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
大地上生长着树林、灌木和丰盛的野草。虎、豹、狼、熊等野兽出没于森林和山野中。那里还有大象、犀牛和梅花鹿等。原始人用木棒和石器同野兽作斗争,过着狩猎生活。开始吃生rou和野果。后来发明了火,就把食物烤熟来吃。慢慢地又学会了把捕来的鸟兽驯化饲养,变成了家禽家畜。开始有了畜牧业。以后又学会了把野生植物栽培变成庄稼,因而有了种植业。种植业搞起来了,于是就存在一个同水旱等自然灾害作斗争的问题。“大禹治水”就是我国流传最广的故事:相传在五千年以前,尧在位时,黄河流域“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伤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面对严重的水灾,尧即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对策。四方部落首领首推鲧去治水。鲧花了九年时间也没能制服洪水。原来他的治水方法不对头,只知“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堤坝,水灾反而越闹越凶了。舜接替尧当部落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视察,发现鲧办事不力,治水无方,即将其治罪处死,并命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接受了父亲的教训,采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群众,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奋战,终于把洪水引入大海。在十三年的漫长岁月里,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龙门山,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酿成水灾。禹亲自到实地察看地形,便带领人们将龙门山开凿了一个大口子。使河水畅通无阻。禹由于治水有功劳,后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夏代以后,农业上大规模垦殖,人们伐木、烧山、驱赶野兽。周朝以后,人们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烧炭,建房。驱赶野兽,放牧,甚至为战争而毁林。由于森林的减少,干旱现象也就日趋严重。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不是洪水内涝,而是干旱。以排除积水为其功能的我国古代沟洫,不能不为灌渠的兴起所取代。当时,干旱的秦国,沟洫无水可排,也无水可蓄,商鞅就干脆把它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灌溉渠道。战国时期,著名的灌溉渠道工程有期思——雩娄灌区、都江堰、郑国渠等十多处。都江堰,灌溉成都平原万顷田。郑国渠可灌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远古时期至周朝以前的自然灾害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于人类刚刚由原始猎狩生活转为畜牧、农耕生活,大自然还基本上保持原有的现状,原始植被遍地,森林茂密,野草丛生,野兽成群出没。那时,又正值地质史上最近一次冰河期的结束。大地回暖,气候湿润,地形复杂,江河无水路,百川无堤防,沼泽无障碍,故遇暴雨,洪水横流,泛滥成灾。“大禹治水”传说实际上是人类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与洪水作斗争的缩影。 2.极为简单的农业活动对灾害缺乏敏感性。饲养业是刚刚处于将野兽驯化为家畜的阶段;种植业上刚刚将野生的狗尾草培植为粟,将野菜培植为蔬菜,野果培植为家果这样一个漫长的过渡时期。籽入土而待收。多种少收,或有种无收。作物对水分要求不严格,对其他自然灾害更不敏感。所以,一般传说。也仅有洪水灾害的体验。 3.即使发生了自然灾害也无史料可查。因为文字还处在“甲骨文”时期和汉字成形时期,语言还没有规范化,人的思维能力还极有限,不可能有什么文字记载。因此,即使发生了各种自然灾害,人类也是朦昧无知,无所认识。仅有对“洪水”和“猛兽”的直观认识而已。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所著《管子》一书,其中《度地》篇中已提到水、旱、风雾雹霜、疠、虫等害,说明先民们已突破对洪水猛兽的传说,而开始对五种灾害有了初步认识。这是灾害学上一个起点碑。 二、两汉、新莽、魏晋、南北朝:旱、水、虫、饥、雹、风、疫、地震八灾搔扰 我国的两汉时期,即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历时426年。这期间有一个王莽篡政的l5年。此后是60年的三国鼎立时期、155年的两晋时期和历时161年的南北朝大分裂时期。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我国农业不断地向前发展。汉朝统治阶级非常重视农业。汉朝代的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国家向农民提供一定面积的土地。官僚贵族占有较多的赐地,通常由农民耕种,再从农民那里按收成的比例征收土地税。由于人口增长,加之官僚机构庞大,连年战争。政府越来越感到土地不足。因此,极力向西开拓边疆,实行屯垦戍边政策,由内地向边疆大量移民,使多数牧区转化为农耕区。森林、灌丛、草原受到前所未有的大破坏。黄土高原的原面、陇南的河谷以及河西走廊的绿洲等地的天然植被基本上荡然无存。到三国时期,北魏统治阶级采取了登记户口,设立三长,奖勤罚懒,实行均田制,兴修水利,减轻赋役,整顿租调等政策,自然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封建割据,战争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人们不能安居乐业,人口大减。