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尔虞我诈(续)
悬瓠,宇文温正在审问战俘,借以了解城外敌情,他被困在城中,想要知道外界的局势十分困难,死士以生命为代价送信的方式只能偶尔一两次,所以城内守军要通过别的手段获取消息。 要么派细作出城刺探军情,要么靠审问俘虏,悬瓠被敌军围得如同铁桶般,细作出去一次不容易,要混入敌营更不容易。 而每次击退敌军的进攻之后,多多少少都会抓到一些俘虏,审问俘虏,才是获取消息最可靠的手段。 而宇文温审问的俘虏,是昨日敌军攻城失败后,己方抓获的幸存者,正好让他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因为俘虏大多是河北人,满嘴河北各地口音,所以需要靠“通事”来居中做翻译。 领兵多年,宇文温对于审问战俘很有心得,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不像别的将领那样,一上来就摆出拷问工具恐吓俘虏,相反,用的是以柔克刚之法。 不摆出什么杀气腾腾的刀斧手,而是在鸟语花香的花园里,“亲切接见”俘虏。 身着便服,手拿书本,除了充当翻译的“通事”,只有两人陪伴左右,这两人不是抠脚大汉,而是青衣小僮,宇文温刻意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意境,就差羽扇纶巾、抚琴弹唱了。 带着镣铐的俘虏站定之后,宇文温先问对方家乡何处、家中高堂是否尚在、是否娶妻生子、是累世兵户还是被征召服兵役的百姓。 如果是寻常百姓,那么平日里以何为生计,家中是否有田地,亦或是给人当佃农、打长短工,家乡的租调负担如何。 如果是兵户或者投军混口饭吃,那么军中情况也要问一遍,问来问去问了一圈,待得对方情绪缓和之后,宇文温会继续问一些无聊的问题,其间掺杂着已经问过的问题。 如果对方第二次的回答,和第一次的回答对不上,呵呵... 审问俘虏是一门技术活,一上来就严刑拷打,宇文温觉得技术含量太低,虽然用话术来套别人很花时间,但他有得是是时间,不消磨一下时间就容易想女人。 从领兵偷袭悬瓠得手到现在,宇文温没碰过女人,确切来说,从去年年底出征江州开始,他一直都没有碰过女人,因为眼界高,寻常女人入不了他的法眼。 期间几次回到西阳,宇文温都没有和侧室“详谈”,不是他生理、心理有问题,而是敌军压境,形势岌岌可危,没时间也没心情想这种事。 加上王妃尉迟炽繁又被娘家人扣了,说不定什么时候被逼改嫁,宇文温一想到这里心情就极度恶劣,没心情搞女人。 但作为一个气血旺盛的年轻人,生理需要是“刚需”,他只能通过不断做事来转移注意力,而今天审完这些战俘,再巡一遍城,就能累得倒在榻上立刻睡着。 不知不觉,俘虏只剩下最后一人,宇文温虽然有些疲倦,却打起精神挤出“和蔼的”笑容与对方拉起家常来,不一会,他就了解了对方的大概情况。 此人姓吴名正,邺城居民,无田无地,平日里靠帮人佣书为生,家中尚有老母,未成家,没有兄弟,只有姊姊一人,已经出嫁。 今年夏秋之际,朝廷征发百姓从军讨伐悬瓠逆贼,优先征发他们这种无地、不需要参与秋收的平民,于是吴正就随军南下,来到悬瓠城外。 吴正会读书写字,待遇很快就跟那些目不识丁的百姓有了区别,不需要去当苦力,而是被叫去帮士兵们写家书,当然,这是免费的。 虽然没有钱拿,但对于吴正来说却不错,因为他不需要当苦力,也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跟随官军攻城,每日里就在营区坐着,听着口音各异的士兵口述思家之情,然后用文字写成书信。 得知对方平日以佣书为生,宇文温来了兴趣,当年他去邺城,可是好好的考察了一番邺城的佣书业,对于业内情况十分清楚。 