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都市小说 - 材料帝国在线阅读 - 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才难得

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才难得

    任飞翰提出的问题,对于秦海来说的确有些敏感了。【】秦海搞出来的那些东西,热喷涂机也好,陶瓷刀也好,多少都带着些作弊的意思。如果没有穿越者的先知先觉,秦海是不可能搞出这些东西来的。但是,能够用来作弊的东西终归是有限的,要想真正做起材料工业,还得靠扎扎实实的投入,这就是秦海进军钢铁领域、石油化工领域的原因。

    这些详情,秦海不会多说,他另有一套更煽情的说辞在等着任飞翰:

    “任厂长,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生活富裕,我早就可以退休了,或者再找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挣一些轻松的钱。但是,人总是要有些追求的,我虽然不是政府官员,只是一个民营小企业主,但我也希望能够为国家的富强做一些事情。

    中国的材料工业状况,我想任厂长是清楚的。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继续深入,钢铁、水泥、化工原料的需求,一定会与日俱增。然而,我们在诸多材料领域,还存在着严重的欠缺,尤其是石油化工方面,长期以来一直都受制于人,这一点任厂长应当比我体会得更深吧?

    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在材料方面仰人鼻息,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这就是我以及我们集团为什么要积极推进大乙烯项目的原因。除了乙烯之外,未来我们还要增加甲烷系、丙烯系、c4系、芳烃系等其他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总而言之,只要是国家需要的化工原料,我们就要生产出来,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工业人的理想。”

    “王主任,是这样吗?”任飞翰感到有些意外,他转过头去。用狐疑的目光看着王鸿生,向他求证道。

    王鸿生点点头,郑重地说道:“任厂长,你与小秦没有接触过,对他不了解。你也许会觉得他这些话太过于唱高调了,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跟你说。我相信小秦的这些话,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你可以看到,最近有不少民营资本都转到南方去开发房地产去了,但大秦集团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把几十亿元的资金投在了乙烯工程上,这一点还不足以证明小秦的志向吗?”

    “可是……”任飞翰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作为一名国企的高管,他一向对于私营企业是很不屑的,认为这些企业只会钻国家的空子。真正要支撑起国民经济,还得靠他们这些大国企。可现在,却偏偏有一个民营企业家在他面前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工业人的理想,而且王鸿生这样的政府高官也在为他背书,这让任飞翰如何能够接受。

    秦海笑了,他说道:“任厂长,你也不必太过为难。我说的话是真是假,你最好亲身去感受一下。事实用于雄辩嘛。这样好不好,你先过来参与一下金塘石化的前期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一下我们大秦集团做事的风格。如果未来你觉得我骗了你,自可离开,我想王主任也会给你有一个交代的。如果你觉得我们的事业是值得你去投入的,那我们集团非常欢迎你的加盟。你看如何?”

    就这样,任飞翰半推半就地接受了金塘石化筹备小组组长的任命,开始全面介入工厂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秦海带着他到华清大学、化工设计院等单位去参加设计论证会。还与他一起到几家石油化工机械厂去洽谈设备制造的事宜。除此之外,任飞翰还受邀参加过几次大秦集团的高层会议,与宁中英、宋洪轩等人见面、会谈。

    随着对大秦集团的了解日益深入,尤其是在与秦海、宁中英有过几次彻夜长谈之后,任飞翰心里原来的怀疑和不屑渐渐地消失了。代之以一种久违的创业冲动。80万吨乙烯,这对于一位长期从事石化工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而言,是一个梦寐以求的大平台,任飞翰一旦解开了心结,马上就把这个项目当成了自己后半生的追求。

    任飞翰对于石化工业的了解,是秦海远远无法比拟的。他迅速取代了秦海在这个项目中的主导位置,开始全盘安排各项工作。他利用自己的人脉,从全国各地招来了一大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让他们进入各个工作岗位。他还以自己的丰富经验,在各项招标谈判中与设备供应商、建设单位等讨价还价,为大秦集团争取到了许多利益。

