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在线阅读 - 第445章 行刑

第445章 行刑

    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正文第445章行刑也就在这时,不知是谁,突然轻询问了一句。

    “范学士,您的家人今天似乎要行刑了,您不去看一眼吗?”

    提问的人,也是好心。

    他怕范秋忘记了日子,到后面连自己的家人都看不到一眼。

    他以为范秋不知道,所以想要提醒一下。

    范秋听到这句话,浑身猛地一颤,眼神中顿时热泪盈眶,眼眶血红。

    其实,不用对方提醒,他也知道日子。

    但是,他在刻意地忘记这个日子,因为他实在不想看到妻儿被斩头的一幕。

    既然看不到,那就只能躲着了,他强行忘记自己妻儿今天要砍头的事情,而选择继续他开海禁的大业。

    范秋的神情,萎靡了一些,又挤出一个很难看的笑容,强笑着道:“既已是注定的结果,去看了又有何用?”

    范秋说罢,转身离开。

    他要继续去鼓动国子监的学生们,游街示众了。

    留下翰林院的人,望着范秋离开的背影,纷纷露出叹息之色。

    他们看向范秋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怜悯。

    是范秋不爱他的妻儿吗?

    不是的,是巨大的痛苦,却救不了妻儿,索性便不看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范秋还能鼓动国子监的学生们游街示众,这又是一种怎样强大的心态呢?

    这也使得翰林院的人,纷纷坚定了内心的想法!

    ……

    刑场之上。

    今天行刑,朱瞻基也来了。

    他算着日子,知道范秋的家人会在今天行刑。

    三位大佬,需要独自挤进去,然而朱瞻基却有锦衣卫开道,不需要挤,就直接走到了最前头。

    很显然地,朱瞻基看见了三位大佬。

    三位大佬,也看见了朱瞻基。

    两方,自动聚拢在了一起。

    待三位大佬纷纷行完礼后,便询问朱瞻基来这里是为何。

    朱瞻基开口道:“我来这里,是为了救范秋的家人。”

    “他为朝廷做事,朝廷总不能寒了他的心。”

    “哪怕今天没有洗清的证据,我也要把他们给救了。”

    蹇义的眼神中露出一丝敬佩。

    太孙殿下有情有义,让他们这三位大佬听着,都十分愉悦。

    不过,蹇义又呵呵笑起来:“太孙殿下,用不着您亲自出面了。”

    朱瞻基诧异:“为什么?”

    蹇义笑道:“我们三人会出面的,太孙殿下您若是违背律法,会被诟病的。”

    朱瞻基看了三位大佬一眼,心中略有宽慰,点头道:“那就多谢三位了。”

    距离问斩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很快,等时间到了午时,刑部官员直接将手中攥着的一根问斩牌,扔了出去,大喊道:“行刑!”

    午时,正是行刑的好时候。

    两个光着膀子的刽子手,立刻将范秋的妻儿摁在了砧板上,脑袋贴着木头做的砧板,使他们不得动弹。

    随后,两个刽子手喝了一口酒。

    酒水喷洒而出,喷在了那把明晃晃的大刀上。

    大刀又长又宽,是用来专门斩人脑袋的。

    莫名的恐惧,涌上了所有人的心头。

    百姓们有些不敢看了。

    但是,胆子大的人仍旧在看,只是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惋惜。

    “终于还是要行刑了。”

    “哎,他们应该是好人吧。”

    “我看这个夫人也不像是尖酸刻薄之人,那儿子更是带着一股风骨啊。”

    这些声音,传到了范秋妻儿的耳中,虽然有些嘈杂,但至少还能听得见。

    能得到百姓这般评价,知道他们可能是冤枉的,这也就足够了。

    范秋的妻子,在这最关键的一刹那,闭上了眼睛。

    范秋之子,也闭上了眼睛,心甘情愿等着受死。

    很快,他们的头颅就将会被斩掉。

    刑部官员坐在椅子上,望着两人,沉声道:“你们还有什么遗言吗?”

    两人并没有作答。

    刑部官员摆了摆手:“行刑!”

    两个刽子手举起了大刀,烈日之下,大刀寒光闪闪,带着一丝丝杀气,透露出来。

    他们会用最大的力气,砍掉犯人的头颅,若是一下没能砍掉,则需要两下。

    当那两把大刀高高举起时,围观的百姓顿时惊呼起来,有胆小的已经不敢看了,将眼睛捂住,诚惶诚恐。

    蹇义神色一沉:“杨大人,该你了。”

    杨士奇正打算大喊一声,可就在此时,人群之外,突然传来阵阵大喊。

    “刀下留人,刀下留人!”

    声音,从远方传来。

    百姓们诧异之时,又转过身,朝着声音发源地的方向看去。

    一辆马车,急促的从远处驶来。

    车轮滚滚,显得又从又急。

    那刽子手高高举起的大刀,也在此时停留了片刻。

    他们,看向了不远处驶来的马车。

    朱瞻基,杨士奇三人也都转身看了过去。

    刑部官员诧异,站起身来,盯着那辆马车,静心等待。

    若是大官阻拦,他也能及时停止,若是有人捣乱,他就得抓那马车里的人去刑部了。

    马车急停。

    很快,帘子被掀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身穿儒袍的中年,那人气质清高,眼神中带着读书人的自傲。

    同时,他看向了将脑袋贴在砧板上的一对母子,冷哼一声,大喊道:“我绝不相信范学士的妻儿会贪赃枉法,速速放人,我要进宫面圣!”

    大喊声传来,四周百姓眼睛一亮,松了口气,认为那妻儿可能有救了。

    一看来人,就气质非凡,定然身份也很不平凡。

    刑部官员眼见对方中气十足,不由拱手询问道:“敢问您是……”

    “山东郭庆!”他站在马车上,沉声道。

    话音落下,四周哗然。

    “原来他就是那位与余大学士配合,烧掉青州粮仓的山东大儒。”

    “是他。”

    “郭大儒,见过郭大儒。”

    在百姓心中,郭庆是受到爱戴的。

    他虽然没有功名,但是太子爷曾数次请他做官,他都不曾前来。

    而且身为各地大儒,完全有进宫面圣的权利。

    再加上他烧掉粮仓,朝廷也算欠了他一个巨大的人情。

    郭庆冷哼一声:“放人!”

    郭庆为何这般咄咄逼人?因为他看到了范学士的妻儿受到了侮辱,看到了刑部处事如此不公!

    所以,他本能的心中涌起一股怒火,十分不快。

    “原来是郭大儒。”刑部官员连忙给对方行礼。

    但仅凭一个郭大儒,似乎还不足以让他停止行刑,所以他硬着头皮道:“郭大儒,这是朝廷的规矩,犯人在没有洗清罪名前,怎能放人呢。”

    郭庆面色一寒:“等我从宫里出来,你再斩不迟。”

    刑部官员面露为难:“郭大儒,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