸣声盖过了雷声,一时间,地动山摇。法军顶风冒雨,渡河渡得十分艰难,但是这样的环境也让奥军放松了警惕,负责守卫的奥军几个回合之后便仓皇撤退,法军渡河成功,等到了第二天上午8点,法军已经有9万人渡过了多瑙河。

    卡尔大公听到法军渡河的消息之后,非常震惊,没想到法军居然从别的地渡河了,而且现在自己的左翼受到了很大的威胁。这样一个问题摆在了卡尔大公面前:到底该不该把法军压回去。如果进攻的话,首先不一定能打得过法军,就算打得过,法军罗堡岛上的炮台也不是吃素的,而且自己原先的计划是防守反击,跟现在的主动进攻差别太大。思来想去,卡尔大公觉得还是按照原计划比较靠谱。

    当天下午6点,法军进抵奥军阵地,有人建议,明天在进攻,但是拿破仑觉得应该当下进攻,因为不知道约翰大公的增援何时回抵达战场。可是,仓促进攻的法军在已经精心准备了很长时间的奥军阵地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天色已晚,法军的进攻又迟迟打不开局面,拿破仑不得不停止了进攻。

    这几个小时的激战,增强了卡尔大公的信心,他似乎看到了另一个阿斯佩恩—埃斯林战役正在向自己招手。

    7月6日早晨,激战又起,法军在奥军左翼的进攻又被打得一头包。拿破仑在视察了战场之后发现,奥军两翼力量较强,但是中央却有些薄弱,因此决定调整主攻方向,进攻战线中央的瓦格拉姆。

    法军在短暂受挫之后,在上午再次吹响了进攻的号角。数百门大炮一起发出轰鸣,猛轰奥军中央。法军各部在炮火的掩护下奋勇前进,猛扑而去。面对法军的凌厉攻势,奥军逐渐抵挡不住,败下阵来、被迫全线后撤。

    眼见战局对己方不利,卡尔大公很着急阿,一方面他竭力让部队坚持下来,抵挡住法军的进攻,另一方面,他焦急地等待着他弟弟的消息,希望他的弟弟能早点抵达战场。等到下午4点的时候,约翰大公的部队还在十多公里之外,而这时,法军的矛尖已经刺破了他的那个弧形防线的底儿,而他手里也没有足够的预备队能够补上这个窟窿,他利用弧形防线围歼法军的计划已经破产。卡尔大公被迫下令全线后退,不是败退,奥军有秩序地退出了战场。

    瓦格拉姆之战,奥军伤亡了32000人,被俘了7500人。为了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法军也付出了27000人的高昂代价。

    此战之后,也把奥地利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一下就给打没了。7月11日,奥皇弗兰西斯派出了信使,请求休战。拿破仑同意了,但是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凡是法军所到之地,都是我法兰西之领土,在和约签订之前,被俘奥军作为人质,扣在拿破仑手里。虽然奥皇很恼火,但是也不得不捏着鼻子给忍了。

    谈判开始了,拿破仑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第一,割地,不但得割给法国地,而且还得给新成立的华沙大公国地,还得给沙俄的地;第二,赔款,要赔给法国1亿3400万法郎的战争赔款;限制军队,奥地利军队人数不得超过15万人;第四,经济,加入抵制英国商品的大陆封锁政策。这谈判有的时候就跟在菜市场买菜差不多,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法国既然开价了,那奥地利就要还钱了。但是拿破仑的性子,摁准了就不准备松口了。奥地利不甘心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双方僵持不下,眼看着就要破裂了,这时候出现了一件事,促进了条约的签订。

    在1809年10月13日,拿破仑在早上阅兵之后,一个穿着整齐的年轻人穿过人群向拿破仑走来。贝尔蒂爱觉得这个人形迹可疑,拦住了他。还好贝尔蒂爱拦住了,要不然事情可就大了,因为这个年轻人是来刺杀拿破仑的。拿破仑亲自审问了这个年轻人,他不明白为什么他要这么干。这个年轻刺客回答道:因为你毁灭了我的国家。拿破仑被年轻人的镇定给打动了,他想着放了这个年轻人,但是这个年轻人的回答却让拿破仑震动莫名。我还会找机会杀了你,这就是年轻人的回答。在被刺杀的第二天,拿破仑召来了负责谈判的大臣,开始放松自己的态度。在拿破仑松口之后,谈判的过程就加速了,第二天,条约就呈到了拿破仑面前,当拿破仑点头之后,《肖恩布鲁恩条约》就此签订。条约内容基本上就是按照拿破仑的意愿,除了赔款从原来的1亿3400万法郎变成了8500万法郎。

    《肖恩布鲁恩条约》签订之后,法兰西帝国更加庞大,它北抵波罗的海,南至地中海,东达涅曼河,西迄比利牛斯半岛,拿破仑除了法兰西帝国皇帝之外,还是意大利国王,莱茵同盟的保护者、瑞士的仲裁者,并且还是荷兰、那不勒斯、华沙大公国等国的“宗主之君”,实际上的决策者和统治者。他的家族成员也都成为这些地区的直接统治者。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国家,奥地利、普鲁士都对拿破仑俯首帖耳,唯唯诺诺。沙皇俄国也是委曲求全,只图自保。拿破仑帝国的强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登上权力之巅的拿破仑再也不是那个穷困潦倒的落魄的科西嘉贵族,也不是那个掌控不了自身的那个小小的将军了,而他对约瑟芬的感情开始有了一丝动摇和犹豫。在他给约瑟芬的信中,再也听不到往日将军对爱妻的声声呼唤,他用很大的篇幅描绘的只是战争,他甚至阻止妻子来到前线看望自己,别忘了在意大利战场上,除领大军的拿破仑呼唤约瑟芬而约瑟芬不愿意过来,这俩人的位置掉了个个。

    约瑟芬也很聪明,她早就已经觉察到了自己的危险处境,因为她不能生孩子,她已经失去了生育的能力。约瑟芬对拿破仑惟命是从等,但是太晚了,已经唤不回拿破仑对她的热情了。拿破仑对徐娘半老的约瑟芬已经没多少兴趣了,万人崇拜的皇帝身边围满了一批批年轻貌美、充满青春气息的女子。皇帝的风流韵事不断传出,约瑟芬无可奈何,唯有以泪洗面。

    拿破仑的情人为拿破仑添了两个男丁,但是都名不正言不顺,他的强大的帝国必须有一个合法的继承人,他曾经想把弟弟路易的儿子过继给自己,可是在波兰战役的时候,这个小王子夭亡了。这件事让拿破仑很伤心,也更加坚定了他离婚的想法。

    约瑟芬害怕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在1809年11月30日,拿破仑提出了离婚,约瑟芬悲痛欲绝。在12月15日,在帝国所有大臣和皇帝全家的见证下,帝国的皇帝和皇后结束了两者之间的婚姻。

    现在婚也离了,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去为皇帝,去为帝国寻找一位新的妻子,新的皇后。但是拿破仑已经不是15年前的那个拿破仑了,他现在是一个庞大帝国的皇帝,是欧洲的主宰,他的权势和荣誉达到了顶峰,他的新娘必须是一个大国的公主,只有这样的新娘才能配得上他的身份和地位,也只有这样的新娘才能使他的帝国势力更加强大,基础更加巩固。

    那这位新的皇后,究竟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