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必然性
不过,需要说明,这并不唯一,像是黄强在论古典戏曲题材的继承性》一文中就有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无论是统治阶级高压政策迫使剧作家在抨击社会黑暗时只能采取借古喻今的手法,还是戏曲重写意、重表现、重形式因素的赏心悦目而要求采取众所周知的故事的“主唱说”,都只限于解释某一类戏曲作品,并不具有针对所有历史题材剧作的普适性。 同时,对于古代戏曲历史化倾向,他的解释是:首先是由于剧作家受到强调出处、鄙薄杜撰的文学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清曲论家好考证本事来源证明了这一点。 因为文人喜欢从书本中讨生活,以淹通典籍为傲,自然在戏曲创作中追求有本事可考。 此二点虽不免偏激之处,但亦有一定道理,与上述原因互补,可以对古典戏曲历史化倾向的成因作出比较全面的解释。 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则主要从文人作为创作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古典戏曲偏重历史题材的原因,认为这是在文人独特的心态背景下进行的。 具体从“失路儒生”进退两难中的自尊、文人在社会历史中的自我定位、久荫不散的党人心态、反思与感伤交织的遗民心态、发愤情绪支配下的自喻与补偿心理五个方面分析。 同时,文人相互认同的志趣也使得他们对历史上的文学家题材有着特殊的关爱,并在这类题材作品中表现出一贯的文学创作方法。 再者,文人的历史题材戏曲创作也往往在作者强烈的现实功利的直接引导下进行,这几方面原因从作者角度分析了影响古典戏曲创作的取材倾向,对上述分析是有益的补充,比较深刻地揭示了戏曲本事来源的历史化倾向之成因。 而在我国古典戏曲偏重历史题材这一论断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考虑,元明清戏曲故事从历史资料和现实生活中吸取养分的具体途径都有哪些。 像是古典戏曲剧本题材的选取及走势》、元杂剧的题材来源分类研究》两篇文章及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列专节对此进行了总体概述。 其中古典戏曲剧本题材的选取及走势》就分六个方面分析了戏曲故事的本事来源,其中包括:取材于经史、传记,如汉宫秋》、赵氏孤儿》、浣纱记》、秋胡戏妻》、白兔记》、桃花扇》等。 取材于诗歌、散文,如墙头马上》、青衫记》、长生殿》等;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如桃花女》、荆钗记》、东窗事发》等;取材于梦幻、神话、寓言,如临川四梦》、柳毅传书》、张生煮海》、中山狼》等。 取材于传奇、话本、笔记小说,如单刀会》、红拂记》、倩女离魂》、李逵负荆》、西厢记》、雷峰塔》等。 以及从现实生活中发掘题材,或实录、或虚构、或改编而进行创作,如绿牡丹》、鸣凤记》、拜月亭》、风筝误》等。 这个分类稍嫌混乱,相较之下,元杂剧的题材来源分类研究》中的分类要清晰得多。 而元杂剧的题材来源分类研究》以现存162种元代杂剧为对象考察了戏曲故事的来源,对来源于不同途径的戏曲本事进行了统计。 其中来源于历史资料记载的有65种,近占总数的一半;来源于小说作品的30种,占总数的1/4;源于流行在民间的故事和传说共16种。 其中除7种还未详考外,有9种是与历史人物或小说著作有联系的;而本事出于诗歌、散文、戏曲的一共9种。 在未详待考的40种杂剧中,从剧情可推测涉及历史人物的有7种,有小说和民间故事传说的15种。 在此基础上对其取材在总体倾向和类型上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元杂剧本事来源于历史和小说的占有绝对优势,并且与具有民间故事传说的叙事性作品构成了元杂剧的题材主流。 至于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则主要以历史剧为对象进行溯源探索,指出历史剧的原始本事主要源于正史、野史和作品本事三种路径,这一分类更为简明。 源于正史的历史剧或直接取材于正史材料,如关汉卿曹太后死哭刘夫人》杂剧,其题目所显示的内容今查惟见之于正史五代史-后妃传》,而不见诸其他材料。 或经由野史实现对正史的间接取材,如孔文卿东方事犯》杂剧,正史宋史》卷365岳飞传》写秦桧以“莫须有”罪名诬杀岳飞,但不言秦桧夫妇东窗设计及秦桧阴间受罚事,剧中主要情节源于洪迈夷坚志》。 或经由历史小说实现对正史的间接取材,其中对正史的取材有直接取材与间接取材两种情况,直接取材于正史的历史剧不参考其他如野史、小说、戏曲、传说文学作品等相关材料。 间接取材是指利用在正史基础上产生的野史、小说、戏剧、传说、诗文作品等相关材料,并且有可能同时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多环节综合的间接创作。 野史指二十四史正史之外的私人修撰的别史、杂史、杂传、杂记等,野史作为本事,可以直接演绎为历史剧,也可经由小说、历史剧而衍化成新的历史剧。 正史、野史之外,文学艺术作品以文字形式流传后世也最易为后世创作历史剧提供寻找本事的线索,因此成为戏曲本事的又一源头。 以文学艺术作品为本事来源,同样可直接取材,如马致远青衫泪》杂剧直接由白居易琵琶行》诗演绎而来。 也可间接取材,或通过既有的历史剧达到对原始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本事的取材,或通过既有小说实现对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本事的取材。 或从文学艺术作品所透露出的创作过程的原始本事到历史剧的产生所经由的环节不只一个,所经由的线路也不只一条,而是多环节、多路径的综合。 同时要注意这三大源头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的关系,可能共同为戏曲故事提供本事来源。 在题材论一节中则从创作实践结果而论选材方法,总结了历来关于戏曲创作题材来源的主要观点。 其中包括:1.取材史籍说,及直接从历史文献中截取历史剧创作所需材料的方法,是中国古代历史剧选材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