    建设这样一个大型工程,涉及到的事情可谓是千头万绪。秦海是一个技术天才,但要说搞项目管理,那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任飞翰以及他新组建的团队介入后,秦海算是被解放出来了,他只需要隔三岔五地听听汇报、看看报表,就能够知道各项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不再像原来那样一团乱麻。

    “人才难得啊。”秦海在与王鸿生说起任飞翰的各种作为时,感慨万千。

    “在我们的体制内,有大批这样的人才,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能够做出让人惊叹的成绩。”王鸿生意味深长地回答道。

    秦海敏感地察觉到了王鸿生话里的玄机,他问道:“王主任,你的意思是说,未来还会给我们大秦集团再推荐一批像任飞翰这样的管理人才?”

    “这种事情,还是以自愿为主吧。”王鸿生道,“强扭的瓜不甜,要转变体制内干部对于民营经济的观念,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我可不想成天帮你干这些事情。再说,不是每个干部都像任飞翰那样正直、敬业的,挑选人才的事情,还是你们企业自己去做更好。”

    “哈哈,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王主任是鼓励我去挖国企的墙角了?”秦海半开玩笑地问道。

    王鸿生脸上掠过一丝无奈,说道:“我怎么会希望你去挖国家的墙角呢?可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容我过于乐观。这几年,国企出现大范围的亏损,这其中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一些地方领导、企业领导瞎指挥的原因。我们在努力地扭转这种情况,但有些事情是我们难以做到的。

    以我的想法,与其让这些亏损企业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回到机关里去养老,还不如让他们转到像你们大秦集团这样有活力的民营企业里去继续发挥作用。你应当承认,国企这么多年还是培养出了相当一批人才的。”

    “我明白了。”秦海点了点头,表示听懂了王鸿生的意思。

    在两年前,秦海从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挖走了大量的技术人员,成立了安河材料学院。如今他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技术储备,却又面临着管理人才不足的危机。管理人才的培养,甚至比技术人才的培养更为困难,因为管理一家企业不但需要有专业知识,还需要有长期磨砺形成的经验。由于中国的民营经济还只是刚刚起步,要想找到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只能到老国企去想办法。

    从王鸿生的角度来说,当然不希望看到国有企业里的人才被民营企业挖走。但他也知道,在总设计师南方讲话之后,中国将会全面地走向市场经济,原来受到计划体制保护的众多国有企业将会面临着市场的筛选。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会有一批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但同样会有一些企业惨遭淘汰,面临破产的境地。

    王鸿生不是一个思想僵化的人,他能够接受这种优胜劣汰的结果,知道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他唯一舍弃不下的,是这些老国企里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团队,这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从推荐任飞翰担任金塘石化的厂长这件事,王鸿生受到了启发,觉得把在国企中无法容纳的人才转移到民营经济中去,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无论是国营经济还是民营经济,说到底都是中国自己的民族经济,手心手背都是rou。

    当然,作为国家计委的官员,王鸿生不能主动去推动这件事,而只能对秦海进行一番点拨,让秦海自己去做这项工作了。秦海是冰雪聪明之人,听到王鸿生这样说,他还能不知道该怎么做吗?

    指望国家部委把国企里的干部直接介绍到大秦集团来是很不现实的,毕竟部委不能自己拆自己的台。更何况,部委推荐的干部良莠不齐,秦海也不见得愿意全盘接受。王鸿生给他指出的路子,就是让他用市场的手段去挖人才,这种手段,秦海再熟悉不过了。

    开工仪式过后,金塘石化的建设工作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由国内几家大型石化机械企业联合组成的施工队进驻金塘,在几平方公里的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施工。围绕着金塘石化,金塘市专门开辟了一个化工材料园区,计划吸引数十家化工材料企业入驻,把金塘打造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化工材料生产基地。这是后话,自不必细说。

    秦海在工程现场呆了几天之后,便告别任飞翰、宁默、夏扬杰等人,急匆匆赶往京城。他接到王鸿生的长途电话,说刚刚放开的钢材市场出现了异动,原来估计会在几个月后才开始的钢材市场保卫战,恐怕要提前开始了。(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