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铁十字在线阅读 - 第十八章 不可能的任务(2)

第十八章 不可能的任务(2)

    华盛顿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策略,连续出动客轮、医院船或其他民用货轮从日军手中利用“赎买”政策救来了上万人,同时基本用的是滞销货物和其他剩余物资冲抵的费用。

    堀悌吉当然能看出美国的用意所在,但美国的滞销物资对日本而言就是有用物资,所以他没有表现出勃然大怒或者断然拒绝,而是让人根据滞销情况压低了折算价格,那意思仿佛在告诉美国人:来吧,你有多少滞销物资我都包了。

    虽然平民还在源源不断地往西海岸送,但夏威夷士气已跌落到非常低迷的状态,特别是冢原把第一次夹杂在伤兵中的权势人物“归还”后,更是激起了全体官兵的反感。眼看平民一天天逃出去,夏威夷的包围圈没有任何动摇迹象,要解围更遥遥无期,有人开始利用各种关系哀求华盛顿,能不能把军队也赎买走?

    对后一点,与绝大多数日军将领不同,堀悌吉是能欣然同意的:他的目的在于占岛,要美国俘虏干什么?养着他们还得耗费兵力、耗费给养!

    可杜威能下令赎买平民却不敢下赎买官兵的命令这是完全两种性质和意义的事,如果连包围圈里的官兵都能赎买,那还打什么仗,趁早和平了事。

    杜勒斯与他的态度截然不同,认为如果能把官兵和平赎买下来,哪怕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和全部装备也在所不惜任何时候人都是第一位的!如果这次能把普通士兵也赎买下来,那原先华盛顿专注于救援军官的不良声誉也能得到缓解。甚至他还暗示救援民众的红十字与日本接触,试探性地提出了“如果军队官兵就地退役化为平民能否赎买?”的问题,得到了日本“积极”应。

    两人争论的态度在陆军内部引起了激烈反弹,克拉克认为可行,麦克阿瑟激烈反对。

    马歇尔的表态最有意思:“如果总统为挽救官兵的生命而痛下决心,那陆军愿意付出惨重的名誉代价并发誓一雪前耻”

    这话听着很拗口,实际意思很明确:如果总统强行下令赎买陆军,陆军虽不“高兴”,但会硬着头皮接受;如果让陆军自己提要求,这万万不可行。

    杜威的用意也很明确:就是让参联会自己提要求,他作为总统出于人道主义,“勉为其难”地审批答应。

    至于定什么价格、怎么赎买、钱怎么出,那是技术性问题,不是原则性问题。

    这是双方都不愿意承担责任的真实写照,偏偏一个个说得很冠冕堂皇,海军在旁边冷眼旁观他们既不赞同赎买,也不能公然表态让陆军为保卫夏威夷而流尽最后一滴血,毕竟是因为太平洋舰队全军覆灭而导致了目前的困境。

    当然,所有人都同意,与赎买比较起来,全员战死或者大部分投降走进战俘营的局面更不可取。赎买虽然事实上让出了夏威夷,但不等于放弃夏威夷迟早有一天还是要予以收复的。

    在华盛顿养病的杜鲁门,面对前来探望他的陆军将领隐晦地提到有关情况,讥笑说:“杜威先生不是一再不遗余力追求和平,挽、保护美利坚军队生命吗?怎么,现在让他付出些个人名誉代价就受不了?要知道,根据美国宪法,他可是三军统帅,哪有统帅等待下面求情的?如果统帅根据请求而不是依据职权主动决策,那他在统帅些什么?这点上,杜勒斯先生比他有远见、有担待得多,他是实实在在地在做事情,不计个人名誉地在为国家找出路,现在我是国务卿先生的粉丝。”

    联想到杜勒斯“联俄”、“引红”、“赎买”、“议和”等一系列动作,一干人等均深以为然,会心地连连点头前总统意见还是很明确的嘛。

    这批人走后,他的太太问他:“哈里,您真这么想?”

    孰料杜鲁门冷笑一声:“一群厚颜无耻之辈!美利坚能打赢才有鬼!我提前退选真是太明智了”

    “那你?”

