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三不管
; 方应物一行六人住进了米脂县银川驿,就停留下来不走了。免费电子书下载....:现如今边境有战事,他们几个连游兵散勇都称不上,又何苦冒着风险赶赴榆林?所以就在米脂县一边休养,一边等待前线消息。 不只他们几个,很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前往榆林的人都停在了米脂、绥德,等待战事过去。 却说这傍晚,吃过饭后在院中纳凉,方应物便对孙小娘说起了故事。讲的是杨家女将传说,特别重点讲了烧火丫头杨排风扮猪吃虎逆袭的故事。 对同样习武的孙小娘而言,这故事代入感十足。她坐在小凳上,双手托着下巴,明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听得甚是入迷。 不知过了多久,却见牛、马二校尉从外面回来,嘻嘻哈哈的很是神清气爽的样。 方应物停住讲故事,瞥了瞥牛头马面,语气很轻蔑的对孙小娘道:“这两人,八成是花钱找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去了,在下真是耻于为伍。” 孙小娘闻言抬起头,扫了牛马两个小校几眼,目光里同样充满鄙视。真是有对比才有差距,相较之下还是方相公品行优良、值得欣赏,不愧是来自南方的读书人。 牛校尉脸面挂不住,嚷嚷道:“方秀才不要在别人面前乱开玩笑,你哪只眼看到我们去鬼混了?” “不用看也知道。”方应物没有理睬牛校尉,继续对孙小娘说:“这俩人鬼混也就罢了,时间还如此之短。更是可鄙!” 孙小娘重重的点点头,下意识的同意道:“嗯!” 随即她忽然醒悟过来方应物话里意思。登时脸面红得发烫,女儿家怎能和别人谈论这种羞人话题?她不好意思继续呆下去了。捂着脸起身回了屋。 一连在米脂县住了三天,从北边传来消息,道是寇边的达贼已经退走了。对此方应物早有预料道:“按惯例,秋冬季节才是达贼南下时候,这次八成只是试探。目前应该暂时无忧,可以出发了!” 到了次日,方应物一行六人两车便离开了银川驿。在驿站门外,又遇到了那引导他们入住的李姓老驿卒。 方应物饱含深意的对李老驿卒道:“我以为,朝廷应该给你老人家发一面金书铁券。上书四个大字世袭罔替!” 其他人都以为方应物拿老人家打趣,齐齐哈哈大笑。一个驿卒这种苦哈哈的差事,还值得朝廷特意让他世袭罔替么?简直荒谬之极。 方应物很没有知音的长叹一声,历史就是这么荒谬。 出了米脂县,道路旁边有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方应物看了看地图,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无定河。 文人情怀涌上心头,方应物忍不住吟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马校尉打了个冷颤。哀求道:“求方秀才不要念了,在下如今就害怕你说这种话。” 慢慢走了两日,第一天住在鱼河驿,第二天住在榆林驿。第三天方应物终于到达了榆林城。 这榆林城东边是驼山,西边是榆溪河,城池依半山而建。周长也有数里。由于地势原因,全城是南北长、东西窄的格局。 榆林城里。以南北纵穿全城的中央大街为界线,东半城多是军民住宅。而各种衙署大都集中在西半城。 不要以为这是边塞小城,榆林城里所有驻军、户口加起来,人口也有数万之多,比得上繁华江南一个普通县城的规模了。 而且榆林城的衙署密布,其密度能够与一个内地省城相比,所以常常号称西北巨镇,是大明九边之一的中心城镇。 方应物一行人从榆林城南面的怀德门进了城,便与孙氏父女告别。但方应物也与孙敬约定好,等他安置妥善后,便设宴答谢孙氏父女一路相救护送的恩德。 其后方应物与牛头马面二校尉连续穿过几个南门集市,一路打听着向西城走去。 他们要找的,是榆林卫卫所衙门。牛马二校尉解送方应物到榆林,是从锦衣卫领的勘合,卫所对卫所,到了这边当然要找榆林卫。 何况在这种边镇地方,是没有榆林县榆林府之类的设置,榆林卫就包办了地方管理政务。 这种情况叫做“实土卫所”,与内地那些不管理地方事务的“非实土卫所”是不同的。 到了榆林卫卫所衙署,又被领到卫所经历司。一个严姓七品经历接见了牛马二校尉和方应物。 牛校尉将勘合递上去,严经历仔细对照过,然后抬起头道:“前些日,确实收到了从京师锦衣卫移送来的公文,看来是不假的。” 牛校尉抱拳行礼道:“在下幸不辱命,将方应物解送到贵处。如若无误,便请严大人赐下盖印回函,也好让我等二人返程。” 