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变形
温仕铭所的,陈逸凡昨晚都看到过,他发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记忆里变得很强,很多东西看一眼就记在心中,跟录像机一样,让他无比惊喜。或许,这就是天眼带来的其中一个好处吧! 尽管如此,现在他也还是认真听这家伙讲解。怎么,人家接触这一行的时间长很多,加上这家伙的爷爷是这行的高手,总会有些跟书本不一样的东西。 “然后呢?”他询问道。 见陈逸凡这种表情,温仕铭就知道,刚才这家伙真的是运气所致,让他心里更加不是滋味了。 “然后就是瓷器外壁的竹丝刷痕。你看这里,这就是,也是宋朝定窑白瓷的一个标志。” 他解释:“瓷器坯体是通过旋转加工而成的,在加工过程中,坯体表面会留下很多细密的犹如竹丝的刷痕。虽然其他瓷器也有存在这种划痕,但是定窑白瓷的划痕显得更加纤细密集。” 结合实体学习,陈逸凡发现的确容易吸收很多,频频头。 接下来,温仕铭一边走,一边将最后两个特征简单了下。要是别人,他才没有这种耐心。没办法,他非常需要陈逸凡的那种看似飘渺的运气。 第三就是看瓷器底足,定窑瓷器和其他窑址生产的瓷器有一大区别,就是瓷器底足,相比其他瓷器的圈足,定窑瓷器的底足有圈足和平底两类。 “其实,定窑瓷器的圈足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大圈足和圈足。观察大圈足瓷器的足底,会看到以同心圆形状的竹丝刷痕;圈足则没有。圈足定窑瓷器的足底都很浅,足墙狭窄。这一特征主要出现在北宋中期以后的定窑瓷上。”温仕铭随口道,显得有知识渊博。 最后则是检查瓷器变形与否。 “变形?”陈逸凡满面不解。 瓷器都变形了,那无论在什么朝代,都是劣质品吧?无论是不是古董,恐怕也不值钱,这一还需要注意吗? 然而,陈逸凡昨晚还没注意到这一。 其实,北宋中期以后,人们发明了一种的新的烧造瓷器技术——覆烧,也称反烧,与正烧相对。就是将瓷器柸体反扣在窑具上进行烧造。 定窑瓷器中,尤以碗类器物烧造完成后大多变形。将要鉴定的一款瓷器在桌面上倒扣摆放,就能知道了。 “嗯!变形。宋朝中期以后,被人发明了一种烧制瓷器的方法,叫反烧。也就是将瓷器柸体倒扣起来烧制,如此一来,底部就很容易有变形,只是以正常的目光看不出来,不会影响外观而已。”温仕铭解答道。 “你这么,这种方法烧制的瓷器都是不完美的?” 温仕铭头,这种现象,他以前也是挺奇怪。既然这样,为什么当时的人还要热衷这种烧制方法? 这后来定窑的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将露胎处移至器上,然而裹上釉层的器足在外观上的表现并不那么好,足面总是显得不够平整,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以手抚之,明显地感到凹凸不平,他所目见的北宋定窑圈足器无一例外。 “就目前在市场上所见到的仿定白瓷而言,泪痕现象已可做到,竹丝刷痕亦不难实现,至于器物的变形非人力而可强为,而取决于烧造时的火候窑位气氛等等因素,若以人力做作,不免留下故意造作的,不自然的痕迹。”他继续解释道。 现在只有一还难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完全出于自然,且在目前尚未引起仿造者足够的重视。正是因为这样,变形这一仍可作为鉴定的一个标准。 完,他看了下陈逸凡手中的白瓷。 “对了,这个白瓷,陈兄弟你准备自己收藏,还是出手?” 他的库存虽然很多,但精品有少,看见了,自然就是想要收入囊中。他似乎也看出,陈逸凡暂时还没有收藏的**。 要是了解这家伙的人知道他的想法,肯定要郁闷:哪能精品?只能真品不多好不好?
“你要?便宜给你。反正我不知道什么价格,你随便给个价吧!” 陈逸凡就知道,这家伙肯定会感兴趣。他的确暂时没有收藏的心思。刚刚才摆脱温饱的问题,那里有心思玩收藏?感觉自己还没有如此高端。 “行,那就三十五万吧!”温仕铭直接给了个高价。 如果是酱红黑等名贵的颜色釉,那肯定是不止这个价格,上百万没有太多悬念。毕竟宋朝离现在上千年,东西留到现在,已经非常不容易,何况还是瓷器这种易碎品。更重要的是,那些酱红黑等名贵的颜色釉,在宋朝也是很珍贵的。 起来,这个花盆跟他也有缘,起码他带陈逸凡出来,才被那家伙发现的。 不知不觉,一件跟他毫无瓜葛的东西,又被他硬是扯出关系来,实在是让人无语。 又得到一件宝贝,温仕铭的郁闷也就少了一些,连忙让陈逸凡先等一等,或者自己先去走走。他得先将这花盆拿回车里放着,要知道抱着一个花盆挺麻烦的,最麻烦的还是这东西一不心就容易被摔碎,不能不心。 “嗯!你拿回车先,我随便走走,快一。”陈逸凡头。 又得到三十多万,他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兴奋感。难道这就是别人的,有钱后,钱对人来就是一堆数字?可他好像还不是很有钱呀! 其实,这就是心态的问题。自从有了天眼这种能力,心态从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改变,变得更加稳重更加成熟更加宠辱不惊! 不过,他有苦恼。自己赚了那么多钱,但不知道该如何跟家里表明,让家里人过好。总不能又老板给的奖金吧?太假了。看来,又得好好想一个理由。 当然,这不是长久之计,以后得慢慢找个机会解释,省得麻烦。不过,相关的奇遇自然是不能对任何人的。其实,了也没有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