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小道观
孟子涛呵呵一笑:“再问你一句,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燕小三轻咳了一声:“咳咳!这是古代祭天地时候用的。” 孟子涛不再跟他打哑谜,说:“这东西叫手炉。” “手炉?”燕小三有些狐疑地看了一眼桌上的东西。 孟子涛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这个东西,应该是你从道观拿出来的吧。” 燕小三立刻跳脚道:“你可别血口喷人啊!” “叫什么叫!”阿鸣狠狠地瞪了燕小三一眼:“有没有血口喷人,你自己心里没点数!要不要我现在打电话让警察过来?” “鸣哥,你这是想仗势欺人?”燕小三语气立刻弱了不少。 孟子涛对着阿鸣摆了摆手:“知道我为什么能猜到东西的来历吗?这种手炉,又称持炉,是道士行斋醮法事时手持的手柄的香炉。” 据称:“古者灌献之礼圭瓒,瓒之形如盘,柄象圭,盛酒其中,执瓒则不执圭。”今天的道士执手炉则不执简,即渊源于此。道教仪式有上炉香科仪,法师执手炉燃香,以行祭仪。 燕小三带来的手炉雕工精细风雅,炉身呈莲花状,并雕刻有龙形衔炉样式,表面有淡淡的香的味道,说明它不久之前还使用过。 手炉其实也是一种法器,一般不会出现完好的情况下,被丢弃的情况,燕小三拿出来的手炉,是怎么得来的,无疑很清楚了。 阿鸣表情严厉地质问道:“燕小三,老实交待,这东西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东西的来历是清白……” 阿鸣打断了燕小三的话:“我告诉你,别给我打马虎眼,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燕小三一脸不满地说:“鸣哥,你这样不好吧,明明我一不偷,二不抢,怎么就一定要逼我呢!” “叫警察来吧。”孟子涛看得出燕小三很心虚,手炉是偷的可能性估计有九成。 燕小三一见孟子涛说要报警,嘴里虽然为自己辩解,但行动却很实诚,想要带着东西走人。 孟子涛可不会让他走人,直接把人扣了下来。 燕小三在孟子涛手中跟一只鸡没多少差别,他见自己跑不了,又开始扮可怜,什么上有老下有小,涕泪直流,要不是孟子涛知道这家伙是什么样的人,还真会泛起同情心。 但现在嘛,燕小三的样子,只会让孟子涛更觉得他恶心,更加不会放过他了。 之后,孟子涛采取了一些措施,不过几秒钟的时间,燕小三就倒豆子一般,把事情手炉的严厉说了出来。 就像孟子涛猜的那样,手炉确实是燕小三从一家道观里偷出来的。 那家道观在通往丹木的途中,阿鸣也有些了解,道观里只有三个人,他们都是虔诚的道士,虽然生活比较清苦,但如果遇到游客遇到困难,他们还是能帮则帮。事实上,他们有机会让道观的香火钱更多,却并没有这么做,说是不想让物质把精神腐朽。 阿鸣对那三位道士还是挺佩服的,没想到燕小三居然去那里偷东西,气得他狠狠地把燕小三揍了一顿,打的燕小三哭爹喊娘。 把燕小三交给警察,并搞清楚了事情的经过。 手炉对道观来说比较珍贵,但除非有特殊需求,价值也不会很高,燕小三就算被判罪,也不会在牢里待多久,不过,阿鸣已经琢磨着,等燕小三出来,就给他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 手炉被留了下来,明天孟子涛和阿鸣一起送回去,这个意见是阿鸣提出来的,他告诉孟子涛,道观之中,听说收藏有一幅黄公望的真迹,说不定可以借此机会,欣赏一二。 事实上,道观里面有黄公望的书法也很正常,黄公望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成了著名的全真派道士,曾住持万寿宫,提点开元宫。后往来松江、杭城等地,卖卜为生。收入金月岩编、黄公望传一卷、一卷,阐述全真派内丹原理和功法。 凭借孟子涛他们的身份,阿鸣的这个提议并没有人反对。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后,俩人做好了准备,便出发去寻找丹木,他们先乘坐汽车,不过汽车只能通过三分之一的路程,接下来的路,全靠走路了。 在阿鸣的带领下,孟子涛来到那座道观。 道观确实很小,看起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充满了沧桑感,不过此地风景秀丽,两相结合,别有一番韵味。 阿鸣上前敲了敲门,很快就有一位中年道长出来开了门,面带笑容道:“两位贵客请里面请。” 孟子涛和阿鸣面面相觑,因为道观没有电话,他们事前没有通知,怎么对方好像一副知情人的样子? “徐观主,不知你说的‘贵客’是什么意思?”阿鸣不禁问了起来。 徐观主哈哈一笑:“请两位进来再说。” 徐观主不是歹人,俩人虽然心中好奇,还是没有多问,跟着徐观主进入观中。 一行人来到会客室,就见已经有一老一少两位道士在房间里等着他们了。 这两位分别是观主的师兄和师弟,他们三个都姓徐,当初都是孤儿,由老观主收养,在道观长大,对道观的感情很深。 徐观主的师兄看起来已经有六十多岁了,不过听介绍才知道,他已经快八十岁了,而小师弟才刚刚二十岁。 据徐观主后来介绍,小师弟被收养的时候才一岁多一点,一直到十八岁那年,老观主才去世,再想想徐观主师兄的年纪,老观主去世的时候应该有一百多岁了吧,还真是长寿。 入坐之后,大家寒暄了几句,俩人问起了观主刚才那句话的意思。 徐观主笑道:“我们观里前天失窃了一把手炉,说来惭愧,发现的时候我非常紧张,担心在观里传了好上百年的手炉在我手中被偷。本来我打算报警,没想到师兄却摇了摇头,告诉我今天会有贵客上门,没想到被他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