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小说连载
“盗墓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盗墓是一门技术,一门进行破坏的技术。 ……… 这诸般事迹,须从我祖父留下来的一本残书《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讲起。” “……” 只看了开头的引子,金镛便立即提起了兴趣。 很快,房间内安静了下来,偶尔传来纸张翻页的声音。 时间慢慢流逝,当金镛再次抬起头的时候,已是到了中午一点多。 他对了下手表,发现自己居然一口气看了三个多小时,错过了午餐时间,也不曾感到肚饿。 金镛不记得,自己已经多久没有这样认真,这么仔细的去读一份稿子了。 沈保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他的办公室,对于这一点,金镛也没有留意到。 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这份书稿所讲述的故事吸引住了。 “大才啊!” 半晌,房间内响起一声复杂的感叹。 金镛终于明白,这部书稿为何连沈保新也参与进来。 午休过后,金镛让人通知沈保新过来他的办公室。 在《明报》,沈保新虽然主要负责经营方面的事务,但是如果有特别的书稿,他偶尔也会参与进来。 很快,沈保新再次出现在金镛的房间,他没有客气,直接开口问道:“这份书稿你感觉如何?” “故事情节奇诡云谲,笔者想象力极其丰富,知识面广,文笔老练风格自成一派,倘若后续的故事能自圆其说,此书必可成为开宗立派的文章,香江文坛后继有人。” 金镛颇为认真的写下这一段话。 看得出,金镛神情里有赞赏,有感叹,还有一丝落寞。 随后他又写道:坦白说,若换成我,我写不出这样的故事。 金镛本不善言辞,平时与人交流很多时候通过笔墨。 而且金镛这最后一句,对书稿作者已是极高的肯定。 倘若其他人看到金镛这样的评价,必然会大吃一惊。 然而沈保新毫不诧异,因为这份书稿的内容,确实有相当部分是金镛所不擅长的。 他点点头,说道:“老董的评价与你相类,不过他有两重担心,一者此书涉及内地方面的事情较多,不知香江的读者是否会接受;二是不确定作者后续的故事,能否保持同样的文字质量。” 金镛沉吟一下,果断作出决定:这部书稿我们务必要拿下,在此之前,我想先与作者见一面,可否安排? 这么多年来,几乎是金镛第一次主动提出要见一位新人作家。 沈保新自无不可:“问题不大,他有留电话。” …… “小友青春活泼,羡煞我等老朽。” 翌日,林嘉竣和金镛的见面是在明报大楼的会客室。 这一次,面对林嘉竣,金镛较为正式的开口,不类往日交流托于笔墨。 大概是没料到小说作者竟如此年轻,金镛不免有些诧异,然而他口中却颇为客气。 “见笑了,查先生今年不过六十出头,怎能称老朽?倒是我年轻浅薄,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又岂会浅薄?小友太过谦虚。”金镛摇摇头,下一句开始进入正题,“对了,林先生,恕我冒昧,请问这份书稿是否由你独力完成?” 林嘉竣自然是懂金镛的意思,以他此时的年龄,写出这样的故事难免会让人存疑。 这次投递的书稿中,可是有涉及到国内近些年历史背景的描写,故事情节就发生在不久前的时间线。 其中有一些知识,绝不像林嘉竣这样一个年轻的香江人能够写得出来的。 对于此时金镛表达对书稿的疑惑,林嘉竣心中早已有定计,他回应道: “书中故事,大约跟我祖母有关,去岁祖母抱恙离世,我便将她以往对家乡传闻所述之片言只语,加以我自己的想象,写出了这部小说。” “原来如此,可惜与令祖母缘悭一面,想来我错失了人生一大快事。”