所谓佣书,就是抄书,在雕版印刷术还没出现的时代,书籍的传播就靠手抄书,一本变十本,十本变百本。 宇文温作为黄州印刷业的幕后推手,对于佣书业这一“落后产业“”十分了解,邺城是黄州书商正在开发的市场,邺城佣书业的情况,他了若指掌。 又问了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宇文温装作若无其事的问起对方佣书的收入,吴正毫不犹豫的做了回答,回答的内容,和宇文温知道的情况差不多。 如此看来,吴正确系佣书为生者,不过问题来了:你不好好在军营里帮人写信,跑来攻城做什么?莫非是得罪了什么人? 宇文温如是想,但没有发问,而是继续问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问题,他通过审问前几个俘虏,察觉到一些蛛丝马迹:尉迟惇似乎要开溜了。 这是他通过最近几日许多俘虏的口供,归纳出来的模糊推论,但还不太确定,需要更多的俘虏口供,来印证这一推论。 所以宇文温问吴正,最近一段时间士兵们在家书里,有没有说起什么事情,譬如忽然说很快就能回家之类的“好消息”,而对方的回答,让他心中一动。 吴正说,确实有士兵口述家书内容时,说很快就能随军北返,想来回家指日可待,不止一个士兵是这么说,而且是不同隶属的士兵,都有这么说过。 当然,只有零星士兵有这样的消息透露出来,吴正留心注意了一下,这些士兵大多隶属丞相统帅的各部战兵。 宇文温听到这里,心思活络开来,一般而言,主帅亲自指挥的兵马,只会跟着主帅行动,如果吴正所言非虚,那么这一情况意味着,尉迟惇恐怕要北返。 那么宇文温的世子和王妃,必然也被尉迟惇带着北返。 到底出了什么事,让尉迟惇放弃指挥围城,在“御驾亲征”还没大功告成的情况下,领着精锐往北走呢? 呵呵,想骗我? 宇文温觉得这个吴正,一定是尉迟惇派来误导他的细作,故意放出错误的消息,让他信以为真,到时候急匆匆派兵出城搞偷袭,然后败得伤筋动骨。 为了增强说服力,特意派了个佣书为生的随军平民来当这个细作,以增强可信度,毕竟这年头大部分人是文盲,一般情况下,只有佣书者,从军之后有机会替寻常士兵写家书,然后得知各种内幕消息。 “吴正,你为何会突然跑来攻城,莫非是得罪了什么人,对方要害你性命?” “上官明见,小的确实得罪了人,又不敢往家乡跑,只能混进攻城大军之中,逃到城里以求活命的机会。” 吴正所说,宇文温有口供可以印证,他在审问俘虏之前,要先听将领汇报这些俘虏被抓的过程,其他人都是困兽斗时被俘,而这位,直接就跪地求饶了。 如果说此人是主动投降,到也说得过去。 宇文温琢磨着莫非这位是窥破上官什么不得了的秘密,怕被杀人灭口,只能外逃,但逃回家一样是个死,只能孤注一掷逃到城里。 想到这里,他不动声色问道:“你是如何得罪人的?” “呃...” “说吧,如今又不是在城外军营。” 吴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迟疑了片刻,说起事情原委:前几日,他一如既往帮士兵写家书,因为要写家书的人很多,他忙了一上午,好不容易有机会如厕。 正在蹲坑时隔壁有士兵窃窃私语,恰巧说的是邺城一带方言,所以吴正听得很明白,而待得他听清楚后,不由得心中大惊。 那两名士兵隶属于禁军六率,他曾经帮这两位写过许多封家书,但不知道对方的具体隶属,一名士兵向另一人透露的是一件趣事,实际上是一件丑闻: 御驾中的女眷,有人怀孕了。 天子年幼,不可能让女人怀孕,而且天子没有嫔妃,怀孕的自然另有其人,而陪伴天子的女眷,不该有这种情况发生。 吴正在邺城是“见过世面”的,他知道这种事情一旦走漏风声,知情人必然倒霉,所以躲在茅厕里直到那两名士兵离开才敢出来,特地避开进出之人,不动声色回去继续替人写家书。 原以为就此风平浪静,结果没过多久,吴正发现那两名士兵莫名其妙暴毙了,而与这两位过从甚密的士兵,也突然暴病而亡。 