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这个魏延不一样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汉阳工业

第二百二十七章 汉阳工业

    第228章汉阳工业

    汉阳工业,是一家坐落于汉水上游集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军工企业,是季汉目前守卫最森严,保密程度最高,资金最充裕的兵工厂。

    至于它是造什么的,或许对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很陌生,但它对任何一个现代人来讲都很熟悉,甚至不需要亲身体会,单从外表你就能叫出它的名字——火器。

    其实季汉火器的研发起步得很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建安十二年赤壁之战前后,毕竟魏延作为一个现代人对火器肯定情有独钟的,虽然那时他没钱制取火药,但不妨碍魏延画图。

    在后来取得益州后,魏延找到大匠蒲元,希望他能制造出一种内径在一寸以下,一端开口一端密封的空心铁管,不过此项技术受限于冶炼技术,钢铁质量不达标等客观原因,让研发一度陷入困境,导致大量熟练的工匠被浪费,在季汉内部曾引起过不的波澜,一些政敌拿此事做文章多次攻讦魏延。

    恰逢那时季汉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资源发展,为了不让刘备难做魏延只能叫停,火器的研发工作至此陷入停滞状态,不过几年的研发也不是没收获,积攒了很多实验数据,为以后火枪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转机很快出现,当颗粒化黑火药研发后,魏延突发奇想的用竹筒代替枪管,并在一侧开孔装填引线,然后在竹筒内装填火药和弹丸,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竟将竹筒内的弹丸射出一百五十步,虽然竹筒也损坏,但魏延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随后魏延将此物当众实验,其威力引得刘备、诸葛亮、蒲元、宋星等频频侧目,尽管竹制火枪是一次性的产物,但不妨碍他们惊叹火枪的威力之大。

    紧接着他们终于反应过来,为何魏延对研发铁管如此执着,仅竹筒的威力都这般大,那铁制的枪管威力那还撩,于是刘备立即要求魏延重启研发工作,务必早日研发出其所描述的火绳枪。

    之后在众多资源的倾斜下,由蒲元和宋星领衔,魏延担当技术顾问,诸葛亮提供后勤保障的一支科研团队成立了。

    同一时间,魏延让出大部分甘蔗利益,在汉中成立汉阳工业供科研团队使用,同时汉阳工业也肩负未来的军火制造与生产,毕竟和蔗糖那点利益比起来,这玩意儿才是暴利啊。

    当汉阳工业成立后,研究团队开始围绕如何制造出一支合适的枪管、便于发射的枪机结构、匀速燃烧的引线、纸壳定装弹等技术展开攻坚。

    而此时南中钢铁厂也传来好消息,他们开始使用焦煤量产优质钢铁,这意味着枪管的材料问题得到解决,这无疑加快了枪管的研发工作,但对工业刚开始萌芽的大汉而言,想制造出一根合格的铁管谈何容易。

    最开始,技术人员使用南中生产的钢铁通过模具铸造钢柱,然后遴选杂质较少的钢柱为原材料,最后根据魏延的指示用钻头将其内部掏空制成枪管,但问题是南中生产的钢铁中蕴含钒钛等金属元素,已经算是最初级的合金了,上哪去找合适的钻头呢?。

    后来技术人员退了一步,打算用生铁来制造枪管。

    但效果同样不太理想,因为不管是手工,还是水利钻床输出功率都极不稳定,时常会损坏来之不易的原材料,成品率不足百一,就算季汉再有钱也经不住这样浪费,所以此技术方向暂时被搁置,开始研究一体化成型的技术方向——铸造。

    因为有之前积累的经验,因此汉阳工业很快生产出枪管,不过得到样品后的研发人员发现,铸造枪管的管壁好像太厚了,一把火枪的重量竟高达到二十公斤,再加上作战携带的甲擘冷兵器、弹药、干粮、清水等,已经远超士兵的负重极限,根本不具备长时间作战的条件。

    另外因内外冷却不一致,导致枪管内存在大量气泡,在用其生产的火枪验证枪机、引线、纸壳定装弹等技术成果时,曾发生过数次炸膛事件,损毁几支得之不易的火枪不,还让数名科研人员受伤。

    为此,魏延禁止科研人员实验武器,并从亲卫营中遴选百名精锐进入汉阳工业,在充当保卫工作的同时也将作为武器实验人员,毕竟科研人员每损失一个,对大汉而言都是难以接受的损失。

    考虑到出现伤亡,再加上铸造枪管缺点的确太多,于是科研团队又将注意力放在如何钻孔上,看起来是打算在这上面死磕了,不过铸造枪管的成果虽然不理想,但也有意外之喜,譬如火炮在铸造枪管时应运而生。