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只有1600多万人。农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变,加之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加深,农业上自然灾害种类多了,计有旱、水、虫、饥、雹、风、疫、地震等八种以上。据史料记载,在西汉至南北朝这个785年当中,共发生水灾162次,平均每4.8年一次;旱灾第179次,平均每4.3年一次;风灾50次,平均每15.7年一次;蝗灾87,平均每9年发生一次;饥馑56次,平均每14年发生一次;雹灾52次,平均每15年一次;霜灾24次,雪灾15次,冰灾1次;地震241次,平均每3.2年一次:人疫46次。牛疫5次。 这段历史时期自然灾害有以下六个明显的特点: 1.水旱灾害交替,抗灾能力小,一旦遇灾,灾民遍野,乃至相残。人口增加,农业生产发展了。人们的生活非得仰赖农业丰收,但无抗灾的设施,遇灾则无力自救。例如汉元帝初元元年五月,渤海水大溢,秋九月,关东十一个县涨大水,造成饥荒,民多饿死,琅琊县有人相食。东汉献帝兴平元年,三辅大旱,自四月到七月。是时,谷一斗五十万,麦豆一斗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晋武帝大康二年六月,泰山、江夏大水,泰山流三百家,死六千余人。江夏大水,泰山流三百家,死六千余人。江夏亦死了人。晋孝武帝太元八月年、太元十八年,始兴、南康、庐陵涨大水,平地水深达五丈。 2.蝗灾严重,且常常是两灾并发。据史料,这段时期发生的87次蝗灾,其中就有18年是旱灾与蝗灾并发,夏有4年是水灾与蝗灾并发,夏蝗多于秋蝗。由于当时蝗虫有发生的环境条件,无扑灭的好措施,常造成大发生,成群迁移为害,所到之处,为害甚烈。汉武帝太初元年八月,关中蝗虫大发生,从东方飞到敦煌。汉平帝元始二年四月发生蝗灾,到了秋天,河南竟有二十个县遭受蝗灾。东汉安帝永初六年三月,有四十八个县受蝗灾。晋愍帝建兴四年六月发生蝗灾,至冬十月,京师闹饥荒;斗米值二两金,人相食,死者大半。梁敬帝太平二年,陈武帝永定元年,北齐文宣帝天保八年,北周孝闵帝元年、明帝元年夏至九月,北章河北六州、河南十三州、畿内八郡大蝗,飞至邺,遮天蔽日,声如风雨。 3.饥荒降临,景况悲惨。此期的56次饥馑,景况是十分悲惨的。汉高祖二年六月。关中发生饥馑,斛米值万钱,人相残食,朝廷令民到四川谋生。新皇帝王莽天凤四年,荆州发生饥馑,民众只好到野泽地挖野荸荠充饥。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七月,洛阳因旱灾引起的饥馑,一斤黄金只能换到五升豆子,造成人吃人。晋愍帝建兴四年冬十月,京师发生饥馑,斗米值二两黄金,人相食,死者大丰。公元501年三月,北魏青、齐、徐、兖四州发生******,饿死一万余人。
4.瘟疫流行。死者甚众。古代医疗条件差,发生流行性传染病,一染十。十染百,很快传染开去,不可收拾。例如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四年,会稽发生瘟疫,死者万数。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发生瘟疫,魏文帝写给吴质的一书信中说:“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魏陈思王描绘当时的疫情情景是:“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举族而丧者。”晋武帝咸宁元年十一月,京师发生瘟疫,死者十万人。由此可见当时的凄凉景象。 5.地震灾害频繁。这个时期发生241次地震和16次山崩。其中有31次地震发生在京师地区。文献记载地震有“地动”、“坏城垣”、“山崩水出,坏城郭室屋”、“杀人”、“蓝田地沙石壅坝水”、“岸崩,江水逆流”、“地裂压杀人”、“丘山陷”、“地坼裂,水泉涌出”、“飞泉涌出”、“地陷裂”、“水涌井溢”、“隐隐有声,屋瓦摇”、“有声如雷”、“殷殷有声”、“野雉背雊”等。例如汉元帝建昭二年十一月,齐、楚地大雨雪,深五尺,树折屋坏。结果发生地震。汉成帝河平三年二月丙戍,犍为、柏江地震山崩,皆壅江水。江水逆流,坏城,死十三人,地震积二十一日。百二十四动。有的年成,一年数震。晋武帝大康九年正月、四月,七至八月,九月,十二月,全国有十二处发生地震。晋惠帝元康四年二月,五月,六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全国十八处发生地震。不过。古代因为没有大城市,地震伤人者不多。但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天监十一年,北魏宣武帝永平五年、延昌元年四月的一次大地震,震区包括京师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恒州之繁吁寺、桑乾、灵丘、肆州之秀容、雁门地震陷裂,山崩泉涌,死五千三百一十人,伤二千七百二十二人,牛马杂畜死伤者三千余。算是这个时期因地震而死伤人数最多的一次了。 .6、风灾、雹灾等其他灾害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威胁。如汉高祖二年三月,彭城大风,从西北起,折木拔屋,扬沙石。昼晦。汉文帝二年六月,淮南王者寿春大风,毁民室,死人。汉成帝建始元年十二月大风拔甘泉畤中大木千围以上。 雹灾的特点是雹大惊人。如汉武帝元封三年冬十二月的雨雹,大如马头。东汉安帝元初六年四月,沛国、渤海大风,雨雹,拔树三万余株。汉文帝后七年,雨雹如桃李,深者厚三尺。汉景帝二年秋,衡山雨雹,大者五寸,深者二尺。汉景帝中元年,衡山原都雨雹,大者尺八寸。晋成帝咸和七年五月的一次雹灾,大如鸡蛋,平地三尺,行人禽兽死者数万。面积遍及太原、东平、武乡、赵郡、广平、钜鹿等千余里。树木摧折,庄稼荡然无存。这是历史上记载最严重的一次雹灾。 此期的15次雪灾,有的也挺严重。汉成帝元封二年,雪深五尺,野鸟兽皆死,牛马皆蜷缩如猬,三辅人民冻死者十有二三。王莽天风三年二月,关东一次雨雪。深者一丈,竹子和柏树都冻死了。 三、隋、唐、五代十国“八灾”加重和种类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