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如何面对
三井孝宫坐在自己的指挥部里,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都被目前的战局掏空掉了。 作为日本朝鲜半岛内最高的军事指挥将领,他现在已经快要被眼前的战局彻底逼疯了。 数量稀少的日本潜艇根本无法阻止大明帝国利用海上运输来为前线的部队运输给养物资。 获得了物资的大明帝国部队准备充分、攻势如潮,让他的防御部署捉襟见肘,整个日本防线就好像是筛子一样,四面透风。 现在,每分每秒都有日本守军死去,甚至一秒钟内就有很多日军死去……而这些日本守军在用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祖国争取那少的可怜的时间。 日本希望可以坚持到大明帝国的战略企图被其他国家看穿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国际上反明的国家就会施压大明,逼迫大明帝国停止战争。 这是日本方面唯一的精神寄托了——至于说依靠自己打赢这场战争,日本上上下下根本就没有人想过。 包括玉武天皇在内的日本高层,都已经非常清楚,在这种条件下阻止大明帝国占领朝鲜半岛,无异于痴人说梦。 “将军阁下!进攻元山的敌人,已经被守军击退了……”山口次郎一脸疲倦的走进了三井孝宫的指挥部,坐在椅子上说道。 三井孝宫抬起头来,看着墙壁上挂着的战区地图,苦笑着摇了摇脑袋,开口说道:“元山能守多久?山口君,你知道么?” 元山防御体系还算完备,可是现在这些防御体系都已经拱手让给大明帝国了,那些构筑在几年前的防御工事,现如今已经完全过时了。 钢筋混凝土还有战壕铁丝网组成的防线,现在已经变得不堪一击起来,所以元山实际上和安州没有什么区别。 安州在三井孝宫的精心部署下,才堪堪守住了1o天,元山那边最好的预期,也不过就是15天到2o天左右的时间罢了。 山口次郎也知道,元山在被大明帝国包围之后,已经只能当成是弃子,放在那里能拖多久就拖多久了。 日军根本没有力量反击,也没有力量解围元山。所以包围圈内的日本守军,此时此刻只能自求多福了。 不过,看看安州的下场,元山守军即便是求,又能有多少福气呢?估计2o天之后,元山就要永远变成大明帝国的土地了。 “三井将军阁下,我觉得……元山要比安州大上不少……守上2o天,应该不成问题吧?”谨慎的,山口次郎开口说出了自己的估计。 听到山口次郎这么说,三井孝宫微微点了点头,他自己也估计了一下元山的守军能够坚持的时间,和山口次郎估计的差不多。 “2o天……这就是我们防线的时间了。元山一旦被突破,顺川又能守多久呢?”三井孝宫仿佛在自言自语。 日本精锐士兵悍不畏死,这是日本这个小民族的特质之一。可是悍不畏死的永远不是所有人,那些真正被洗脑培养出来的精锐,是会被消耗干净的。 安州可以死守到最后一人,元山可以死守到最后一人吗?即便是元山可以死守到最后一人,可顺川可以死守到最后一人么? 再往后说,即使是这些地方都坚守到了最后,剩下的地方呢?平壤能么?汉城能么? 如果所有的日本人都能够不惧怕死亡,那这个民族也未免太过可怕了一些。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做到全民一致,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如此,没有例外。 三井孝宫自己也清楚,自己这种寸土必争的打法,最多只能坚持到平壤,一旦大明帝国突破了元山还有顺川一线,剩下的日军就达不到之前的坚韧了。 整个防御体系的强度会瞬间下降,不是一种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是一个跳水一样的直线下降。 到时候,防御的日本士兵会意志崩溃,整个防线都会顷刻间崩塌,大明帝国的部队就会长驱直入。 这是大明帝国最熟悉的节奏,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打法。到了那个时候,十万二十万的日军就会被成建制的包围歼灭,一个也逃不脱走不掉。
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已经被打得丧了胆的日本士兵,会成百上千的投降,如同待宰的牛羊一般。 那将是一场灾难,一场日本不愿意看到的灾难,到时候整个朝鲜半岛会在一个月内落入大明帝国之手,而日本将在这里流干最后一滴鲜血。 缺乏人口的日本会损失掉五分之一的人口,长期积累下来的被武士道精神感染的精锐士兵损失殆尽。 日本会一蹶不振,被身边大明帝国这个庞然大物压得死死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翻身的余地了。 “将军,元山我们死守2o天,顺川我们就能再死守2o天!平壤我们死守2o天,就到明年的3月了……”山口次郎看到三井孝宫有些颓然,赶忙开口劝说道。 两个月的时间,日本期盼的英国法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反明干涉肯定就开始了,到时候大明帝国四面皆敌,日本自然就解脱了。 “希望如此吧。”三井孝宫听到了山口次郎对他的劝慰,也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 天气的转晴,大明帝国的飞机再一次出动,成千上万吨的炸弹被投在了日本控制的城市内,摧毁了无数建筑物,炸死了无数人。 缺乏防空认识和防空准备的军队还有平民对敌人空军突然暴涨的力量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所以损失也一直居高不下。 就连三井孝宫都不得不把自己的指挥部转移到了暗无天日的地下室内。这让他的心情很不好,连带着身体状况也每况日下。 这个日本守军的前线总指挥官一边无奈的点头,一边又把自己的目光投在了墙壁上挂着的地图上。 他内心依旧满是担忧,有一句话他没有问出口,因为他知道山口次郎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如果国际干涉没有起到效果,日本又要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