    最后,科研人员使用洋县钢铁厂生产的钢铁为原材料,南中钢铁厂生产的钢铁为钻头,并对钻头经行多次淬火加强其强度,又在汉阳工业内部开掘一条河,来稳定水利钻床的功率输出,在多种方法的齐心协力下,一根根枪管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给生产出来。

    不过枪管成品率依旧低,而且成本还居高不下,根本无法大规模量产和列装部队,但用作科研和技术迭代绰绰有余了,毕竟除了枪管外,还有枪机、引线、弹药等技术等待攻克。

    就这样,汉阳工业在往后的几年里,一直保持着月产二十支火枪的佛系产量,主要用于弥补实验中的损耗,以及验证枪机、引线、纸壳定装弹等技术,而这些都是能让火枪威力倍增的。

    首先是枪机技术,在最开始生产的火枪中,根本就没有枪机这个概念,都是在枪管尾部侧面开个孔并插入引线,然后从枪口填入火药压实,最后点燃引线发射弹丸。

    虽然这种方式也能发射,但孔破坏了枪管的密封性,导致火药燃烧爆炸时产生的部分能量会从侧面的孔逃逸,从而影响火枪的射程和威力。

    而且这种射击模式击发过程太过繁琐,需要频繁的存取火绳,不熟练的火枪兵要一两分钟才能射击一次,很明显,这样的火枪是不具备实战能力的。

    鉴于此,技术人员在魏延的建议下开始着手研发枪机,在经历过失败,失败,再失败后,终于研发出一款非常高效的枪机——杠杆枪机。

    杠杆枪机,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蛇字形的杠杆,杠改上端夹着持续燃烧火绳来点燃火药皿,然后通过枪管底部的孔,点燃枪管中的火药从而达到射击的目的。

    而在杠杆枪机中端连接有一块铁板,它的作用是在为装填弹药时防止火药皿中的火药洒落,以及减少误击发的几率。

    在杠杆枪机下端,则是用于扣发的扳机,在杠改作用下,只需要很的力,就能完成击发的一系列cao作。

    而枪机的出现,减少了击发前的cao作流程,缩短了火枪的射击间隔,也提高了火枪兵训练难度,为大规模列装部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引线问题,这个倒没啥技术难度,直接将棉线浸泡在硝盐溶液里,就能得到燃烧速度和时间相对恒定的火绳,最后在经过无数次实验后将其加工成统一长度用于火枪上,当然了,在某些时候还可以作为导火索。

    至于最后的纸壳定装子弹,这个则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点一点的在实验中摸索,慢慢寻找合适弹药比例,从而得到标准型纸壳定装弹。

    而纸壳定装弹的出现,则将火枪的射击流程极限简化,在最近的一次实验中,一名有过上千次射击经验的实验人员,在两分钟内甚至能射击五发,不过后面几发的精度有点感人,毕竟烟雾实在太大了一点。

    当枪管、枪机、火绳、纸壳定装弹都被一一研制成功后,汉阳工业开始根据大老板魏延的指示,将注意力集中在扩大产能上,毕竟再先进的火枪,遇上月产量不足二十支的工厂,它也无用武之地啊。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好几年,汉阳工业一边完善技术,一边摸索着发明设备,直到章武五年中火枪大规模生产终于迎来了曙光,具备商业和工业价值的蒸汽机终于千唤万唤始出来。

    在蒸汽机采矿成功后,蒲元就动用特权成为大汉第二家拥有蒸汽机的工厂,而当蒸汽机能提供恒定且持续的动力给钻床后,枪管的产量和成品率也开始攀升,然后第二座蒸汽机,第三座蒸汽机,第二条火枪生产线,第三条火枪生产线在汉阳工业内落地生根。

    就这样,在章武六年初,大汉第一款具备实战意义的量产型火枪——章武1型火枪诞生了。

    章武1型火枪:口径23mm,火枪全重8—9kg,全长1200mm,弹丸重60g,最大射程300m,有效射程200m,采用机械式瞄准具,在使用纸壳定装弹的前提下,一名熟练的火枪手射速能达到每分钟2发。

    仅从纸面数据看,运用在章武1型火枪上的技术已经趋近于中世纪末期的火绳枪了,但这只是颗粒化火药,以及纸壳定装弹所带来的。

    而火枪本身,不论是材质还是枪管的使用寿命都有所不如,枪机部分也需要时间来继续完善,不过以现在的发展速度最多两年半,这些难题都将被一一攻破,届时量产型的章武2型火枪,会让整个下都为之颤抖。

    ……

    至于火炮则和火枪不同,作为研发火枪的副产物,魏延一开始没注意到它,因为在他的认知里,在成熟的炮弹没研发出来前,火炮无非是发射一枚铁球而已,威力能大到哪去。

    但研发人员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火炮的装药量是火枪不能比拟的,所以威力自然也是火枪的数倍,于是他们通过失蜡法铸造一门铁炮。

