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攻守易
退婚后不装了,我就是你们找的诗仙正文第六百七十八章攻守易在康王的印象里。 周钰一直是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 如今,依旧如此。 但周钰在晋王死后,这么快便转变了心态,话里话外以他为尊,还是让康王觉得十分诧异。 换作以前,康王会直接说明自己的疑心,但如今,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会说话不要乱说,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你去了封地以后,只要将封地治理好,也算是对父皇的尽孝。” 康王只是客套地说了这句话,便走到了周钰比划的位置,对着棺材默默在心里念叨了几句。 谁也不知道康王站在棺材前在想什么。 就像。 谁也不知道,周钰到底是因为形势所迫,才会表现出归顺康王的意思,还是为了大兴的利益,才在办完丧事之后,不顾安家的阻拦,拖家带口火速离开京城,前往封地。 哪怕日后有任何的变故。 周钰始终遵循着“无召不得入京”的旨意。 直到终老。 而在周钰带着晋王府离开京城后。 晋王派化作鸟兽散。 原本洛河道,因为晋王当甩手掌柜,而引起的sao乱,在晋王死讯传至以后,那些快要激起民变的“土匪”和“强盗”,一夜之间也不见了。 但韩刺史并没有放弃追查他们下落的意思。 哪怕边境战事吃紧,依旧手段严厉地整顿内吏。 周乾知道洛河道的烂摊子和晋王有关。 但没想到晋王的死,会引起这样大的转变。 当周乾收到韩守仁送来的急奏,询问那些涉事官员要如何处置时。 他在桌子前空坐了半夜,最后用朱笔打了一个大大的叉。 斩立决。 夷三族。 越是动荡之时,越要施以重刑。 让那些还抱有侥幸心理,还想趁着动乱之时,行贪污搜刮民脂民膏的朝臣们明白。 他的底细在哪里。 批完韩守仁的奏折。 周乾拿起边关的宫中密探,调查边境村庄里应外合,蒙骗当地村民和官员数年的北狄人,从何而来。 当看到“晋王”两个字眼时,周乾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情绪,剧烈地咳嗽起来。 “咳咳咳!” “陛下,快喝口水润润嗓子,可是暖气开得太足……陛下!” 苏培元刚将茶递到跟前,看到周乾手心里的血迹,吓得惊呼一声,引来殿门口值守的小太监们纷纷投来目光。 “朕无事,只是一时气血攻心而已。” 周乾喝了口温茶,慢慢地抚平了激荡起伏的胸口,眼神空洞地盯着头顶上方的顶梁柱。 脑中闪过了许多以前的画面。 他记得晋王小时候,曾在这里赖着不走,看他批阅奏折时,他曾让晋王坐在他肩头。 晋王当时伸长了手想去够那根本够不着的顶梁柱时,曾说过。 “有父皇的托举,我就算摔倒了也不怕!” “晋王啊,早知道你对这个皇位,在废太子之时,便已觊觎良久,朕还不如当初让你与废太子一道竞争,说不定,以你的谋事和耐心还有那比朕还强大的野心,更适合坐在这个位置上,龙战于野,一统西域。” 苏培元听到这番话,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不敢苟同。 就在他以为陛下是在怀念晋王的好的时候。 却听周乾突然厉声说道:“传朕旨意,将静皇贵妃送去晋王封地,着兵部查抄安宝楼历年来与西域各国的生意往来!北狄借安宝楼之便,派送众细作渗透我大兴,安家虽不知情,却犯了重错,所有知情人,流放三千里,三族内不得入仕!咳咳……” 伴随着静皇贵妃被送入晋王的封地,幻想着借助周钰皇孙身份,与宫内里应外合,一旦事情有变,便推周钰登基上位的安家人,彻底失去了翻盘的希望。 不少人想着转投康王门下,但由于康王以前的做派,也不敢去热脸贴了冷屁股还白跑一趟。 直到兵部任命下来。 以前与康王有过节并且个人作风,不合康王的一位将领,由康王举荐,才得到重用的事情传播开来。 康王府没过两日,又重新换了一个门槛。 这次的门槛为了防止踏破,直接削平至仅三寸。 同时。 康王广邀有志之士,在春闱未举办时,先行在京郊或关内道,于成易和秦风澜等人创办的村学里教书育人。 后又推广华易手札里可以公开流传的内容,在文人士子之间广受好评。 与此同时。 康王封地中烟草成活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城。
封地再次创收。 康王却优先提议,将烟草种子发放到民间再收回的方式来种植,既能普惠民众,促进民众开垦荒地,还能够节约朝廷名下的耕地被占用。 战时的耕地十分重要,粮草稳产也尤其重要。 除此以外。 康王还提议开通从京城到西域各国的商道,除战事已起的西北商道暂不可用,通向楼兰的商道必须打通,将那些愿意同大兴一道携手共赢的西域诸国,纳入商业规划圈里,将各国物品予以流通。 同时开海运,防倭寇,促民生,保商业,开恩科,广揽才,多囤粮,又带头发明了许多促进商业流通与生活水平的工艺产品。 一时间。 康王原本主战派,行事激进的印象,大为改善。 连原本担心等到康王上位,会被吞并的西域诸国,在康王这一套组合拳下,得到了商业互惠的好处,果断与康王增加了来往。 而对于康王所要求的,凡是大兴商人所到之处,皆用汉语汉文以及大兴货币来交易的这些附加条件,他们自然也是欣然接受。 腊月初一。 康王被封为大兴太子。 周乾特地在皇陵祝告先祖,并请伤愈的宁无恙主持了康王的加封仪式。 大家都在猜测。 到底是谁让康王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如此机智过人不说,还能够圆滑处世,协调好各处的利益。 当宁无恙出现在加封仪式的祭台上时。 朝臣们哪里还不明白。 他们削破脑袋,想要获得的从龙之功,最大的桃子,已被与皇帝陛下并肩而立的少年郎,一手摘下。 他们羡慕,却嫉妒不起来。 无它。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宁无恙并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去获得自身的成就。 而是不断地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和手里的钱银流通,让他们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太子册封仪式过后。 北境的战事已进入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就在宁无碍准备奏禀陛下,想前往北境助阵爷爷,共同杀敌时。 江南道的军情急情送到了周乾的面前。 倭寇,举全国之力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