    “我的病再修养几天就好了,我还年轻,还有机会4年后我不过就是64岁,很多政治家都是在这年纪才当总统的,46岁的政治家想要连任总统,还是太嫩了些”

    至于46岁说的是谁,不问便可知了。

    现在米切尔真的很烦,一方面是华盛顿的催促;一方面是他不想打的态度,这一点连参谋长休伊特也看出来了这位长官压根就没想过现在和轴心在加勒比海中决战。

    当然,他不会说对方“贪生怕死”这种浅薄的指责,哪位将军不是在枪林弹雨中成长起来的?当初对日本的第一次反击不就是马克米切尔带着杜立特和大黄蜂号前去空袭东京么?更何况,他也见识过了“勇往直前”的巴顿和哈尔西,下场都不是很理想,所以他对决策有着本能的敏感这不是普通的决策,这是事关大西洋舰队生死、事关数万海军官兵生死的决策,能轻易孟浪么?

    “现在不打是不行了,华盛顿步步紧逼、陆军的口气一天比一天差,尼米茨长官这里也承受了太多压力。”休伊特劝道,“不管怎么样,舰队继续待在佛罗里达一线是不可取的,会被人认为是过于胆怯。”

    这个建议米切尔听得进去,他点着海图道:“我准备去波多黎各。”

    “不是牙买加?”

    米切尔摇摇头:“牙买加离德国舰队太近,我们能侦查到对手,对手同样能找到我们。”

    他解释道:“由于目前的海域特点,轴心舰队只能沿着南美北部,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和格林纳达一线撤退,这是我们的机会。”

    休伊特很快明白了他的想法:他不想去打迎头截击的战役,那样太冒险,他只想去打一场尾追战争。如果尾追的话,大西洋舰队主力去波多黎各就容易理解了,如果德国舰队要返本土,则从波多黎各出发的尾追速度更快;如果轴心舰队要去巴西和阿根廷,从波多黎各出发比从牙买加出发更便利。再不济,海军还可以掩护物资船队为累西腓守军提供支持。

    他点点头,原则上表示对这个调整的认可,实际上是对尾追战术的认可。

    3月8日凌晨2点,庞大的大西洋舰队主力调转航向,开始向波多黎各驶去。

    就在大西洋舰队调整航向时,已接近孟菲斯一线的斯科尓兹内也在对下一步行动计划进行修正。

    自从顺利通过第一个检查站后,后面连续两天皇帝号都顺利通过了检查站,波澜不惊。他的观察很仔细,发现检查员对货物检查很不仔细,而且更多是认熟,像老杰克这样的熟面孔在他们眼中就是畅通无阻的通行证,甚至第三个检查站上的检查员连船都没上,老杰克露了下脸,通报了货物后就挥手让皇帝号走了。

    这让他意识到美国目前对内河航运的管理是十分松懈和官僚的,甚至超过了对边境管理的散漫,这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既然内河如此松懈,为什么不沿着河一直走下去?地图上田纳西河明明能直通到橡树岭附近的,为何不继续顺流而下而要在哈利肯米尔斯仓促上岸呢?虽然上岸后距离目的地只有300多公里,但这300多公里全是忙碌的公路,暴露风险是很大的,还不如绕个大圈走水路。

    经过对老杰克多次旁敲侧击的打听,他终于明白了缘由:田纳西河在哈里肯米尔斯到迪凯特维尔这一段大约70多公里的航道中,由于浅滩弥补、水深不足的缘故,不太适宜通航,类似皇帝号这种500吨级船只是过不去的,所以基本上船只都到哈里肯米尔斯一线就上岸了。

    但500吨级过不去并不意味着200吨级、100吨级过不去,只要穿过这段70多公里的狭窄、危险航段,特别是过了萨凡纳之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所以斯科尓兹内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皇帝号能够畅通无阻地抵达哈里肯米尔斯,他准备在那里雇佣或者干脆购买一条小船,走水路去橡树岭

    ps:要合理搞破坏很难很难啊,脑瓜都想疼了,求安慰

    :,,gegegeng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