    然后技术人员使用霰弹、炮弹两种弹药来实验威力,最后得到了令人惊诧的数据,前者对步兵的杀伤力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后者对城墙要塞的杀伤力也同样如此,他们用数据狠狠的打了魏延的脸。

    不过随着实验的进行,铁炮的缺点开始凸显,因为铁的延展性较差,硬度高但比较脆,所以十分容易炸膛,再一个遇到梅雨气铁炮也十分容易生锈,放在库房里几不管就变了一个颜色,这也是火炮明明早就被研发出来,却未得到大规模生产的原因。

    直到章武四年末,在西域作战的魏延收到从成都发来的过去两年季汉的发展纲要,恰巧诸葛亮在里面提了一句火炮的问题,于是魏延表示用铜铸炮可解决以上问题,就这样,第一门铜炮应运而生。

    不过火炮生产是得到解决,但成本却一直却压不下来,就以一尊一百公斤重的铜炮为例,光铸炮所需的铜就价值百万钱,更别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人工、时间成本,核算下来一尊铜炮的出厂价竟高达几百万钱。

    所以,尽管在实验中火炮的表现让人侧目,已经将重力投石机给扫进历史垃圾堆了,但火炮的高昂价格始终没能得到兵部的认可,他们宁愿继续使用重力投石机也不愿意采购火炮,毕竟同等的钱至少能购买几十副铁甲。

    而火枪和火炮差不多,因为除了它自身的造价高昂外,在发射时使用的火药、弹丸也是一笔不的开支,更何况汉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似乎也不需要这些价格昂贵的玩意儿。

    毕竟太贵了!!

    大黄弩它不香么!

    三公床弩它不香么!

    重力投石机他不香么!。

    所以,尽管汉阳工业的军工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但自魏延成立汉阳工业至今,一笔来自兵部的订单都未曾收到,就算明知汉阳工业是魏延的产业也是如此,主打的就是一个铁面无私。

    不过在今,在北伐即将发起的日子,汉阳工业终于迎来了大汉太尉,骠骑大将军,汉阳工业的幕后老板魏延的莅临指导,并有望达成自汉阳工业成立以来第一笔对外订单。

    所以,汉阳工业的主事人魏来提起了万分精神,抽调最精锐的火枪手,打算明给魏延和诸葛亮露一手,以促成这一笔军火贸易。

    ……

    汉阳工业

    魏延和诸葛亮在魏来的陪同下来到位于山坳中武器试验场,在交谈片刻后,魏延看了看逐渐阴沉的色,转头对这位族叔道:

    “叔父,开始吧。”

    “诺”

    魏来笑得合不拢嘴,他没想到魏延竟能叫他一声叔父,真是让他又惊又喜啊。

    他虽是魏延父亲的幼弟,但两家关系并不和睦,在魏延时候曾为一些事情吵过几次,之后两家更是没什么来往,如今魏延不但倚重他,还尊敬他,这让他如何不惊喜呢。

    魏来在得令后,迅速让人晃动红旗示意战术演练开始。

    随着观礼台红旗晃动,在一旁等待多时的五十名火枪兵,上半身着制式板甲,胸前有两根寸许宽的皮带交叉而过和腰间的皮带连接在一起,而在皮带上则悬挂着二十枚定装弹,配套的火枪清理用具,压缩军粮,水壶,制式横刀,以必要的物品,这也是为何需要肩带来分担压力的原因。

    除了躯干部位外,其他部位是制式扎甲或皮甲,因为制作其他部位的板甲工序较繁琐,不如使用已经成熟的扎甲,这样也能减轻后勤压力,也可进一步减轻士兵身上的负重,而在他们背后冒出的枪管就是章武1型火枪。

    从眼前全副武装的士卒不难能看出,今这场演练完全是对标实战来的,其目的就是让魏延、诸葛亮好好体会新武器,新战术所带来的时代变革。

    火枪兵在走进实验场后,根据提前演练的阵型交错而立,也就是虽然队伍是两排,但完全能达到同时开火的要求,这样一来能提升单位空间里的火力密度。

    火枪兵在站定后,从腰间拿出一块棉布打湿后包在脸上,然后拿出火折子将火绳点燃,并将其夹在枪机上端。

    紧接着开始检查火枪是否存在故障,通条是否能正常存取,火药皿上的铁板是否能正常开启,弹药包中的弹药是否受潮,待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将士们静静矗立在原地,目光死死盯着前方百步外覆盖着板甲的瓦罐。

    “准备!”

