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朱棣重生土木堡在线阅读 - 第九十三章:乐不思蜀朱祁镇

第九十三章:乐不思蜀朱祁镇

    朱棣重生土木堡正文卷第九十三章:乐不思蜀朱祁镇“如此甚好。”

    看着朱棣十分平静,却又带着几分惊喜的表情,群臣都十分意外。

    在他们看来,听到这件事后的皇帝,应该是极度的震惊加慌张,而且会极力的避免迎回太上皇。

    要知道上一个提出来这档子事儿的太常寺正卿杨善,坟头草都快长出来了!

    不仅是一些仍然心系孙若微和朱祁镇母子的大臣,就连一些依附于景泰的人也都在琢磨,这位爷葫芦里是卖的什么药?

    如果是从前的朱祁玉,众人或许不会多想。

    可现在这个朱祁玉,倒真的有些像是已疯癫的孙太后所说,自从做皇帝便如同换了个人,政变时的手段不可谓不狠。

    难道他真有那个心,要将太上皇接回京,然后还回皇位?

    群臣各自窃窃私语,想什么的都有。

    于谦也很是惊讶。

    在来之前,他其实是再三思索过的,就是害怕眼前这位皇帝被到手的权利迷失了双眼,会极力的推三阻四。

    却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顺利。

    “陛下圣明。”客套了一句,于谦转身正色道:“带瓦剌使臣上殿!”

    不多时,一名身着瓦剌服侍的人被带上奉天殿,说道:“臣耶呼噜见过大明大皇帝陛下,臣是来给大皇帝报喜的。”

    “朕已知道此事,你们准备何时送还太上皇?”朱棣笑着问,脸上看不出半点不情不愿的神色。

    这一幕,也很是令耶呼噜吃惊。

    他张着大嘴,竟然直接问道:“大皇帝真是胸襟宽阔,原本我们想着,要送太上皇回京并不容易。”

    “看来,是我们的太师想多了。”

    朱棣继续笑着问道:“那也先是怎么想的?”

    耶呼噜看起来没有半点的歪心思,想也没想便道:“太上皇留在瓦剌,只是浪费米饭,所以我们就送回来了。”

    朝臣们闻言,都是议论纷纷。

    于谦也是愣愣看着眼前的瓦剌使臣,这个蒙古人,好耿直啊!

    蒙古人一向如此吗?

    这其实也是在大明的共识了,相比于官场中的勾心斗角,一人至少要有几副面具,就算面对面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真的,何况暗箭难防。

    底下的兵士和将校们也是一样,什么心思的人都有,作为上官,既要统领他们,又要受到他们的尊重,这其实很难。

    带兵的将领或是在朝为官之人被下属坑害,这在自古以来也是屡见不鲜之事。

    相比之下,蒙古人则更显得粗狂、豪迈,尤其是入关归附的那些,更是连退路都不会有,起码忠诚是绝对的。

    他们不会想那么多,比如说顾虑身后之名,再比如说升官加爵,完全就是上官一指,所向无前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在草原成为霸主的也先,攻打京城却不知道先造一些攻城器械的道理,因为他们的脑子有些时候,是根本不会转弯的。

    直来直去,这就是蒙古人的风格。

    就算是在奉天殿上,这蒙古使臣也是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朱棣听后是哈哈大笑,冲阶下道:

    “诸卿真该和这叫耶呼噜的鞑子学学,这种话,在大明的朝堂上,可敢有人与朕直言吗?”

    诸卿闻言,都是笑笑不说话。

    大理寺卿王文站出来说道:“陛下所言甚是,只不过臣有一虑。”

    说着,在得到朱棣首肯后,王文转头向耶呼噜,道:“按你所说,是嫌太上皇在瓦剌浪费米饭,才将太上皇送回。”

    “那太上皇在瓦剌这些时日,到底是做了什么,会让你们有这种想法?”

    王文问到这里,本打算结束,想想又加了一句:“要知道,太上皇于我大明,可还是有礼制存在的。”

    “尔等不尊重太上皇,便是不尊我大明,封贡一事更无从谈起!”

    听到封贡,耶呼噜顿时急了。

    他手舞足蹈道:“别啊别啊,我太师没那个意思,太上皇在我部落受到很高规格的尊重。”

    “我们太师整日好酒好rou招待,请他观赏我瓦剌部族的传统舞蹈,还嫁了meimei给他,日子过的潇洒着呢!”

    这一番话说完,朝堂上安静了下来,这些饱读诗书的朝堂大臣们一瞬间脑海中出现了同一个成语。

    乐不思蜀。

    好家伙,这特么要是传出去那还得了?

    本来因为土木堡战败被俘,朱祁玉就已经是人心丧失,再传出去他老人家在瓦剌吃香喝辣、乐不思蜀,老百姓都该怎么看他?

    然后自己这边,有一个临危即位、力挽狂澜的景泰新君,老百姓又该怎么琢磨?

    这一对比,高下立判啊!

    老百姓不会看那些深层次的东西,大多数都是淳朴的很,谁能给他们带来好日子,大家都不是瞎子。

    估计大多数人都要想着,那堡宗还回来干什么,新皇帝把大明治理得挺好,回来添乱吗?

    朱棣赞赏的看了王文一眼,这个刀补的好。

    王文感受到了这一目光,心中激荡,站回去平复着如敲鼓一般的心绪。

    刚才那一番问话,其实他就是站出去带堡宗的节奏,把节奏往坏了引,但同时也是九死一生。

    要知道,这可是涉及到朱祁镇的正统性问题啊,这是全天下的官都盯着的,一句话说错,弹劾他的奏疏只会比胡濙还多。

    到时候,只怕朱棣也保不住。

    但是好在王文讲话很有条理,瓦剌使臣耶呼噜成功被带跑偏,然后着了道,关键这货现在还没想明白自己被坑了。

    所以说,汉人的朝堂上真是可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朱棣站出来做了这个和事老,笑道:“你不必如此,朕对太上皇十分思念,如果也先诚心送还,于公于私朕亦当准许。”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诚。”

    王诚没想到在朝会还能有自己的事儿,立即站出来俯首帖耳,将屁股撅到了天上,大声呼道:

    “奴婢在!”

    “太上皇在瓦剌过得如何,好与不好,也先到底有无送还之诚,你便随耶呼噜前往一观。”朱棣说着,嘱咐道:

    “切记,要将真实情况探明,回京告知朕与诸卿,若敢作假,定斩不饶。”

    王诚惶惶说道:“陛下放心,奴婢一定将此事办得尽善尽美,太上皇于国家之重,于太后之重,奴婢全都知晓。”

    朱棣满意的点头,这才转头看向一脸懵逼的耶呼噜,说道:“既然如此,还请使臣暂回驿馆歇息。”

    “明日一早,朕便会派人与你共往瓦剌。”

    耶呼噜惊讶问道:“这么急?”

    “朕思念兄长,急切行事,使臣也该体谅朕的难处才是。”朱棣言笑晏晏。

    耶呼噜连忙说道:“大皇帝如此说来,臣就放心了,只是这一路上的来回的开销,还请大皇帝结算一下。”

    “我来使队伍,实在是没有余粮了。”

    朱棣哈哈大笑,开怀道:“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