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自食其果的遗计
“敬德!”李世民看到尉迟敬德动作,伸手就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眼睁睁看着尉迟敬德自杀。 虽然李世民恼怒尉迟敬德大逆不道的行径,但从头到尾并没有要杀尉迟敬德的想法。 所以刚才在牢房外,李世民不愿意褚遂良跟着,就是想和尉迟敬德推心置腹,没有顾忌的谈一下心。 尉迟敬德未必看不出李世民有放他一条生路的意思。但是,从进入春明门大开杀戒时,尉迟敬德就已经心存死志了。 在尉迟敬德心中,对李世民之恨,并不亚于萧铠、许森。 萧铠和许森虽然杀了他的儿子,但真正让尉迟敬德心灰意冷的是李世民之后的立场。完全不念他当年的两次救命之恩。 但是,杀萧铠、许森或许容易,要找李世民报仇就完全不可能了。所以尉迟敬德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报复李世民。 可惜的是,尉迟敬德计划虽好,却从一开始就夭折了,甚至连许森的一丝毫毛都没有碰到。 尉迟敬德能做的,只有他计划中的最后一项,用自己的命来报复李世民。 在起居郎褚遂良面前,尉迟敬德自杀前说的每一句话,看似对李世民情深意切,但仔细琢磨,其实句句都在挖苦讽刺李世民。 南北朝时,宋文帝刘义隆也算是有为之君,在位期间役宽务简,氓庶繁息,是永嘉之乱后南方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但檀道济死前的一句“乃坏汝万里长城”,就把刘义隆钉在耻辱柱上数百年。大家说到刘义隆,第一反应不再是元嘉之治,而是檀道济和自毁长城这个成语。 尉迟敬德是了解李世民的,若在史书上留下一个逼开国功臣兼救命恩人自杀的名声,会比杀了他还痛苦。 李世民的手还伸在半空中,呆呆地看着尉迟敬德的脑袋成了烂西瓜,脸上阴晴不定。 尉迟敬德的遗言句句诛心,李世民从开始的痛惜,慢慢回过味来了。 李世民猛回头怒视褚遂良,冷声道:“登善,你是否也觉得朕是在枉杀功臣?” 许森抢先道:“陛下,尉迟融抗旨在先,又在万年县衙持械杀人。万年县乃是天下首县,若今日尉迟融得逞,县衙被屠杀殆尽,那势必引起天下震动,四夷生异,社稷有累卵之危。故尉迟融名曰为子报仇,实乃谋反。一个因谋反而畏罪自杀的佞臣,谈何枉杀!” “如果自恃功臣就可以随意谋反,那罗艺、李瑷、李孝常谋反被诛,岂不也是冤枉?” 许森是来给李世民递枕头的,李世民顿时转怒为喜,对褚遂良大声道:“许卿家说的对,尉迟融今日畜生行径,与谋反何异。”提醒褚遂良起居注里这一段应该怎么写。 然后衣袖一甩,头也不回地离开监牢。 出了县衙牢房,李世民马上命中书侍郎岑文本草诏。尉迟融以谋反论处,念其已畏罪自杀,不再处以斩刑,仅剥夺官爵,籍其家。诸子年十六岁以上者绞,诸侄流三千里。 纵是长孙无忌、房玄龄和尉迟敬德有仇,也被李世民的决定惊呆了。尉迟敬德不仅是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而且在虎牢关和玄武门,曾两次救了李世民的命。 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丝毫不念多年君臣之情,对尉迟家下这么重的手。当年李建成和李元吉也不过这个待遇。 确实,李世民现在对尉迟敬德之恨并不亚于对李建成、李元吉。若真被尉迟敬德的死后遗计得手,那正如尉迟敬德所想的那样,比把李世民杀了还难受。 枉杀功臣是吧,那就按贞观律来,谋反罪怎么规定的,就怎么处置尉迟敬德一家! 处理完尉迟敬德后,李世民想起了许森的表兄。刚才尉迟敬德的言语间也证实了许森表兄的能力,问道:“许卿家,你的表兄现在何处?” 没了你尉迟敬德,大唐照样新人辈出。 许森道:“在法曹公廨,臣这就去召表兄过来觐见。” “不必,如此英雄豪杰,朕当亲往!”李世民当先走去。 房玄龄偷偷拉了一下褚遂良,悄悄问道:“登善,刚才在牢房里发生了什么事?”
长孙无忌也拉长脖子好奇偷听。 褚遂良摇摇头,表示什么都不能说。他又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太长了,泄漏禁中语。 到了法曹,薛仁贵得知李世民亲自徒步来接见他,顿时激动不已,跪拜道:“草民薛礼拜见陛下!” “好个仪表堂堂的俊彦,免礼平身!”李世民指着薛仁贵对长孙无忌,笑道:“辅机,尉迟融二十年未逢敌手,没想到今天败给了这個年轻后生。” 长孙无忌恭维道:“恭喜陛下,天下英才尽入彀中!”心里有些嫉妒,许家的亲戚里竟然还有如此人物。 薛仁贵谦虚道:“草民不敢独占此功,若无众法曹佐史用命,草民也不敢说能轻易打败吴国公。” 长孙无忌咳咳道:“薛郎君,尉迟融已经被陛下褫官夺爵,以后没有吴国公了。” “草民失言了!”薛仁贵连忙道。 李世民见薛仁贵为人谦逊,更为欣赏,又对长孙无忌道:“如此英才,却明珠蒙尘多年,实在是大唐的损失。朕欲征辟之,不知辅机以为当授以何职?” 当年武元忠和窦三娘私奔事件中,除了自家人以外,谁也不知道许森在其中起的是催化剂的作用。所以长孙无忌之前对付许森只是因为许森是武元忠的结拜兄弟而迁怒,没有深仇大恨。 自从去年在李世民的干预下向许森道歉后,虽然丢了面子,但算是表面和解了。而之后许森抓尉迟宝琳,则让长孙无忌彻底息了再招惹许森的念头。冤家宜解不宜结,招惹这种人只会让自己吃亏。 李世民的问话让长孙无忌有些左右为难,把薛礼抬高了自己不爽,若是说低了又可能被李世民疑心他是不是还在忌恨许森。 最后灵光一闪,说道:“陛下,兵部铨选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不如就让薛郎君参加铨选,到时候凭成绩授官,也更能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