这些倒霉鬼当中,包括他那日如厕时,此二人进出茅厕前后,去过茅厕的人。 吴正很快就想通其中关键,知道自己要完,第一个念头就是逃跑,但他孤零零一人要想逃回邺城是不可能的,即便逃回去,也会被人灭口,所以... “所以你就趁着早上大军集结青壮一起攻城,混到人群里伺机接近悬瓠?” “是的...上官!小人所言句句属实!” 宇文温沉吟着,八卦之心熊熊燃烧,综合多方消息,宇文温知道陪伴他儿子的女眷,应该就只有他的岳母王氏、王妃尉迟炽繁,还有小姨子尉迟明月,那么... 作孽哟!寡居的小姨子,居然被人搞大肚子了! 一想到苦命的小姨子,宇文温就有些唏嘘,以这个时代的适婚年龄来看,尉迟明月是大龄剩女,好不容易成功结婚,结果结婚当天就守寡。 以尉迟明月的出身,应该没人敢用强,那么如今弄出这种事,想来是小姨子遇到了情郎,你情我愿之下偷尝禁果,导致珠胎暗结? 得知小姨子与人私通的秘闻,宇文温有些尴尬,干咳一声把思绪收回来:“本官知道了,你,口风严一些,这谣言不得再往外传!” “小人知道,小人明白,小人绝不会把邾王后的...谣言传出去。” “嗯,你知道便....呃?” 宇文温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他潜意识里认定是小姨子与人私通所以被搞大了肚子,结果竟然是邾王后?那不就是他的王妃尉迟炽繁么? 宇文温被邺城朝廷封为邾王,王妃尉迟炽繁被封为邾王后,但他一直不承认这个“伪封”,所以听到“邾王后”三个字,不会马上联想到尉迟炽繁,要延迟数息才反应过来。 结果原来是我的王妃怀孕了?我要当爹了? 特么我要喜当爹了?哪个混蛋敢动我的女人!我要把他千刀万剐!!! 宇文温眼皮直跳,耳朵不由自主动起来,心中掀起惊涛骇浪,满脑子想的是尉迟炽繁挺着肚子的样子,他将近一年都没见着尉迟炽繁了,所以.... 尉迟炽繁不会负了我,一定是有人霸王硬上弓,或者是用药,王八蛋! 脑海里闪现过各种画面,自行脑补尉迟炽繁被人用药之后,把别的男人当做他,各种迎合各种妩媚,让别的男人为所欲为。 然后等到药效过了以后,扯着被褥遮挡身体,缩在角落嚎啕大哭。 宇文温想着想着只觉得心在滴血,整个人都僵在那里,一动不动,不发一言。 一旁充作“通事”的王頍,有点后悔站在这里,他大概听得懂河北各处方言,所以自告奋勇当通事,顺便给宇文温出谋划策,结果竟然听到了这种丑闻。 这种丑闻他听了去,搞不好日后有被杀人灭口的风险。 电光火石间,王頍瞥了一眼宇文温,又看了看那个吴正,忽然间脑袋灵光一闪,正要开口,却听得宇文温发问:“吴正。” “小的在。” “你,说的消息很重要,不错,很好,很好....”宇文温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日后,官位至少是一州刺史!” 方才还是满头大汗的吴正,听得最后一句话,喜出望外,嘴角嚅动,不知该说什么好,旁边的王頍目光一凝,忽然顺势催促:“快,还不赶快跪谢大...恩!”
吴正扑通一声跪下,向着面前之人叩拜:“多谢大王,多谢大王!” “大王?”宇文温听得对方的称呼,长吁一口气,然后似笑非笑的看着对方:“你,是如何知道寡人是‘邾王’,亦或是‘西阳王’的?” 宇文温亲自审问俘虏,严格保密身份,免得被人铤而走险,让他“附耳过来”,一口把耳朵给咬掉,所以,俘虏们不知道他是西阳王,而他的自称,一直都是“本官”而不是“寡人”。 所以问题来了,吴正是如何知道他的真正身份、以至于大喜之下脱口而出“多谢大王” 面对宇文温的质问,吴正汗出如浆,强作镇静回答:“小的..小的昔年在邺城,是见过大王的...” “所以,你知道王妃的丑闻,还特地说给寡人知晓,是缺心眼,还是觉得寡人不会杀人灭口?” 宇文温说完,使了个眼色,两个青衣小僮冲了上去,将吴正制住后往对方嘴里塞了个东西,防止对方嚼舌自尽,宇文温起身来到对方面前,阴测测的问道: “你可知道,寡人是如何活剥人皮的?” 