金镛疑惑稍解,又问道,“不知全本书稿完成后会有多少字数?” “全部完成的话,大约在两百万字上下,这部小说我将它分为八卷,今日我带来了第一卷‘精绝古城’的剩余书稿,查先生请过目。” 说完,林嘉竣拿出精绝古城下半卷手稿,递给对方。 “既是如此,我当先睹为快,林先生不介意的话,可在此随意参观。” “不必了。”林嘉竣摇摇头,出乎意料的提了个小要求,“查先生,可否给我安排一些纸笔?第二卷故事现在我正好有了一些灵感。” 这是林嘉竣的另一个应对方案,他要当着金镛的面,直接把第二卷故事的开头现写出来。 这样一来,就能最大限度减少明报一方的疑虑。 “好,我拭目以待。”金镛兴趣大起,立即叫人给林嘉竣送来纸和笔。 一老一少于是停止了交谈。 前者端坐开始默默读稿,后者则埋头奋笔疾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金镛看完下半卷‘精绝古城’的时候,林嘉竣已将第二卷故事‘龙岭迷窟’的开头写了一万多字。 林嘉竣细节做足,对稿子上面个别语句段落还作了一些涂划修改,这样就说明他并非一次性成稿。 如果一字不改的顺写,说不定别人会认为他是将全篇小说整個背了下来。 虽然这就是真相,但真相很多时候并不代表事实。 金镛干脆把林嘉竣写好的第二卷故事开头也拿起来查看。 这一次,他很快就看完了新的内容。 放下手中书稿后,金镛忍不住抚掌赞叹:“精彩,精彩绝伦!” 金镛显然有着文人的秉性,对于好的文章并不吝啬赞美。 林嘉竣直接开门见山:“查先生,如果我这部小说在明报上面连载,明报准备付我多少稿酬?” “林先生,不瞒你说,文章是极好的,不过你是新人,明报目前能付给你的最高稿酬是千字三百元。” 金镛原本准备的稿酬报价是千字一百六十元,这个价格对于新人作家已是破了规格。 但此时与林嘉竣见面交流后,金镛觉得如若再报原先的价格,他自己也未免看轻自己。 所以,金镛破天荒地把稿酬价格提升至千字三百元,只差五十元就追平了此时号称香江稿酬第一人的倪框,对方现在的长篇小说稿酬是千字三百五十元。 在八十年代初期,倪框的最高稿酬曾经达到过千字五百元,但那是一时的炒作,他如今的真正稿酬是千字三百五十元左右。 对于一部新人作家所写的长篇小说,金镛自问这个报价已是极有诚意。 而且依照《明报》以往的惯例,长篇小说的报价,一向是偏低的。 “没问题,这个价格我同意。”听了金镛的报价,林嘉竣异常爽快的答应下来。 不过,他随即补充一句:“等第一卷连载完,后续内容的稿酬我们再重新商议。” 眼下这个结果,林嘉竣早就猜想过,对于《明报》的筹码他也曾思考过,可以说事情的发展并没有脱离他的预判。 现在,金镛的报价甚至比林嘉竣之前的估计还要高出一些,林嘉竣自是欣然接受。 根据林嘉竣所收集的消息,传闻金镛在稿酬上是比较小气的。 这一次,金镛对自己一个新人能开出千字三百的价格,想来已是对方最大的诚意了。 所以,对这个报价,林嘉竣毫不犹豫的应下。 他相信,等到第一卷内容连载完毕,后续内容的定价主动权,必然会转到自己手中。 第一次接触,双方都保持着谨慎和克制,只定下小说第一卷的稿酬,这同时符合双方各自的利益。 “林先生爽快,那我叫人安排合同。” 金镛对林嘉竣的干脆利索很是满意,立即安排人去拟定合同。 “对了,林先生,不知你给这部书起的名字叫什么?” 等待合同的间隙,金镛问起书名,心中暗忖:“也许需要我来帮忙取一个名字。” 林嘉竣莫名笑了笑,淡淡回道:“人点烛,鬼吹灯,这部小说,我取名为《鬼吹灯》。” “好好好,好一个‘鬼吹灯’!”一听到这个答案,金镛情不自禁高声连道三声好,显然对林嘉竣所起的书名极为满意。 外间,《明报》的工作人员罕见金镛如此失态,目光纷纷被吸引过来。 金镛仿若未觉,继续抒发胸臆:“杜工部诗云: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鬼吹灯’三个字,用在这部小说上再贴切不过了。”