严经历笑道:“牛校尉莫急,虽然你辛苦了一趟,将方秀才送到敝处,但却不该由敝处接收。” 牛校尉很不明白,“这 是何意?” 严经历便答道:“公文上写的明白,天下诏曰:发延绥镇服役。敝处这里是榆林卫,延绥镇却另有他处。待本官将公文移送到延绥镇总兵署,叫那边接收方秀才便是,你看可好?” 牛马二校尉面面相觑,便点头答应了,管他什么名头,反正只要有衙门能接收就好。 方应物本人更是无所谓,到了这边疆,榆林卫也好,延绥镇也好,在哪里服役不是服役? 随后两校尉又押着方应物出了卫所衙署,带着公文向延绥镇总兵署而去。 榆林卫和延绥镇总兵确实是两个不同系统。榆林卫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地方管理和军务、后勤工作,而延绥镇总兵官主要职责是cao练营兵、领兵作战。 不只本地,大明所有边镇地方。都是如此搭配的,都司卫所和镇守营兵两套系统并行。 不过以前都司卫所地位高。而现在则是总兵官地位高,位在都指挥使之前。某种程度上。总兵官在武官里的地位类似于文官里的巡抚,都是分量极重的差遣官。 延绥镇总兵署距离卫所不远,方应物一行到了总兵署,自有坐衙中军官接见。 这中军官看着榆林卫移来的公文连连苦笑,“方秀才乃是有功名的文人,又出自江南名门,可敝处这里都是粗人,最多也就是会写写文书而已。 所以方秀才在敝处这里服役,实在有些不合适。只怕是委屈了。想来想去,敝处不便收留方秀才。” 牛校尉不满道:“卫所不收,延绥镇也不收,难道要我等将方秀才重新带回京师听候处置么!” 中军官答道:“牛校尉听本官一言,在榆林城里,冠有延绥镇名号的不只有敝处,还有巡抚衙门的名号也是延绥镇,你们可以将方秀才送到那里去,一样可以就此回复。 再说以方秀才的身份。去巡抚衙门正可谓相得益彰,总比在敝处军营这里强得多。” 牛校尉偷偷问方应物:“这边让你去巡抚衙门,你意下如何?” 方应物暗暗想道,这中军官的话也有道理。以他的身份去文官衙门更舒服一些,确实比在军营和一群大老粗厮混要好得多。 更何况从名义上讲,巡抚应该是地位最高的。又可以不用亲临战阵,跟着巡抚混最安全也最有前途。 方应物便点头道:“那就去巡抚衙门。” 于是牛马二校尉又押着方应物出了总兵署。打听着向巡抚延绥镇都察院衙门而去。一刻钟后,便找到了地方。 不过这巡抚都察院衙署大门紧闭。不见有人影,十分奇怪。牛校尉上前去叫门,却从小门里闪出一名门官,与牛校尉说了几句话。 牛校尉走回来,满脸无奈的对方应物道:“方才门官说了,延绥镇巡抚丁中丞刚刚因为丁忧缘故离职。 听说朝廷已经任命了新的巡抚,但眼下还没有到任。现如今巡抚衙署里没有能做主的,所以封衙不办理公事。” 方应物愣了愣,连巡抚衙门这里也不行么,那他还能去哪里? 没人肯接收不意味着他成了自由身,边镇都是军事管制区,若没有衙门接收自己,那自己吃什么喝什么? 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巧合,但不可能处处是巧合! 方应物细细回想起来,忽然觉得榆林卫和延绥总兵署都是不愿意接收自己,所以才故意把自己当个皮球踢来踢去!最后踢到巡抚衙门这里,却又是闭门羹。 想至此,方应物颇为恼火。自己好歹能书会写、有谋有略,上得厅堂入得书房,乃是堂堂一名浙江廪生。怎的就没人要了?难道只被众人看做毫无用处的大麻烦? 马校尉很实诚的答道:“方秀才你确实是个麻烦人物,若收留了你,十分不好办,换谁也头疼。 如果对你重一些,只怕有辱斯文,别人看你这细皮嫩rou样也吃不了什么苦。再说你并不是囚犯身份,还有功名在身,又有那样的父亲,不好当苦役奴才驱使。 若要对你轻拿轻放,可你又是天钦点发配到延绥镇服役的,谁知道天会如何想? 何况你父又都是名声这么正直的人物” 方应物来之前,本来很是自我催眠过,克服了被发配的低落心理,鼓起了在边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在这文化素质普遍很差、除了几名文官之外就没什么正经读书人的边塞军镇,他这种高级秀才不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但起码也应该是个稀缺型人才啊! 但万万没想到,初来乍到便成了被推来推去的三不管麻烦人物。一时间感到前途灰暗,方应物站在道边愤然道:“难道延绥镇一千多里地面,除了卫所、总兵、巡抚,就没别的衙门了?” 旁边有个军官模样的壮汉路过,恰好听到方应物这句话,便顺口答道:“当然有的,还有延绥镇守太监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