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寻找铜矿的征程
; 匠人们度过了人生最为漫长的一天。 从中午开始,他们就在心惊rou跳中挣扎,那三个同伴的尸体,时刻在提醒他们,不能惹王扬。 没有人敢去挑战这一点,因为很有可能将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什么动物都是怕死的,就连暴怒冲动的野猪,只要没有激怒它之前,它也一样怕死,只会退让和躲避。 越聪明越高级的动物,对死亡的恐惧就越深。 对于已经开启智慧的匠人们,更是如此,他们与野猪猛兽不同的是,他们的逻辑思维更高级,想事情想得更深,学会了高级一点的判断。 他们知道自己就算拼了命,也不可能逃脱,绝对会被杀死,所以他们不敢逃,不敢拼,只能按照王扬要他们做的去做。 只有这样,才有一线生机,至于死去的人,都已经死去了,还有什么值得感叹的? 尸体被处理了,全被火化掉,地上的血迹也被一桶接一桶的水冲刷干净,避免细菌滋生,发生瘟疫。 匠人们最后还是获得了食物和水,食物是馒头,可他们却觉得无比的好吃。 狼吞虎咽。 然后被告知,第二天就要出发,寻找铜矿,找不到依然是死。 他们被看管,并且被绑着,所有人的手都被绑成一条,想要解开不是不可以,解开一次打一顿,直到再也不敢解开。 而王扬则在篝火堆旁,趴在王盈盈的腿上。好整以暇的让她帮自己捉跳蚤。 他很讨厌那些跳蚤,毛发虽然比不得猩猩。但还是很多的,总有跳蚤们的生存之地,怎么捉都捉不完,也不知道那些跳蚤是哪儿来的。 王盈盈问他,那些“巨人”怎么少了三个? 王扬没有回答,骨学家告诉她,那三个人死了。 谁杀的?王盈盈有些困惑。 骨学家很没节cao的指向乌龙,他杀的。 乌龙瞪大了眼睛。怎么赖到我头上了,但还是委屈的低下了头,接过这口黑锅。 王盈盈也不在意,死了就死了吧,和自己没有关系。 这时候,骨学家问他,要怎么让那队人找铜矿?总得看着他们吧?不然他们跑了怎么办? 王扬点点头。说出自己的想法。 现在部落里的人不多,都有自己的工作,就调出五个人,和自己一起与那群匠人们上路。 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看住他们。 刚好,那些准备多出来的食物,可以让自己带上。 相信以六个人的人数。一般单独狩猎的野兽,都可以轻松应付。 而大型动物群嘛,只要不是遇到巨鬣狗群,加上不主动招惹,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这一点。王扬比较自信,巨鬣狗这个物种。差不多就是在这个年代灭绝的,数量肯定不多。 就算遇到了,以巨鬣狗群罕见的惜命程度,只要给点颜色,它们便会知难而退。 真正有威胁的情况,基本上只有遇到不明物种的野兽群了。 骨学家点点头,觉得也是如此,按照这群匠人们出现的情况来看,他们应该是从东边来的,和白色黏土的方向不会差太多。 运送黏土的队伍都没有遇到什么危险,王扬他们应该也不会有危险。 骨学家又问,那要不要分点羊驼出来,骑着过去。 王扬摇头表示不用,他们这么多人,得分多少只羊驼出来?太浪费。 而且他们已经准备好草鞋,草帽,可以在白天跑着赶路,并不比羊驼来得慢。 带着羊驼,还得管羊驼的草料和水,太麻烦。 商议到这里,基本没什么遗漏了,骨学家又过去看了匠人们一会儿,便去睡觉。 “呜呜!” 商议完,王扬感觉到发梢中的小手停顿了一下,耳边传来王盈盈不满的声音。 又要离开? 王扬点点头,没说什么。 第二天,在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以后,王扬便饱餐了一顿,带上网、木矛、投矛器等东西,来到部落前。 匠人们已经站成一排,茫然的望着前方的一个人。 那个人牵着一根绳子,绳子绑在匠人们的手上。 另外有其他帮忙打点的人,帮他们穿上草鞋,戴上草帽,然后将装满了馒头的袋子,挂在他们的身上。 另外有两个人提着两袋的水,走到王扬身边,对他表示一切都准备好了。 点点头,王扬表示出发吧。 挥手告别部落众人,王扬的心潮有些说不上来的澎湃,他明白,自己这次一去,再回来时,定能让部落改头换面。 无论是工具还是繁荣的程度,都会连上几个层次。 那是他希望看到的,也是他一直期待的。 “出发!” …… 来到出发后的第三天,此时太阳高高挂起,众人正在食不知味的吃着午餐。 四周茫茫一片的黄土地上,稀疏的长着一些小荒草。 原本这里的情景应该是大须芒草的天下,但经过了一次焚烧,让大须芒草遭到了大片的损失。 短时间内长不回来。 王扬六人从匠人们身上的袋子中拿出馒头,一人一个的分了过去,又取了水,让他们就着吃。 依然没有松绑,但吃东西还是没有问题。 吃了点东西,匠人们便开始在地上用手指画图,讨论该怎么走。 看他们激烈争辩的样子,显然出现了分歧。 分歧一共两方,一方认为还要继续往东走,一方则认为。他们应该往南走了。 这是王扬最头疼,也是最担心的事。他就怕这些匠人们忘记了回去的路。 “你们不是从东边一路过来的?”王扬皱起眉头,指指东方询问。 匠人们摇了摇头,表示不是,他们记得自己改变过方向。 王扬皱起眉头,不再多问。 现在问这些都没有用处,三天下来,他们的速度很快,除了吃完饭以后的一个小时。和睡觉之外,他们都在小跑。 这一点,对于经历过长途迁徙的王扬等人来说自然不是问题,十分轻松。 匠人们则很是不适应,但也不得不适应。 现在到了这里,他们顿时觉得不对劲,因为那时候他们的迁徙。是没有目的性的迁徙,什么具体的方位,根本不知道。 只是依照着记忆,大致判断出一个最有可能的方向。 而现在,这个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有些模糊。判断之时,都有了犹豫,然后互相一讨论,就出现了两个分歧的队伍。 一队认为,应该再往东一些。才应该往南。
一队则认为,应该直接往南。不能再东了。 他们判断不出来,其实还有一个不太重要的原因,他们来的时候,是一片草原。 现在回去,却是一片如戈壁滩一般的黄土地。 之所以说不太重要,是因为茫茫的黄土地,其实和茫茫的草原没什么区别,在没有标志性建筑的情况下,都是跟着感觉走。 休息的一个小时过去,王扬见他们还没有讨论出个子丑寅卯,便决定先往东去。 在离去的时候,王扬放了三块石头在地上,当做地标。 一路行去,又是几天的时间匆匆而过。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林木线之间,再前方,便是森林。 森林之间有一条极为明显的“路”,那是人走过的痕迹,不用想,王扬就知道是巡逻队的足迹。 他转过头,问匠人们是不是这里。 匠人们仔细的辨认了一下,摇了摇头,肯定他们没有到过这片地方。 其实他们只观察树的特征,根本分不出来树有什么不同,但他们知道,他们改变方向的时候,并没有遇到森林。 “掉头回去!” 几天后,他们回到了原点,这一次,王扬又让他们辨认方向,到底是不是往南来的。 众匠人表示,绝对是往南来的。 王扬还是不敢确定,他问众人改变方向的时候,是往左手走,还是往右手走。 他们一致表示,是往左手走。 “确实是南,那便往南走。”王扬他们再次掉转了方向,往南前进。 这次一走,就是十几天。 王扬怕再走差,每隔半天,就会留下一个标识,或者三块石头,或者插根树枝。 这些树枝,自然是他们画画用的工具,在出来前,王扬准备了几十根,就是应付这种情况。 同时他为了避免出现巧合的错误,将这两种标识的方法错开来用。 这一次用几块石头,下一次就用树枝。 十几天下来,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走了多久,行了多少里路。 速度上不是问题,比羊驼们慢上一半左右,毕竟他们驾驶羊驼时,不会马力全开。 羊驼撑得住,他们的屁股也撑不住。 而到了这里,匠人们不安的情绪又一次出现了,在午休的时间里,他们总是喋喋不休的讨论着,画着过往的图画。 没有了大须芒草的地方,他们总觉得十分不和谐,感觉走错了。 一个个焦躁不安的看着图画,非常头痛。 王扬没有催促他们,这种事急不得,越急,越会乱指一通,到时候苦的还不是自己。 与此同时,十几天下来,他们的食物才吃了将近一半,但水,却快要喝光。 急速的赶路,让水的消耗特别严重。 他不得不提前考虑找个地方补充一下水源。 这种情况,也让匠人们变得焦虑,他们在思考,如果找不到水了,自己的血会不会被他们当成水喝。(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