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权倾河北在线阅读 - 天下精兵出丹阳

天下精兵出丹阳

    天下精兵出丹阳:

    曹cao曾说:“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一代军事名家的这句评语,使得“丹阳精兵”名垂史册。

    “丹阳兵”指出身扬州丹阳郡一带的士兵。丹阳郡建制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领17个县(东汉时曾增至19个县),地域大致包括今皖南、苏南西部和浙西北一带,郡治即是今宣州。其实丹阳兵在西汉时就已闻名天下。天汉二年(99年)九月,汉武帝令名将李陵率五千精兵出居延,至浚稽山迎战匈奴。匈奴单于召八万多精锐铁骑围攻汉军,竟连遭败绩。单于惊叹道:“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无奈之下打算退兵。此时一个汉军叛徒告密说,李陵军箭支将尽,并且没有后援;匈奴这才拼死恶战。汉军伤亡惨重,五千军兵仅四百余人撤回关内。然而此战却令匈奴胆寒。这五千精兵的主力就是丹阳兵,小部分是楚地士兵。

    汉末军阀混战,群雄并起。徐州刺史陶谦是丹阳郡人,徐州管辖兵马五万,而陶谦能掌控的只有自己的“老本”:三万丹阳精兵。陶谦手下并无大将,就是倚仗着三万子弟兵打败了黄巾军,坐稳徐州。后来曹cao三攻徐州而不克,终于领教了丹阳兵的厉害。刘备增援陶谦抗曹,而当时刘备的势力极为单薄,陶谦便赠送给他四千丹阳兵;这支精兵成了刘备的“家底”,后跟随刘备转战千里,立下赫赫战功。

    三国东吴政权的建立,丹阳兵居功至伟。据《三国志》及裴松之注等史料记载,孙坚死后数年,其长子孙策“志在立事”,去找袁术要还父亲的旧部;袁术开始并没有将年仅十多岁的孙策放在眼里,多次忽悠孙策。孙策坚持讨要,袁术便让孙策自己去丹阳募兵,他说:“丹阳地,以天下精兵辈出而闻名。”当时的丹阳郡太守吴景是孙策的亲舅舅,都尉孙贲是他的堂兄。在舅、兄的支持下,孙策很快招募到数百精兵。孙策后来因故又回到袁术帐下,继续忍受着袁术的耍弄。然而不久孙策的机会来了。朝廷任命刘繇为扬州刺史,当时扬州治所在寿春,而寿春被袁术占据,刘繇渡江改治吴郡曲阿,并赶走了吴景、孙贲。于是孙策对袁术说:“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匡济汉室。”袁术“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故许之。”孙策趁机再次讨要父亲旧部,袁术只给了他一千多老弱残兵和几十匹马,但这些人里却有后来成为江东栋梁的程普、黄盖、韩当等人。

    这时丹阳的新郡守是周尚,周尚的侄儿即是三国名将周瑜。周瑜与孙策同年,二人是生死之交。周瑜前往丹阳探望叔父,却遇上了孙策,孙策大喜道:“吾得卿,谐也。”周瑜“将兵迎策”,“遂从攻横扛、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接连征战获胜,孙策手中已积聚数万士兵,他继续向吴、会稽等郡进军,却让周瑜“还镇丹阳”。孙策深知,要想平定江东,成为一方诸侯,离不开丹阳的兵源和物质,因此必须坚守丹阳这个根据地。周瑜实际接管了丹阳之后,不断派遣“丹阳兵”,以及舟船粮草等供给,支持孙策横扫江东。孙策坐大,袁术才知上当,他派遣堂弟袁胤任丹阳郡守,令周尚叔侄回寿春。孙策根本不予理会,他将袁胤逐出,命自己的表弟徐琨为郡守。但孙策顾忌徐琨手握重兵,丹阳又是出精兵之地,颇不放心,便让舅舅吴景复任郡守。可见丹阳这个根据地在孙策心中的重要性。

    孙策发迹之初,主要得益于一人一地,人即周瑜,地为丹阳。正如他自己所说:“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rou之分。如前在丹阳,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而周瑜的“发众及船粮”,就是派遣丹阳兵和输送丹阳的战略物资。东吴的天下,可以说大都是丹阳兵打出来的,从此丹阳在东吴的地位举足轻重,担任丹阳郡守的都是吴主亲信重臣,如程普、太史慈、黄盖、韩当等。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在江东称帝,立孙登为太子。孙权任命年方弱冠、素有“神童”之誉的诸葛恪为左辅都尉,领袖东宫幕僚。为考察诸葛恪的能力,孙权又令其代理节度,掌管军队粮草后勤。但诸葛恪却不乐意,他毛遂自荐要求担任丹阳郡守,说丹阳民风果敢刚劲,他要把那里的兵员全部调发出来,并说只要三年,就能征到甲士四万人,成为抵御外敌的劲旅。但直到嘉禾三年(234年),孙权才拜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郡守。诸葛恪到任后,采用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办法,收服山民十万余人,他将四万壮丁编入军队,实现了自己的预言。吴国主将陆逊去世后,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孙权病危,诸葛恪为托孤大臣之首;孙登即位,又任太傅,总揽东吴大权。诸葛恪广施德政,深得民心。

    神凤元年(252年),魏军分三路攻吴,其中七万大军猛攻东兴,吴守军告急,诸葛恪亲率四万丹阳兵驰援。援军赶到阵前,脱去衣甲,丢掉长大武器,只带短刀盾牌,奋勇冲杀,魏军死伤过半,惨败逃走。后来诸葛恪在东吴独断专权,肆无忌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手中握有一支丹阳精兵。

    天纪四年(280年),晋大举攻吴。丹阳郡守岑莹率五千丹阳兵,以青巾缚头,以决死之勇,手执刀盾,向数次晋军阵地发起多次冲锋,居然突破了晋国大军的坚固防线。丹阳兵的战斗力令敌人闻风丧胆。

    丹阳兵之所以神勇,是因为当时的丹阳郡是山越人的积聚地,山越民风强悍,骁勇善战,是各方霸主都想招募的重要兵源。但后来山越人或被剿灭,或被安抚出山,渐至被汉人同化,故而在晋代之后“精兵”的光彩不复重现。(资料转载至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