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三兴大汉在线阅读 - 第8章 回马枪

第8章 回马枪

    十月十三,南顿,晴。

    来到大汉也有好几天了,一直为生存忙碌,难得有时间放松一下,刘和就带着亲兵们在南顿县城闲逛起来,享受了一把纨绔膏粱的待遇。

    当然,在放松之余,刘和也不忘练了几手骑射,毕竟这才是乱世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前身留下这么好的底子,扔了也太可惜了,哪怕将来不上阵杀敌,用来健体防身,也是不错的。

    南顿县城虽小,却因为处于汝陈两郡的交界处,集市却很大,汇集了两郡的商贾。正好封旻有些私事要处理,就给他放了假,约好这天在北城门集合。

    亲兵们显然是玩野了,直率的马季一直嘟囔着玩的不爽,在北城门前等了片刻,便有些不耐烦了,

    “公子,老封怎么还不来,不会是卷着钱跑了吧?”

    刘和无奈的看着马季说着浑话,相识久了,就会发现马季是几人中最不靠谱儿的。

    “来了。”

    俞锡的眼最尖,或者说警惕性最高,时时刻刻都在观察者四周。

    果然,不远处就有个牵着红马的士子走了过来,旁边还跟着一个老兵。

    士子精神饱满,远远地就行了一礼,此人正是封旻。

    “让主公久等了。“

    “无妨。”

    刘和摆摆手,“阿嫂可已安排妥当?”

    “托主公恩德,在景伯的帮助下,都已安排妥当。各种家具及日常用品都已购买齐全,这两天又购买两个婢子,虽然笨手笨脚,难得的是家世清白。又委托邻里帮忙照看,到主公那边稳定下来,我便将铃儿送到外舅家中安置。”

    短短几天,封旻的精神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善,那就出发吧!”见日上三竿,刘和便下令众人出发。

    此次回程,虽然多了一个封旻,但因为骑兵行事,速度倒也很快。

    封旻新买的马匹虽不是什么好马,但路况不错,众人有意放缓马速,不愁跟不上。一路上指指点点,给刘和讲述周边的情况。

    “前边就是泗水亭了,”封旻指着指着不远处的汝水道,“附近共有三条之流汇入汝水,因此这里最早被称为四水亭。不远处就是陈家堡。始建于中平元年,也就是黄巾之乱的那一年。”

    坞堡,又称坞壁,坞堡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王莽天凤年间,当时北方大饥,社会动荡不安。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

    本朝建立后,世祖曾下令摧毁坞堡,但屡禁不能绝。尤其是西北边民苦于羌患,百姓往往自动组织自卫武力。而黄巾之乱后,中原地带坞堡盛行,内部驻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成为故吏、宾客的避风港。

    陈家堡就是典型的坞堡。

    它建在南顿县地势最险要的地方,控制要冲,处县西北二十里处。汝南作为黄巾之乱的重灾区,大户豪强不是被族灭,便是逃难到了他乡,剩下的很多都衰败下来,大批的佃户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芜作废,杂草丛生。

    而战后陈家利用征剿黄巾所得钱财,购买了大片的土地,周边的上千亩良田全变成了陈家的私产,族人姻亲纷纷投靠,族中光是壮丁便足足有三百余人,连同依附的佃户以及先考生前的部曲不下千人。

    陈家一跃成为南顿最大的豪强,但陈家堡的建立者并不是先考陈笠,而是刘和当初土地庙相遇的陈通陈伯举。

    这也是为何当时刘和多次表露自己求贤若渴的态度,陈通却故作不知。对于一个不熟悉的人,他是不会轻易归顺的。

    君择臣,臣亦择君!有资本的话,当然要找一个更好的东家。

    陈通,“少聪慧,不好读书,善骑射,勇力绝伦”。陈父陈笠,原本是南顿的游缴。汝南太守赵谦被黄巾大败之后,传檄四方,号召郡县豪强招募乡勇共御反贼,陈笠最先响应。陈通那是年方十五,便随大人征战四方,陈笠一路升迁至百人将。后遭遇贼寇埋伏,战死沙场,陈通单骑杀入贼众,杀散贼人,夺父尸身而还,贼人慑其勇,不敢追。后为父守孝,归亭里,部曲皆随,建坞堡,众人相投,贼人不敢犯。