一股尿sao味传来,那是吴正被吓得失控,面对“活剥人皮”的威胁,他没有任何抵抗的勇气,涕泪横流将实话说了出来。 因为嘴里卡着东西,上下颚合不拢,口水横流,说话有些不利索,但吴正所说,还是被王頍听得大概,然后转述给宇文温。 吴正确实是邺城居民,以佣书为生,被征发随军,来到悬瓠城外,平日里也确实是帮士兵们代写家书。 昨日,忽然有士兵把他带走,带到北营,见到了高高在上的丞相,丞相命他为朝廷效命,将一个消息带到悬瓠城中,这一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危险,基本上就是有去无回。 但无论任务成功与否,丞相承诺,吴正在邺城的家人,都会获得重赏。 而这一任务,就让吴正被悬瓠守军俘虏,然后在对方审问自己时,将两个消息说出去,一个是官军主力似乎要有北返的预兆,其二是邾王后的所谓丑闻。 这一丑闻,要等见到一个人才能说,那就是西阳王宇文温,吴正没见过宇文温,是看了丞相命人画的画像,才知道宇文温的模样。 如果他被俘,审问的不是宇文温本人,邾王后的所谓丑闻绝不能说,因为怕被对方杀人灭口将消息遮掩,传不到西阳王耳边。 所以为了能有机会见到西阳王,吴正必须先把官军主力可能北上的消息透露出去,才有机会得西阳王召见,然后把丑闻抖出去。 这种事情说给身为“苦主”的宇文温听,必然会被杀人灭口,所以吴正此行凶多吉少,而丞相亲口许诺,会给他的家人以优厚抚恤,这让吴正动了心。 未曾料被俘之后,竟然直接就见到宇文温,顺利的不行,于是吴正硬着头皮把所谓的丑闻说了出来,原以为必死无疑,结果得知自己“官位至少是一州刺史”,大喜之下,一不留神就被宇文温套出了破绽。 至于邾王后的丑闻,当然是子虚乌有。 一身尿sao味的吴正被人抬走,宇文温松了口气,大口喝起茶来,见着王頍无需看眼色就明白了他的意图,不由得欣慰道:“王参军,方才好急智。” “属下不才,大王真是好急智。” 王頍的回答不是恭维,是真心话,他听得吴正说出丑闻之后,很快便想通其中关键:吴正要么蠢,不然应该知道说出这种丑闻,会被人灭口。 西阳王守悬瓠,吴正不应该不知道,他被俘,即便是将这种消息透露给将领而不是宇文温本人,肯定会被灭口,所以对方这么做,极有可能是“死间”。 而宇文温随后说的话,让王頍知道是试探,于是催促吴正谢恩,果然对方认得宇文温,脱口而出“多谢大王”。 既然知道面前这位就是西阳王宇文温,居然还敢把西阳王妃的所谓丑闻说出来,事情至此一切都明白了:这是敌军派来的“死间”,要让宇文温急火攻心,仓促派兵搞偷袭,然后被候个正着。 这种尔虞我诈的把戏,旁观者可以很冷静的分析真伪,但作为“苦主”的宇文温,能够在得知王妃丑闻后,马上急中生智用话术套对方口风,王頍对此是真的佩服。 刚经历了大悲大喜的宇文温,关注点很快便落在吴正这一行为后面的含义,也许,这只是敌军为了破城而想出的花招之一,但是丞相尉迟惇亲自接见吴正,许以重诺,这就有些不寻常了。 “寡人以为,莫非关中局势决出胜负,雍州军击退敌军,所以尉迟惇急着解决悬瓠,以便抽出兵力?” “大王,属下以为,此事极有可能发生,但光凭吴正这一‘孤证’,无法证明大王的判断为真。” “是啊...”宇文温叹了口气,看向西北面天空,“尉迟勤、尉迟敬两兄弟,只要不出昏招,就必然能压着雍州军打....” 他又看向东南面天空,似乎是自言自语,亦或是和王頍商议:“所以...莫非是东南方向的尉迟佑耆出问题了?” “大王的看法,是陈军有突破了?” 王頍得宇文温透露内幕消息,知道己方正与陈国媾和,算算时间,若双方真的结盟,江南陈军也该有动作了,不过宇文温对于这一推断持否定态度 “求人不如求己,陈军靠不住,而寡人的虎林军,可是一直在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