    号令兵命令一下达,火枪兵迅速斜端火枪打开火门,然后从弹药包中取出一枚弹药,用牙将底部的纸壳咬开,然后倾倒三分之一的火药倒入火药皿,最后将火门关闭并吹走残余火药,以防火绳意外点燃击发。

    紧接着将枪托杵地,将剩余的火药倒入枪管,然后将铜制弹头和纸壳一起塞入枪管,并取下通条将弹药压实。

    待完成这些流程后,立马平举火枪,通过火枪上的机械瞄具三点一线,瞄准了百步外的假想担

    “开火!”

    随着号令兵一声令下,火枪兵们纷纷扣动扳机,在杠杆枪机的带动下,火药皿上的盖板被打开,顶部的火绳猛的扎入火药皿,并将火药点燃,被点燃的火药顺着通道点燃枪管中的火药,能量堆积到顶点后开始从最薄弱处宣泄。

    在一阵密集的枪声后,一股呛饶烟雾随之蔓延开来,不过对有防护的火枪兵们而言这点烟雾算不得什么,他们依旧自顾自的重复刚才的cao作过程,当连开了三枪后立即收枪持刀,因为在演练中敌人此时已经冲上来了。

    当火枪兵演练完毕后,四门火炮立马被炮兵牵引上来,其中两门火炮会使用霰弹,另外两门火炮会使用弹丸。

    和火枪相比火炮的cao作流程就简单得多,先用定装火药填满底部的火药室,并用火炮通条将火药压实,然后再填入霰弹\/弹丸,最后点火发射即可。

    自然,两者的威力都比火枪大上几倍,霰弹炮仅仅两炮,就将五十步内的标靶全部碎裂,百步内也出现不同的损伤,不过也就止步于此了,在有效射程上霰弹炮不如火枪多矣。

    而发射弹丸火炮的威力也让人侧目,用于验证弹丸威力而建造的城墙上出现了两个大坑,而大坑周围的砖石皆尽碎裂,若一直用火炮持续轰击,恐怕最多一城墙就会倾倒。

    受限制时间关系,火炮也只开了两炮就停了下来,当一切尘埃落定后,魏延和诸葛亮联袂走进试验场,当看到板甲后的瓦罐变得零零碎碎,甚至连用于防护的板甲都被击穿后,两人脸上都露出惊喜的神色。

    诸葛亮惊叹于火枪\/火炮的威力之大,在一百多步的距离上依旧能击穿坚固板甲,威力已经远凌驾于所知的弓弩之上,甚至连三弓床弩都有所不如。

    至于魏延则更多的是满意,这才对嘛,这才是他想象中火枪该有的样子嘛,以前那些东西都是个什么玩意儿啊,给他当烧火棍他都嫌重,至于火炮的威力则超出了他的预料,看来不能觑任何被发明出来的东西啊,

    然后魏延和诸葛亮一合计,当即决定采购三千支章武1型火枪,以及十门章武1型火炮,并要求汉阳工业在六个月之内,交付购买的火器到部队,这一点魏来自然拍着胸口保证到,虽然三千支火枪对比这些年的投入来不过九牛一毛,但凡事总得有个开头不是么。

    至于采购的火器如何使用魏延也有自己的考虑,火器对这个时代而言无疑是个新玩意儿,除了接触较多的研发人员,以及参与实验的人员熟悉一点外,整个大汉包括力主研发火器的魏延在内,都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根本不会使用。

    因此,这一批采购的火器并不会用立即应用在战场上,而是会先成立一个神机营用做训练,让他们先尽快熟悉火枪的cao作与保养,为未来大规模列装打好基础,而这个重任自然就落在魏延的亲卫营身上了,不对,以后要叫做神机营。

    视察完汉阳工业后,魏延本次汉中之行也接近尾声,因为时间已经进入到四月份,距离北伐最后发起时间已不足两月,时间不允许他们在汉中多耽搁。

    其实本次汉中之行,魏延还是以遗憾居多的,最主要还是蒸汽机没能达到心理预期,毕竟在魏延的想象中,拿下西域后蒸汽火车应该研发完成,可以修一条横穿河西走廊的铁路,加强大汉对西域地区的控制。

    但想象归想象,科技树还得一步步点亮,运载几千吨货物的蒸汽火车和运载一吨的矿石的矿机,两者之间的差距宛如云泥之别,不过一想起蒸汽机从无到有,发展到今这种地步只用了十年时间,他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

    四月初

    魏延辞别诸葛亮,独自前往武威整顿兵马,这一次远征并州他打算亲自上阵,和赵云、马谡等人一起席卷并州,不打算在后方作一个看客。

    因为他已经四十多了,马上就要步入暮年,若现在不趁机出去浪一回,恐怕以后再也没机会了,至于离开后的统筹工作,会由北伐副总指挥诸葛亮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