“那当然,超两千万图书销量,还有几十亿播放量的认证。”林嘉竣在心中默默的回应一句。 不过,见金镛能一句道出书名的出处,林嘉竣对他的文化素养也异常佩服,对方称得上一声大师。 只可惜,林嘉竣很清楚,他跟金镛将来肯定会是两路人,大概不会有什么私人交情。 因为,金镛曾经罔顾事实,在自己的书中给一些历史上的负面人物反向洗白,误导了不少读者,包括少年时候的林嘉竣。 另外,金镛在其中几部小说中,对一些反派角色的洗白,在后世很多读者看来,那种洗白是相当毁正常人的三观。 因此,林嘉竣佩服金镛的文化素养,却真心无法认同他这个人。 在林嘉竣的计划中,和《明报》的合作,也仅限于第一部小说,他需要借助《明报》的平台先给自己打下基础。 至于林嘉竣投稿为什么不选此时在香江与《明报》分庭抗礼的《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是因为那两家报纸背后的主事人更让林嘉竣不齿,尤其是《东方日报》的马家。 很快,有《明报》的工作人员把拟好的合同拿了过来。 林嘉竣接过合同,检查一遍后,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当场签字画押。 他的果断,让金镛神情大悦。 对于林嘉竣随后提出提前结算第一卷书稿全部稿酬的要求,金镛也马上投桃报李,爽快答应下来,这于他殊为难得。 第一卷故事,《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经过林嘉竣微调,全文大约有二十三万五千字左右。 所以,当林嘉竣从明报办公楼离开的时候,他身上已是多了两万零五百元现金。 剩余的五万块,过两天也会到达他的银行账号上。 而且,林嘉竣对原著的调整并不仅限于第一卷。 实际上,他在脑海中已将鬼吹灯全部八卷的内容都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处理。 首先,林嘉竣修复了书中的一些小BUG,梳理了故事的全部时间线,让各分卷之间的故事衔接起来更加流畅。 其次,他根据故事情节微调了所对应怪物的力量值,让整部小说的力量体系更贴合相应的行文背景。 最后,他还在书中插入了一个小小的彩蛋,为自己计划中的下一本小说做铺垫。 总的来说,经过林嘉竣优化后的《鬼吹灯》,相当于原著的加强版。 当天下午,林嘉竣回到住处,马上到广播道靠近TVB的那一段以每月2500元租金租了一套两室一厅加厨卫的房子。 他一次性提前付清了半年一万五千块的房租,紧接着就开始搬家。 在晚饭时间到来之前,林嘉竣完成了搬家任务。 这次搬家,也早在林嘉竣的计划当中。 一来他本身就住惯了宽敞的房子。 二来广播道这一片,住着许多日后影视圈的大拿,搬家后,林嘉竣‘捡漏’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 在昨天,林嘉竣还得知王组贤也住在广播道,所以他今天的搬家行动就更加果断了。 新的住处,环境更好,空间比之前的住所大很多,总体面积接近六百尺。 林嘉竣计划,一个房间做卧室,一个房间布置成书房。 毕竟,正经的作家谁会没有一个书房呢? 一天之内,达成了事业规划的第一步,还把自己的住所升级到了全新版本,林嘉竣心情大好。 当天晚上,林嘉竣做了一个美美的梦。 王组贤毫不意外的出现在他梦里。 第二天一大早,林嘉竣匆匆爬起来洗了个澡,换掉内裤后,继续去‘霹雳大喇叭’剧组开工。 在路上的时候,林嘉竣顺手从报亭买了一份当天的明报。 果然,《鬼吹灯》第一卷已经开始在《明报》上面连载,并取代了《明报》原先连载的另一部小说。 金镛亲自为《鬼吹灯》撰写了评语,可见《明报》那边对这部小说相当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