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计算机
周末,两人约定好去省图书馆。 多日来的阴雨天气,让人觉得很是烦闷,今天是少有的大晴天,人们也纷纷走出家门,感受这晴空万里 这次,靳凌骑了自行车载着秦知书,一路上说说笑笑。 现在的图书馆还没有后世那般的气势,古朴多于辉煌,也不同于以后的寥寥无人,此时的图书馆还是学子们的圣地。 两人到达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学生在里面了。 小语种的书籍并不是很多,而且多是启蒙书籍,这正是秦知书需要的。 她求知若渴地沉迷其中,也是她记忆力超乎寻常,仅仅一下午的时间,就认识了不少。 靳凌陪着她,教她发音,给她解释,两人之间默契与温馨,让旁边的人侧目。 “管理员,有没有关于计算机的书籍?” 门口的问话,打断了秦知书的学习。 这年头,能主动学习计算机的可并不多,所以图书馆现在基本也就只有基础计算机,更深奥的没有了。 “哎呀,你这几天一直问,如果能找来,我们肯定就放上去了。” 管理员也有些无奈,现在并不是你说要什么书,他们就有的啊。 再说了,现在计算机也算是新兴技术,很多国家都不外泄,这也让华国只能自发研究,到终归是迟了一步,往往这种程序我们刚刚研究出来,其他国家就已经熟知熟用了。 国家近几年也开始注重新技术开发和研究,可是,人才问题始终是心头大患,别看这好几亿人口,人才实在是太少了,要么之前受到的伤害太重,失了传承,要么就是老弱病残。 九十年代全是华国发现最快的时候了,但同时,却也是国家最穷的几年了。 秦知书知道,过了千禧年,才是大国崛起之时,可看到此时作为未来主导技术的信息化,竟然连书籍都没有,有种说不出的悲哀。 可惜她之前一直沉迷于医术,对计算机也只是了解。 摇了摇头,就继续看书了。 靳凌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不远处的服务台,顿时了解了,却什么都没说。 只是,几天后,全国各地的大型图书馆均收到一笔无名捐赠,而且还全部都是关于计算机方面的书籍,这消息立刻引起了上面的注意,在发现是国家急缺的技术后,多方探查,可惜,关于捐赠人却是没有得到丝毫信息,这事也成了今年最大一门悬案! 秦知书还不知道,她的一声叹息,引起了国家的一次技术改革,成功将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拉近了数十年。 此时的她还在埋头苦读,只盼着出国之前能够多多了解。 两人离开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而且还是被管理员给送出来的。 一天的时间,单单小语种,她就学了三种,虽然只是启蒙,但也没办法,这种书籍本来就不好找,幸好有了靳凌在身边。 每每她学会一种,靳凌就会用该语言跟她进行简单对话,结果还是可喜的,一般对话,她算是能够应对了。 当然,英语还是主流,秦知书的英语可是之前靳凌手把手教出来的,那一口流利的正宗英语,就是老师也自叹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