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才人佳人多偶成
解元说完,其他人也就不从经书上手,而是从史书上面谈起来。 史书谈完之后,有人站起身来,开始谈地理,这就已经仁皇帝时候的题目了。 —————— 这是仁皇帝开科之后第一道题,询问是天下二十二府沿革,或者说天下二十二府的田赋人口关塞险要,或者写各地名胜古迹的诗赋歌序。 这一道题难度就有点高了,毕竟读书人很少记这些,若是当场考试,自然有很高的难度,但是这知道题目,慢慢来写,那就简单了很多。 所以很快就有人说这一道题不难,而真难是仁皇帝最后一科,题目说是正史之外,有、等书,这些书哪些是有益于史学,、、等著书不胜枚举,是否能有时用,补充古史。 这到题就有更偏了,毕竟都是地方志和治水的。 这人还没有来得及说,另外有人先开口说,这题有重复,武皇帝时候也有一题,那一题更加注重水利,列举了这些书,这些完全是治理河道的书籍,更是举子难以见到的。 “前些年玄河崩坝,这还没有治理河道的殿试题,如今看来,这一次应该会考这一题了。” 在他们吹嘘一个时辰之后,终于回到了正题猜殿试题上面。 大家都互相看了看,然后大家觉得这个可能性很高,于是他们就开始拟题,这与其说是拟题,不如说是报菜名。 李昌吉喝着茶,没有参与到其中,这些人的学问倒是不错,也算饱读诗书,不过也就是读诗书了,他们说谈没有经世济民的方法,这样的文会让李昌吉有一些厌倦了。 不过李昌吉还是继续听着,看看这一群人是否能让自己眼前一亮。 但是结果还是让他失望了,到了文会结束,他都没有找到可以一观的人。 李昌吉也离开的时候,有个丫鬟到了李昌吉的身边,对着李昌吉说:“这位相公,我家小姐有请。” “你家小姐?” “是的,我家小姐素卿,不知道相公是否知道。” 听到这个名字,李昌吉倒是有一点印象,这个姑娘在胭脂河上倒是有些名声。 李昌吉一向不喜这些,于是谢绝了,但是丫鬟却是一笑,对着李昌吉说:“我家小姐还是看到你只喝茶,没有用餐,想必有些饿了,所以为你准备了一碗面条,免得你这位举人老爷饿到了。” 李昌吉说了一声谢谢,于是跟着丫鬟到了胭脂河不远处的一处住宅。只见几株杨柳,一带粉墙,九曲朱栏,小桥流水,倒是有那么几分幽静,少了几分胭脂之气。 接下来进去,李昌吉进去,见轩窗洁净,花木自然,花台月榭,玉砌雕栏,别开洞天,窈窕幽默,让李昌吉都以为自己进入哪个大家闺秀的园亭了。 李昌吉到了客厅,丫鬟询问了一下,告诉李昌吉,自己小姐正在下面,很快就来了。 没有多久,李昌吉就见到了一个女子身穿杏红裳,藕丝裙,脸晕微红,如芙蓉带朝露,眉横扫绿,似柳叶拖晓烟,仿佛姮娥下月宫,依稀仙子离蓬莱。 吴小姐本来是也是一个美人,但是比起这素卿来,要逊色不少,李昌吉初见时候,也不由神夺,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对着素卿说:“姑娘,小生唐突了。” 素卿让丫鬟将面送上来,李昌吉接过之后,素卿说她刚才看着李昌吉只是喝水,没有用瓜果,想必是有一些饿了,于是邀请李昌吉来,为李昌吉准备了一点宵夜。 李昌吉谢过之后,一边吃一边询问素卿是如何看见的。 素卿说自己在隔间,她也是听闻这群文士做文会,于是前来看看这些举人。 素卿说到这里,脸红着说:“实不相瞒,奴家就是想看看阁下等人是否能鱼跃龙门,月宫折桂。” 这时候丫鬟也说了,素卿不是一般女子,也是官宦之后,只是因为他父亲病死在任上,无奈之下,才会在胭脂河,不过就算在这其中,也是洁身自好,恪守礼节。 李昌吉听了之后,心中明白过来,对着素卿说:“姑娘高洁,小生佩服,只是小生已经有了家室,承蒙姑娘错爱了。” 素卿听到这话,只是说她不想强求李昌吉,只希望李昌吉日后高中之后,可以救她出苦海,到时候她为奴为婢,都愿意。 李昌吉说自己可怜素卿的遭遇,自己若是能救的话,自然愿意帮忙,不过这为奴为婢就不用了。 李昌吉用完晚膳之后,李昌吉准备离开的时候,素卿对着李昌吉说:“李相公,如今已经宵禁了,你又何苦惹麻烦呢?不如在这里住上一晚。”