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回到民国做球星在线阅读 - 第六十八章 外援

第六十八章 外援

    1925年对于广东足球来说,是有着重大转折意义的一年。

    那年发生了省港大罢工,香港华人足球运动员因此纷纷回广州工作或学习。他们业余之时,加盟了广州的的各支球队,于是传播了香港华人球队注重技术、短传为主、边线进攻的踢法。

    而在这之前,广东的足球队盛行盲目长传、单纯高吊冲门的战术。

    广东人学习了香港球员的这种,以个人技术和整体合作为重的战术,认为他它有利于扬广东人灵活、善于思考之长,克个子矮、体质较差之短,并因此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南派风格”,各足球队的实力也得到了加强。

    彼时的中国足球运动,以香港、上海和广东发展得最为蓬勃兴盛。其中,香港华人的足球运动发展得最早。以李惠堂为代表的南华队,为国家连续五次夺得远东运动会足球冠军的时候,上海和广东的足球水平查实还相当的落后。

    那时候可还没有国家队,所以前几届的远运会,都是由香港南华队代为出战的。

    上海方面,华人和洋人各自有自己的足球联赛。皆因华人球队实力不济,遇上洋人球队都只能大败而归。而香港的南华会,却已经在众多洋人球队环绕敌视的情况下,首夺甲组联赛冠军!

    尽管南华队实力高强,几乎就等同于当时的国家队,但是依然输了一场关键的比赛。民国14年(1925年),由中山大学承办的广东省第九届省运会中,岭南大学队战胜了老牌冠军香港南华会队,登上了足球赛的榜首。

    南华队会失败,有它实力下降的一方面原因。比喻李惠堂因为逃婚,出走到上海;又比喻队伍的不少主力因待遇问题而闹分裂。

    然而另一方面,岭南大学足球队的实力其实与对手一样强劲。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在《大总统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中强调:“欲图国力之坚强,必先图国民体力之发达。”此语成为他复兴中华的理想之一,也深刻地影响着岭南大学体育传统的形成。

    岭南大学首任华人校长钟荣光先生历来十分重视体育,强调“学以为人”的思想,培养学生德、智、体、群的全面发展。他采取强制性的体育教育,规定学生每天下午除参加体cao课外,还必须在户外运动一小时,先慢跑再到激烈运动。岭南大学对普及体育十分重视,早期划体育为三部学科之一,还成立了体育委员会,负责日常事宜和体育用具管理,并定期举办学生体育会、全校运动会。

    足球运动在岭南大学开展得较早,1904年岭南学堂由澳门迁回康乐新址,校内即辟足球场,开展足球活动。广州市举办的第一届足球联赛,分甲、乙、丙三个组举行,岭南亦组三个队伍参加。比赛结果,岭南大学所向披靡,全胜而归,三组均获第一名。

    由此可见岭南大学球风之盛,实力之强。

    赤坎体育会请来助脚的外援,就是来自于岭南大学的学生球员。

    回到跑马场,现时正是赤坎体育会召开赛前准备会的时候,可是体育会的成员们一个个都懒懒散散,分座于陈福璧的四周。

    他们分明是没把益智足球队看在眼里。

    说起来,益智的比赛中,体育会曾有人做过裁判,亦传出益智的足球实力不俗。然而体育会足球队里的成员,多是纨绔跋扈之辈,都没把这些裁判的话放在心上,也就没去侦查过敌情。

    体育会对益智的了解,还是一片空白的。

    “宝汉、秋成,虽然首战的对手仅是中学生,但是也请你们全力以赴。这可是一次相当不错的,也是难得的磨合机会。”陈福璧在交代比赛布置时,客气地对两个人做出了特别要求。

    而陈宝汉和麦秋成便正是陈福璧辛苦请来的“外援”,都是岭南大学赫赫有名的足球能人。难得是他们都和洋人踢过比赛,还得到过洋人的赞誉。

    这年代,足球技艺精湛的,多数是家境殷实之人,亦往往是金钱所不能打动之人。陈福璧发扬了刘皇叔三顾茅庐的精神,多费口舌宣扬大义之后,才终于请出了陈宝汉和麦秋成出来辅助。

    听了陈福璧的话后,陈宝汉点头示意明白,此后便不做声了。

    麦秋成则笑着回应道:“足球说到底,还是体育项目,最终比的,还是身体。像益智或安碧沙罗里的中学生,其身体老实比不上我们成人。也不知道联赛的组织者在搞什么,竟然就这样让两支中学生球队混了进来凑数。”

    麦秋成的话,顿时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赞同。

    陈福璧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才转过身来对其余的人等做出吩咐:“本场比赛我们势必会大举压上,早早奠定胜机。吴亚福,你在后面防守的时候,必须要小心翼翼,莫让对手捡到‘死鸡’。”