    这样的一个人,主见极强。

    刘和本不抱什么希望的,后来和封旻谈论此人,封旻却极力游说刘和前来,自告奋勇,前面带路。

    只见乡野田陌纵横,小桥座座,远远望见一座坞堡,后山前河,易守难攻。

    刘和带着数骑疾驰而过,径直奔到堡前。对于陈家堡的状况,刘和也有了几分的了解,本以为他们到了之后,堡前应该有不少丁壮警惕戒备,却不想守卫坞堡的丁壮纷纷过来打着招呼:

    “封先生,您来了?”

    “先生,到我家吃顿饭吧!”

    “封先生,又来看三郎了。”

    封旻一一回应着,并小声给刘和解释着,“陈通有个弟弟叫三郎,性格与通截然相反,喜爱读书,学的又快,长到一定岁数时,堡中长者就已经教不了他了。”

    “陈通不知从何是听到了我的名字,就请我言教三郎,奈何我已在葛家授读三年,多受葛家之恩,不便离开,便在有空的时候才过来看一下三郎。一来二去,便与陈通混熟了,对此人的性格多有了解,我方敢断定,主公此来,必有收获。

    就在聊天的时候,堡里走出一个老人来。老人年过五十,精神矍铄,管家模样,笑着说道:“封先生,您终于来了,三郎可叨念先生很长时间了”

    封旻赶紧上前介绍,“勇伯,我这次前来可不是见三郎的。这是我家主公,汉室宗亲,怀义校尉刘和,同时也是伯举的故人。今日路路过,特来拜见一下伯举”

    这老者就笑的说:“来者是客人,更何况是故人。随我进来,我家主正人正在在后山训练丁壮,片刻就出来会客。”

    目光自然地扫过刘和身后的骑兵,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这个怀义校尉非同小可啊!

    说着一边令身旁的守卫通报,自己带着众人往堡中走去,马匹自然有人接手,刀剑却也无人要求卸下,在武力方面显出极大的自信。

    坞堡很大,但陈家的庭院却很简陋,围墙是一圈矮矮的篱笆,稀稀疏疏,所幸还算完整。最引人注意的是东北角篱上的大槐树。

    现在已经冬至,气候转寒,这株大槐树郁郁葱葱,高达八丈,竟有前世的七八层楼那么高,两世为人,刘和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高大的树,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巨大车盖一样。连刘和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

    封旻见刘和对此树颇有兴趣,便笑着说,“说起这株大树,还有不少奇闻秩事呢!陈家堡原名巨槐里,传说就是因这株不知是何年代种植的槐树而得名,曾有方士经过,言此地必出贵人。”

    “但巨槐里从未出过什么高官显贵,只有三郎在七岁的时候与族里小孩在在树下游玩,指着槐树说,我将来必乘此华盖出行。”

    刘和闻之有些无语,难道又是一个刘备不成?

    封旻却没有注意刘和的表情,叹道,“以我对三郎的观察,将来封侯拜将,确实不在话下啊!”

    刘和悚然而惊,这才意识到这个时代的贵人可不单单指天子,还指代那些已经封侯入相的高官!

    “这陈三郎很有可能是历史上某个名垂青史的人物!”刘和暗暗思忖,对陈三郎这个人有了一丝兴趣。

    正想打听一下这个三郎名字,先前报信的守卫已经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刘校尉,封先生,主公正在组织备寇,说大家都不是外人,有请诸位前往校场一会。

    “哦。”刘和一听兴致一下子上来了,陈通此人是否人如其名,这可是一个很好的考察机会,刘和可没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至于三郎之事,可暂时放在一边。

    于是欣然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