    “这是当然的!”只见“阴湿四”站了起来,大声应和。“球从头上来,我便顶球出去;人从地下来,我便挤人回去!绝不会让对手占半点便宜。”

    却是陈福璧叫出了“阴湿四”的真名,想是正式的场合,实在不适宜直呼别人的绰号。

    其后,陈福璧又对余下的队内球员逐个交代和嘱咐了一番。这些球员均是连连点头答应,其实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完全心不在焉。某些球员已经幻想着,在比赛后该如何摆酒席庆祝,或者应该怎样向女友吹嘘了。

    陈福璧对于球员们的放松心态不以为然,盖因他也是有相同的念头。说起来他们也算是身经百战了,因此陈福璧预计,即使不小心,真的遇上了什么困难挫折,都不过是小问题罢了,总会有过往的比赛经验可以借鉴,然后用来解决它们。

    随后,陈福璧便开始安排阵容,以及队伍的攻防方针。

    未来的足球比赛在安排战术的时候,总喜欢先确定一下阵型。

    阵型不同,则战术不同。它们有的优于进攻,有的利于防守,有的注重平衡,千变万化,不能无视。

    然后,才是根据阵型分配各个球员的具体任务和职责。

    同一样的阵容,其战术打法却可以迥然不同。前锋之队列、后腰之数量以及后卫之站位,都可以对战术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并由此衍生出很多的风格和流派。

    民国时候的足球,比赛前的安排其实也和未来十分的相似。

    虽然他们只有235阵型一种选择,球员的位置和职责也相对固定,但是比赛起来,所有球队使用的战术打法却并非是一样的套路。他们还是会根据比赛的需要,调整某些球员的运动方式。

    比如南华会代表中国远征澳洲的时候,外媒就对每个球员作出了评价。

    其中,个别球员的评价是这样的:

    左后卫陈苏——是位出色的后卫,但他的缺点是轻出,喜欢带球上前场,因而容易被对方前锋夺下脚下球而造成危险。

    右中卫(右半卫)梁玉棠——敏捷机灵,运球纯熟,善于组织进攻,是球队中场的灵魂。

    右辅(右内锋)叶九臬——在前面不懂射球,在中场常常拖慢了己队的攻势。

    中锋黄柏松——因叶九臬没有做好他的输送责任,而未有发挥最佳水平。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南华会的战术是相当有特点的,他们进攻的时候,阵容是一个3214的形态,类似于334。可见当时的某些强队,其阵容虽然还没有中场的划分,但是却已经懂得利用中场。

    就像现代的4231等阵型的四条线的说法,是由三条前中后线的说法引申而来的一样,三条线的概念,也是在前后攻防两条线的思维下,经久后酝酿而生,并非是一蹴而就,无中生有的。

    像那种什么334或424阵型出现后,才有中场概念的说法,其实完全是错误的。它不是发明或创新,仅仅只是确定或确认罢了。

    然而,现在的赤坎体育会却并非强队,他们过往的对手也不是,所以他们的足球观念自然还是落后的,想当然地认为阵型只有两条线,这就是赤坎体育会只请来了两个外援的原因。

    若是按阵型三条线的习惯,起码会请上三名外援,构成一条前中后都有核心的中轴线。

    于是赤坎体育会的战术也相对简单,让外援之一的陈宝汉打中半后卫,充当攻防的核心;让另一个外援麦秋成顶到中锋的位置,攻城掠地!

    至于球队其余的成员,还是按照过往的习惯,安排到熟悉的位置上。

    在体育会对战术安排乐此不倦的时候,益智的球员正在陈乐的带领下,做着“the11 ”练习法。

    “the11 ”练习法的最大功用,就是防止受伤。而陈乐对球队最担心的事情,就是伤病,归根益智的成员实在太少了,若是有几人受伤,便会影响到排兵布阵。

    因而,陈乐对球队每次比赛前的热身,都非常地重视。

    本场比赛的观众,多是过来支持赤坎体育会的混混痞子,所以他们在看见益智的球员们做着各种奇怪动作的时候,纷纷起哄嘲笑。

    混混们把比赛的场地围得密密实实,可见人数之多,还把益智的支持者们挡在圈子外面,已经无法正常观看比赛了。

    益智的球员们早就适应了被哄,感觉到的差别只是强度不同,所以都能够专心地做着热身运动。

    等到比赛即将开始的时候,热身便堪堪结束。这时候,一向沉迷寡言的邰怡夫忽然笑眯眯地叫道:“杨淼淼,比赛快开始了,你还不快点换上你的战衣!”

    被点名的杨淼淼一脸赤红,跑回了队伍的休息区域内,而其余的益智球员却纷纷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